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816126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及答案(特别强调:主观题阅卷应灵活机动,只要大致意思靠谱,就应该给分,绝对没有标准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6分)kng ki ch r ni hn( 慷慨 ) ( 炽热 ) ( 内涵 )bng bo x shng dng yng ( 禀报 ) ( 牺牲 ) ( 荡漾 )二、词句积累。(12分)1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2)(蔚 )为壮观 (乘 )虚而入 顾名思(义 ) 博大精( 深)2按要求各写两个成语。(2)表示“笑”的:捧腹大笑、前俯后仰、笑逐颜开、笑容满面 描写四季的:春暖花开、绿树成阴、枝繁叶茂、冰天雪地3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相应的括号里。(4)沉寂 安静

2、沉浸 沉醉六年了,每天清晨我们迎着朝阳踏进( 沉寂)了一夜的校园,( 沉浸)在欢声笑语里。当美妙的上课音乐响起,校园立即( 安静 )下来,生动的课堂让我们( 陶醉)。4请用上恰当的修辞方法,把下面的句子写得生动些。(2)啄木鸟伸出尖尖的嘴,把大树皮下的虫子啄了出来。5请用“无不”写一个句子。(2)6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2) 兼听则明 ,偏听则暗。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三、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分)1“猝(cu)不及防、望而却步、窗明几(j)净”字形和字音都是正确的。 ( )2林冲是三国演义中着力塑造的一个大英雄,我们以前学过他的故事林冲棒打洪教头。 ( )

3、3“鉴往知来”中“鉴”应该选择“照,映照”的义项。 ( )4“水彩笔、钢笔、圆珠笔、铅笔”都是“文具”类的。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7分)1“水 奔流不息 ,是哺育一切 生灵的乳汁 ,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 和顺温柔 ,它好像有情义。水 穿山岩 , 凿石壁 , 从无惧色 ,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 善施教化 ”(孔子游春)(7)2明代爱国诗人于谦一句“ 粉骨碎身全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写出了他坚贞的人格魅力。唐代张志和则更愿意“ 青箬笠 , 绿蓑衣 , 斜风细雨不须归”,享受逍遥的世外生活。(5)3读完这一册课文,我们有许多收

4、获,我们聆听了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教诲,知道了 要善于抓住机遇 ;我们从法国著名的文学家福楼拜那里学到了要写好文章应该 肯吃苦勤练习 、 善于观察 、 长期坚持 ;我们知道人们在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研究蝙蝠的基础上进行研究才发现了 超声波 ;我们知道了我国语言大师季羡林喜爱非常普通的植物夹竹桃的原因是 夹竹桃有韧性 、 能引起幻想 ;我们还懂得了成功的合作需要 统一的目标和 协作精神 。(5)五、阅读短文,完成题目。(21分)(一)(13)唐僧(sng zng)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坐在地上,不由分说,一口气念了二十遍紧箍咒(zhu zu)。悟空头痛难忍,连忙哀告。唐僧喝(h h)道

5、:“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打死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悟空说:“师父若真不要我,就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唐僧大惊:“我只学过紧箍咒,却没有什么松箍咒!”悟空说:“若无松箍咒,你还带我走吧。”唐僧无奈:“我再饶你这一次,但不可再行凶了。”悟空忙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继续前行。1.在片段中加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2.这是孙悟空 二 (数字)打白骨精变成的 老妇人 (人物)被师父惩罚的一段,另“两打”分别是 一 打白骨精变成的 村姑 , 三 打白骨精变成的 老公公 。西游记中像这样有趣的故事还有 大战红孩儿 大闹天

6、宫 真假美猴王偷吃人生果。3.“唐僧一见,惊得从马上摔下来”,这句话中“摔”字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唐僧的善良、胆小的形象4.片段划线句子中的“惊”字有何差别?第一处是写出唐僧的害怕,第二处是写出了唐僧的吃惊、无奈。(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只要说得通即可)5.“师父若真不要我,就退下我头上的金箍儿!”联系上下文,你觉得悟空这么说的言下之意是真的想离开师父吗? 悟空知道师父退不下金箍,只是想用这种方法让师父留下他 6.中国文化中“三”即万物,有特殊的文化意义,在日常生活、诗词文章里面也比比皆是,四大名著中像三打白骨精一样以“三”开头的故事就还有 三打祝家庄 三气周瑜 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

7、三借芭蕉扇。(二)桑桑(节选)(8)桑桑已在水中泡了好几个钟头了,现在他先到岸上来吃个香瓜,打算吃完了再接着下河去。他坐在门槛上一边吃着,一边看着母亲拿了根藤条抽打挂了一院子的棉被与棉衣。他知道,这叫“曝伏”,就是在最炎热的伏天里将棉被棉衣拿到太阳下来晒,只要晒上那么一天,就可以一直到冬天也不会发霉。母亲回屋去了。桑桑吃完瓜,正想再回到河里去,但被突发的奇想留住了。他想:在这样的天气里,我将棉衣棉裤都穿上,人会怎样?他记得那回进城,看到卖冰棍的都将冰棍捂在棉套里。他一直搞不清楚为什么被棉套死死捂着,冰棍反而不溶化。这个念头缠住了他。桑桑这个人,很容易被一些念头缠住。桑桑往屋里瞥了一眼,知道母亲

8、已在竹床上午睡了,就走到院子里。他汗淋淋的,却挑了一条最厚的棉裤穿上,又将父亲的一件肥大的厚棉袄也穿上了身。转眼看到大木箱里还有一顶父亲的大棉帽子,自己一笑,走过去,将它拿出,也戴到了汗淋淋的头上。桑桑的感觉很奇妙,他前后左右地看了一下,立即跑出院子,跑到教室中间的那片空地上。桑桑顺手操了一根竹竿,大模大样地在空地上走。首先发现桑桑的是蒋一轮老师。那时,他正在树阴下的一张竹椅上打盹,觉得空地上似乎有个人在走动。一侧脸,就看见了那样一副打扮的桑桑。他先是不出声地看,终于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随即起来,把老师们一个一个地叫了出来:“你们快来看桑桑。”过一会儿就要上课了,各年级的学生正陆续

9、走近校园。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 (草房子)1.引号的作用主要有:A、表示特殊含义;B、表示引用;C、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上文中处引号作用应选 A ,处应选 B 。2.“桑桑为他们制造了一道风景”,这道风景说的是 大热天穿棉衣棉裤 3.桑桑在大热天穿上棉衣棉裤的原因是: 看到夏天冰棍被棉套死死捂着不化,想体验人穿上棉衣棉裤会怎么样 4.从这个片段中,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桑桑? 淘气、可爱等 六、习作。(30分)题目:回首提示:这一学期,这一年,这六年,在美丽的母校,在你和同学、老师之间,一定发生了许多值得回忆的瞬间,请你选择一个,把故事完整的再现出来,与大家分享你的快乐。题目:七、书写。(4

10、分)1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匀称得4分。2写字端正、整洁、间架结构不够匀称得3分。3写字比较端正、整洁得2分。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毕业模拟试题及答案班级 姓名一、基础知识1看拼音写词语(正确、规范)并用横线画出三拼音节。yu y fi t d jio mi gui2写同音字jio ( )子 ( )刑 ( )猾l 经( ) 鼓( ) 严( )3同一个字读音全相同的是( )组,全不同的是( )组。A、 含糊 糊弄 糊涂 B、 勉强 顽强 强词夺理C、 摩托 摩平 按摩 D、 吆喝 喝住 齐声喝彩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 “卓有成效”的“卓”起笔是部首,音序是Z,声母是zh 。B “心领

11、神会、无独有偶 、铺天盖地 ”构词方式各不相同。C “不闻不问” 中的“不”读音不同,“一心一意”中的“一”读音也不同。 D “插秧、鞭炮、吭声 、语无伦次”中带点字都是形声字。5找错别字,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专心志致 勃勃生机 座无虚席 B 不知所错 月以继日 司空见贯C 见微知著 锲而不舍 落慌而逃 D 满不在呼 肃然起敬 零七八粹6用“心”组词后填空姑娘看着经过 挑选的鹅卵石那么五彩缤纷,她 地笑了。如果把它们 包装一下肯定能卖个好价钱,上学的费用也就不用愁了,母亲也就 多了。抬起头,她仿佛看到母亲的脸上露出了 的微笑。7用上恰当的修改符号修改某同学的作文片段。(共8处)阅读课上

12、,我们讨论并阅读了“海伦.凯勒传 ”,感触很多。谁能相信一个不但看不见而且听不见的女子能掌握法、德等五种英语呢?谁能相信她果然能取得那么多惊人的成就呢?做为一个身体建全的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努力人生呢?二、积累运用1用四个成语代替下面几个“很多”。(1)店里小商品很多。( ) (2)花的品种很多。( )(3)公园里游人很多。( ) (4)游乐项目很多。( )2把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再有感情地读读。大自然多像 ,广袤的大地是她 ,茂密的森林是她 ,温暖的太阳是她 ,和煦的轻风是她 。A 明亮的眸子 B宽广的胸怀 C甜蜜的絮语 D一位伟大的母亲 E飘逸的长发3在下面句子中填入恰当的关联词A、阎振三( )自己受苦刑,( )愿说出李大钊。B、(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 )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C、我们( )有些意见分歧,最后( )统一了认识。D、捉来的小鱼,小虾,我们并( ) 拿来吃,( )养在瓶子里玩。4按要求改写句子:最后成了天空A、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缩句)B、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离开了自己的祖国。(双重否定句):C、他告诉我们:“当时,我让你们传看的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猫的头盖骨。你们根据错误信息得出错误答案,还应该得分不成?”(转述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