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88129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第一节认识内能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3分)1. (2分)关于功和能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相同时间内,物体做功越多,功率越大B . 物体的机械能越多,物体的内能就越多C . 在热机的做功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 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2. (2分)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两名航天员的神州十一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Y11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飞船入轨后经过2天独立飞行完成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关于此次发射的说法中:发射时飞船越来越高,火箭将机械能转化

2、为内能;飞船在太空中沿圆周轨道匀速飞行时,飞船的内能不为零;运载火箭实际也是一个内燃机;火箭所利用的燃料的热值一般较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 (2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高B . 物体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C . 比热容是反映物质自身性质的物理量.不同物质,比热容一定不同D .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4.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的大小也一定相等B . 物体具有内能,也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 . 物体温度升高,一定从外界吸收了热量D .

3、 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气缸内物质的内能5.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0的物体的内能为零B . 通过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 . 物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D . 对物体做功会使物体的比热容增大6. (2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温度髙的物体内能一定多,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少B .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C . 内能少的物体也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多的物体D . 由于南极的冰山温度很低,所以,它没有内能7. (2分)下列关于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0的物体没有内能B . 物体具有内能,也

4、可以同时具有机械能C . 具有机械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内能D . 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8. (3分)关于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这个实验说明物体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B . 对木塞做功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C . 此过程中蒸气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D . 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9.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机械能的物体必有内能B . 无机械能的物体必无内能C . 有内能的物体必有机械能D . 内能与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10. (2分)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相同,质量相同的物体,内能必相同B . 物体的机械能增大

5、时,内能也增大C . 晶体凝固时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D . 500铁块放入20冷水中后,铁块的内能变小了11. (2分)南海海底蕴藏有丰富的一种俗称“可燃冰”的冰状天燃气水合物资源,能源总量达全国石油总量的 1/2,燃烧 1m3 可燃冰释放出的能量与 164m3 天然气相当,则“可燃冰”( )A . 具有较高的内能B . 具有较高的化学能C . 只有燃烧时才有内能D . 没点燃时只能具有化学能12. (2分)物理知识归纳整理,能提高学习效率,小文在笔记中整理的知识点都正确的是( ) A物理量与单位B生活工具与原理C物理知识与应用D社会与物理功率:W钓鱼竿:省力杠杆大气压:塑料吸盘天然气:新能源

6、压强:N茶壶:连通器原理做功:钻木取火卫星通信:电磁波内能:J温度计:液体热胀冷缩惯性:掷铅球原子弹:核聚变A . AB . BC . CD . D13. (2分)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也一定相同B . 同一个物体,温度不变时内能可能改变C . 有内能的物体一定有动能,有动能的物体不一定有内能D . 物体速度越大,则物体分子动能越大14. (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两杯水温度相同,内能也一定相同B .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C . 由于水的比热容大,工厂里的冷却塔常用水作为冷却介质D .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煤油放出

7、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高于煤油的温度15. (2分)关于以下几幅图片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南极的冰川虽然温度很低,但也具有内能B . 沙滩上的沙子比海水烫是因为沙子的比热容比海水的比热容小C . 冰块的保鲜效果比水更好是因为冰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D . 树枝上的霜是凝华现象,霜的形成过程中要向外吸收热量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16. (4分)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一种能量的存在形式机械能与整个物体_的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_情况有关物体总是具有_能,但不一定总是具有_能 17. (2分)物体的熔化需要吸热,这里的“热”是指_;双手相互摩擦可以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填“内

8、能”、“温度”或“热量”) 18. (6分)在如图中,(a)杯中水量较少,(b)(c)(d)的水量相同。根据你学过的知识比较各杯中水:(1) _杯中水的内能最大,因为_(2) _两杯中水的内能不好比较,因为_(3)四杯水中分子运动最慢的是_杯,四杯水的比热容_(选填“相同”或“不同“)。 19. (4分)今天天气很热,这里的“热”是指_;物体吸热,温度升高,这里的“热”是指_;电熨斗通电后热了起来,这里的“热”是指_;摩擦生热,这里的“热”是指_.(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20. (2分)将静止在地面上的冰块从一楼移至三楼静止,则冰块的内能_,机械能_。 三、 判断题 (共2题;

9、共4分)21. (2分)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一定升高。( ) 22. (2分)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 四、 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23. (5分)热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是通过什么知道水吸收热量是多少呢?24. (5分)小明和小刚为一件事争论起来小明说:“零摄氏度的水和零摄氏度的冰的温度是一样的,因此,它们的内能是一样的”小刚说:“不对,它们的内能是不一样的”你认为他俩谁说得对?说出你的理由 五、 探究题 (共2题;共10分)25. (4分)高铁轨道是无砟(zh)轨道(如图甲)5个部分组成,从上往下依次是无缝钢轨、轨道板、填充层、底座板、滑动层无砟轨道板代替了枕木;填充层

10、的作用是缓冲力道,调平;底座板由钢筋混凝土现浇;滑动层是两层布夹一层膜,有了滑动层,就不怕上头的钢筋混凝土热胀冷缩这五部分不仅解决了有砟轨道中枕木和碎石头的作用,而且轨道无缝,高速列车在无砟轨道上运行时如子弹头般穿梭而过,列车可以超过200公里时速运行(我国沪杭高铁达416公里时速)(如图乙),传统铁路的钢轨是固定在枕木上,之下为小碎石铺成的路砟(如图丙)高铁轨道如果采用填充碎石头,当列车高速运行时,列车底部和轨道之间气压将会_,碎石头可能飞起来落到轨道上,是非常危险的所以,高速轨道是不能填充碎石头的高铁动车组在高速行驶时是利用车上电动机提供的动力,到站前又可以先停止供电,车速从200km/h

11、减至90km/h,这段时间是利用车的_前进,磁场中线圈随车轮一起转动,产生_,在90km/h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这样既可以减少机械磨损又可以节约能源;在机械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_26. (6分)小明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水和煤油加热(如图甲),以探究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1)本实验需要用到天平和温度计等测量工具,使用天平目的是控制水和煤油_相同。 (2)由图乙可知:当它们升高相同温度时,_(选填“水”或“煤油”)液体需要吸收的热量更多;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_(选填“水”或“煤油”)液体升温更高。 (3)加热10min,水吸收的热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煤油吸收的热量。 (4)根

12、据实验数据,小明作出了水和煤油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煤油的比热容_J(kg)。已知:c水=4.2 J/ (kg)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3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18分)16-1、17-1、18-1、18-2、18-3、19-1、20-1、三、 判断题 (共2题;共4分)21-1、22-1、四、 问答题 (共2题;共10分)23-1、24-1、五、 探究题 (共2题;共10分)25-1、26-1、26-2、26-3、2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