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808584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5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doc(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科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I)卷一、 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A . 智能机器人B . 变形金刚C . 溶洞中的石笋D . 石头上的青苔2. (2分)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装置是( )A . 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 . 排水法收集氢气C . 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D . 检验氢气中是否混有氯化氢3. (2分)下列各组变化,前者一定包含后者的是( ) A .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B . 氧化反应,化合反应C . 化学反应,化合反应D . 氧化反应,化学反应4. (2

2、分)课桌离地面的高度约为 ( )A . 80厘米 B . 1.5米C . 80毫米 D . 0.5分米5. (2分)某同学在探究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时,设计了如下实验:取相同长度和粗细的新鲜冬青枝条5支(代谢程度相似,编号为甲乙丙丁戊),其中甲用黑纸包住,乙剪去叶片,丙去掉顶芽后倒置,丁、戊不采取措施,将甲乙丙丁插入相同的红色稀盐水中,戊插人红色浓盐水中(相同的光照和温度条件下同时插入,一段时间后采用纵切法测量红色上升的高度。在以下研究中: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的方向;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速度和蒸腾作用之间的关系:探究植物体内物质运输速度和土壤溶液浓度的关系。则通过本实验能完成的是( ) A .

3、B . 只有C . 只有 D都不能完成6. (2分)限于活动范围,人们通常无法直接观察地球的形状,但可通过身边某些现象和事件找到地球是球体的证据。下列现象和事件不能作为证据的是( ) A . 麦哲伦环球航行B . 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C . 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D . 海面上远去的船只船身比桅杆先消失7. (2分)如图为某些科学概念间的关系,表中符合该关系的是( )ABCD有性生殖脊椎动物DNA银河系无性生殖无脊椎动物染色体太阳系嫁接鲸基因地球A . AB . BC . CD . D8. (2分)图1可表示“M与N的并列关系”,图2可表示“M属于N的从属关系”。下列概念间的关系最符合图3所示关系的

4、是( ) X Y Z A 电阻 电流 电压 B 溶质 溶剂 溶液 C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D 饱和溶液 不饱和溶液 浓溶液A . AB . BC . CD . D9. (2分)用如图表示各种概念之间的大小和包含关系,如表选项中与图示相符的是( ) 选项1234A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B植物体器官组织细胞C种目科纲D地球地幔地核地壳A . AB . BC . CD . D10. (2分)与植物细胞比较,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中不具有( )A . 细胞膜B . 叶绿体C . 细胞核D . 细胞质11. (2分)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 )A . 楠溪江中哪种鱼脂肪含量最低B . 温州植物园

5、内哪种花卉最美观C . 龙湾潭森林公园内哪几种植物冬季开花D . 雁荡自然保护区内哪种植物自然生长速度最快12. (2分)(2013衢州)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用于调节镜筒升降的是( )A . 和B . 和C . 和D . 和13. (2分)科学家发现维生素C的过程中,采用的主要方法是( ) A . 实验法B . 观察法C . 调查法D . 分类法14. (2分)下列过程中,伴随着放热的是( )A . 浓雾的散去B . 雾凇的形成C . 雪人的消失D . 樟脑球的变小15. (2分)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 . 900纳米90010微米9000微米B . 0.5毫米0.5毫米

6、1000微米500微米C . 0.556升0.5561000毫升556毫升D . 1.8米1.810001800毫米16. (2分)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多细胞生物体通过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目B . 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C . 不同组织的细胞都有分裂能力D . 同一个受精卵经过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所产生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17. (2分)登山时喝空矿泉水瓶,拧紧瓶盖。下山后瓶子变瘪,瓶内的气体分子( )A . 个数减少B . 质量减小C . 间隔减小 D . 体积减小18. (2分)体积相同的铜、铁、铝、木四个小球,放入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已知这

7、几种物质的密度关系是铜铝水木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铝、木两球一定是实心的,铜、铁两球一定是空心B . 四个小球所受浮力的关系是:F铜F木F铁F铝C . 四个小球所受重力的关系是:G铝G铁G木G铜D . 四个小球的质量关系是:m铝m铁m铜m木19. (2分)人体是由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组成的统一整体,下列能正确反映其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20. (2分)植被的破坏容易引发泥石流,对于生活在平原地区的我们,也应为预防泥石流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下列行为有违此要求的是( )A . 打草稿时纸张双面利用B . 就餐时使用一次性筷子C . 旅行时爱护树木、不

8、践踏草坪D . 将废报纸投入有 标记的垃圾桶二、 填空题(本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6分) (共10题;共43分)21. (8分)在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蒸馏水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装置图中仪器的名称:B_;c_;d_(2)仪器C的作用是_;冷水由_端流入,由_端流出;(3)水在_中由液态变气态,在_中由气态变为液态22. (5分)学校体育节,同学们参与了很多活动,小柯同学记录了部分数据但忘了写单位,请利用已学知识,完成以下填空。(1)在集体跳绳比赛中,每次跳起的高度约为6_;广播操比赛,两臂平展时的长度约为15_ ;(2)每人发到一瓶矿泉水,其中水的体积约为550_(3)下图所示的温度

9、计,表示体育节那天的气温,示数是_(4)运动时小明感觉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体现了运动时,_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活动也会加快。23. (3分)日常生活中,许多不科学说法需要纠正比如:铁比棉花“重”;将两个不同的物体分别放在已调平的天平左右托盘中,“重”的那端将下降;用力未能推动笨重的家具,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通过学习物理,正确的说法是:说法中的“重”是指_大,说法中的“重”是指_大,说法中的推力大小_摩擦力 24. (2分)福娃(如图1)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每个福娃都有一个琅琅上口的名字:“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和“妮妮”,当五个娃娃的名字连在一起,你会读出北京对世界

10、的盛情邀请“北京欢迎您”娃娃们带着北京的盛情,将祝福带往世界各个角落,邀请各国人民共聚北京,欢庆2008奥运盛典 “妮妮”的造型创意,来自北京的沙燕风筝图2是燕子的一组形态结构图,请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燕子适于飞行生活的特点:从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_从两图的信息中能够获取_除上述四幅图中的信息外,根据你所掌握的知识,请你再写出几条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25. (9分)图是某种可食用的蘑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是由_散落开来的_,它的功能是_ (2)图中是蘑菇的地下部分,它的作用是_,所以蘑菇的营养方式是_ (3)蘑菇的身体都是由_构成的,它的每个细胞都具有_、细胞膜、细胞质和_这四个部分

11、26. (1分)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不同的,如地球是个球体、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天圆地方等,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是_27. (1分)为控制疟疾疫情,20世纪60年代,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尝试用加热青蒿水溶液的方法使其沸腾,从而除去水分以提取药物,但提取效果并不理想。她猜想:可能在高温的情况下,药物被破坏掉了。对此,要使青蒿溶液沸腾但又不破坏药物的方法是:_28. (2分)生命体与所处的环境只有不断发生物质、能量交换才能维系其平衡,这是不同层次的生命体系的共性。 (1)变形虫通过_(填细胞结构)与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2)人体通过消化系统吸收营养物

12、质,获得能量,通过呼吸、_系统和皮肤排出代谢废物。 29. (5分)我国在东海大陆架正式开发的春晓油气田,蕴藏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钻探表明该海域的地质构造垂直剖面如图所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含油气构造的油页岩从成因上来说属于_,最底层的辉石含有气孔构造,属于_类岩石中的_。(2)该地石灰岩中含有珊瑚化石,说明该处岩石形成时该地为_环境,它属于_类岩石。30. (7分)读某次地震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次地震是由于_处岩层在_力作用下因急剧运动而破裂,产生_,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地面震动的现象。 (2)这次地震震中位于_处,震源位于_处;从C、D两处看,_处受到的破坏可能较大。 (3)图中地表虚线部分表示的是_。 三、 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共3题;共14分)31. (5分)小明用图甲的实验装置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实验中宜用_(选填“较大颗粒”或“微小颗粒”)的固体(2)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3)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此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