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3803608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0.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语文桥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桥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1.创设阅读期待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标提出,“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开课时的“这篇小小说为什么会获得嘉奖”环节,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后面阅读奠定基础;在品读课文时利用重点问题来调动学生的阅读期待,提升阅读的效果。 2.深化阅读感悟培养学生语文素养。 新课标强调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语文素养的涵盖面更大,培育情感,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

2、潜移默化的过程。 而且,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更充分地接触文本。 所以教学时注意给足学生阅读时间,提倡“以读代讲”“以读代解”,让学生充分在阅读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 3.尊重阅读体验倡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 新课标也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阅读实践。 教学中,以生为本设定阅读目标,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人物形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阅读。 4.运用读写迁移丰富学生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文字的训练,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训

3、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 叶老还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所以语文教学要凭这个例子让学生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教学中利用这个“例子”来引导学生读人物。 另外课后还设计了“创编诗歌”环节来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这个环节是一个读写结合训练点,涵盖了语言积累的检测(如要求会写的词、文中的好句等),也涵盖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阅读体验(读出了什么),同时,也有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 更为重要的顺应学生的阅读体验来创作,自然而然,引导学生明确文字心灵,说真话,写真情。 二、教材分析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单元以感人的故事“为主题,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

4、陶和感染,培养学生的语感。 桥这篇小说,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支书,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决地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自己和儿子却最终被洪水吞没。 桥在表达上也有突出的特点1.构思新颖,设置悬念,前后照应;2.多用简短的句、段,渲染紧张气氛;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修辞手法,增强表现力。 教学本文既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读与悟中感受人物形象,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在读与思中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 三、学情分析1.学生已接触的文本联系点学生曾经接触的关于“桥”的课文很多,如一年级的兰兰过桥,写了新奇的潜水桥和塑料桥;三年级的赵州桥,介绍了桥的坚固美观;四年级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

5、桥描写了海峡两岸联手救人的感人故事。 尤其是跨越喊下两岸的生命桥,其寓意和本文“桥”的寓意很相似。 2.学生已有的阅读水平五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速度和能力,能基本把握主要内容,也具备了一定的品读能力,很多学生能抓住关键词句品读其内涵,体会情感。 3.学生阅读训练要点引导学生把握文章重点,比较规范地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品读文字,读出感情,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目标解读年段阅读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句的内涵,体会表达的情感和效果。 对于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等,

6、说出自己喜欢、崇敬等感受。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能交流自己的看法。 单元阅读目标“引导学生在阅读故事的同时,思想受到感染熏陶,情感得到陶冶升华,感受到人物高尚。 培养阅读速度,懂得在阅读时既要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情感,又要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学习目标1.认识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势不可当”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洪水的肆虐,读出老汉的沉稳、威严、果决,读出对老汉的敬仰。 3.能在读中感受老汉这个人物形象,领悟他的临危不惧、不徇私情得精神,激发对老汉的敬意!教学重点“读、悟”人物形象;有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品悟人物形象。 五、教法学法教学无定法,

7、但贵在有法。 本节课主要运用了下面几种方法。 1.自主探究法自主探究人物形象。 这样及保证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阅读交流的能力。 2.圈点标注法学生自主个性化阅读文本,感知人物。 “不动笔墨不读书”,同样的,圈点标注也是学生阅读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主、个性阅读意识和能力。 3.诵读法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情感,读出对老汉的敬重。 有人说读书是一个从厚到薄再到厚的过程,要注意让学生多读,“以读为本”,强化学生阅读实践,让学生更多地、更充分地接触语言文字,在读中悟、读中思。 六、教学过程1直入课题,调动阅读期待。 “这篇课文它曾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到底有什么魅

8、力获得如此佳绩呢?”利用这个问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初读课文,梳理内容(让学生抓住时间、主要人物、事件来说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为品读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3学习字词。 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疏通生字词语,读正确、读流利,并整体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抓住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为后面的继续品读人物形象奠定基础。 4学习环境描写,感受洪水的可怕。 让学生找出洪水可怕的句子,试着用朗读读出洪水的可怕,体会语言的情感,培养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力,从而实现语言感与悟的统一。 最后,让学生想象画面,为老汉的出场做了很好的铺垫。 5.品味言行,感悟人物形象让学生划出令自己感动的句子,谈体会。 引导学生抓住

9、神态、语言、动作等描写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 指导学生读出语感。 充分以生为本,关注学生个性化阅读,深入感受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感。 6.总结提升。 让学生总结出小小说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使学生掌握小小说的特点。 7.以诗结课,升华情感。 布置的课后练笔,达到读写结合,检测学生阅读能力和水平。 教学反思这一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如语言表达不够简练,对文本的解读还不够深入。 备课中所设计到的几个教学的切入点,如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放在最后才点明这样写的好处;怎样通过神态、语言、动作、环境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对文章所起的作用,等这几点虽然都设计到了,但在教学过程中处理的较粗略。 并且这节课没有做到迁移运用。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