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81360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学期科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闻气味B . 滴加液体C . 加热液体D . 测溶液pH2. (2分)一网友发现小鸟停在铁栏杆上,误以为小鸟在停驻休息,观察后发现它的双脚被冻结在栏杆上。他慢慢接近,小鸟受惊拍动翅膀;为了避免小鸟双脚受伤,他便一把抓住,试图以手的温度让冰融化。由于效果不佳,他干脆吹气融冰。经过他的不断努力,小鸟获得了自由。根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 以手的温度让冰熔化,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实现B . 吹气融冰,是用热传递的方式让冰熔化

2、C . 小鸟双脚被冻结在铁栏杆上,与铁是热的良导体有关D . 小鸟拍动翅膀,消耗体内有机物,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3. (2分)由于偏食,小王的上皮组织发生角化,皮肤粗糙,同时皮下血管出血,这是由于他体内缺乏( )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A . B . C . D . 4. (2分)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 电解水一段时间B . 向等质量的镁和锌中分别逐滴加入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至过量C .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D . 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烧杯中慢慢滴加稀硫酸至过量5. (2分)如图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3、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的变化反映密闭空气温度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实验装置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B . 将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丝换成 10 的电阻丝后,就可以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C . 通电一段时间后,左侧 U 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比右侧的大D . 该实验装置是利用 U 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丝放出热量的多少的6. (2分)如图所示,在均匀刻度尺中支起,两边挂上钩码,杠杆已经平衡,那么下列情况中,那种情况还能使尺保持平衡?( ) A . 左右两边的钩码组各向内移动一格B . 左右两边的钩码组各减少一只钩码C .

4、左右两边的钩码组各减少一半D . 左右两边的钩码组各向外移一格7. (2分)血液经过体循环后最先流回到( )A . 右心房B . 左心房C . 右心室D . 左心室8. (2分)甲、乙两图是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中的两个冲程,依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甲图为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B . 乙图为做功冲程,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 . 甲图为压缩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 . 乙图为压缩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9. (2分)下列物质中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所用试剂均适量,其它操作或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利用甲、乙两试剂都能除去的选项是( )A . B . C . D .

5、 10. (2分)某元素M的氧化物化学式MO,向该氧化物中先加入一定量的水,再滴入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符合要求的元素M是( )A . 铜B . 钠C . 钙D . 硫11. (2分)一个健康人若进食较多的糖和食盐,那么他排出的尿液中所含的葡萄糖和盐分的量是( )A . 两者均增多B . 两者均未增多C . 葡萄糖增多,盐分未增多或没有D . 盐分增多,葡萄糖未增多12. (2分)下列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的是( )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A . B . C . D . 全部13. (2分)如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a、b代表呼吸运动过程,c、d代表气体,下列描述正确的

6、是( ) A . 过程a与b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B . 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表二氧化碳C . 血管乙中的血液进入心脏时最先进入左心房D . 与血管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氧14. (2分)小明用相同的水平推力,分别使较重的A物体沿较光滑的平面移动,较轻的B物体沿较粗糙的平面移动,若在相同的时间内移动相同的距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明对A物体做的功多B . 小明对B物体做的功多C . 小明推A物体时的功率小D . 小明推A、 B两物体时的功率相同15. (2分)如图所示电路,开关S接到a时,电压表示数为6V,开关S接到b时,电压表示数为4V,此时灯L1两端的电压为(

7、 )A . 2VB . 4VC . 6VD . 10V二、 填空题 (共4题;共9分)16. (4分)如图是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若1是肾小囊壁,3是毛细血管,正常情况下A过程中从3不能过滤到2的是_。(2)若4是小肠壁细胞,血流经CD后,血液中成分显著增多的是_。 17. (3分)如图所示为血液流经肾单位形成尿液的过程中几种成分在各种液体中百分含量的变化,字母表示肾脏的有关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成分限于“蛋白质、葡萄糖、尿素”,则曲线甲表示的物质是_; (2)图中表示有重吸收功能的结构是_;(填符号和名称) 18. (1分)简单机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

8、泛,请回答下列有关简单机械的问题: (1)如图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物体的重力是_牛(不计摩擦及滑轮和绳子的自重)。 (2)如图乙是一把剪刀,在使用过程中要达到相对省力的效果,则被剪物体应放在_(填“A”或“B”)点。 19. (1分)汽车照明大灯的灯泡内,装有两根灯丝,一根是功率大一些的远光灯丝,主要照亮车前较远的路面,另一根是功率较小一些的近光灯丝,主要照亮车前较近的路面。你认为远光灯丝和近光灯丝的连接是_联。小亮家汽车照明大灯上标有“12V60W/55W”的字样,在一段回家的路上,一个照明大灯消耗的功率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在10分钟内该大灯消耗的电能是_J。三、 实验与简答题 (共4

9、题;共18分)20. (4分)冬虫夏草,在中国的医药养生中是一种传统的名贵滋补中药材,有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肿瘤、抗疲劳等多种功效,因此受到人们的特殊亲睐,其价格贵比黄金。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真菌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冬虫夏草是一种叫做蝙蝠蛾的动物,将虫卵产在地下,使其孵化成长得像蚕宝宝一般的幼虫,喜食植物根茎。另外,有一种孢子,会经过水而渗透到地下,专门找蝙蝠蛾的幼虫寄生,并吸收幼虫体的营养,而快速繁殖,称为虫草真菌。当菌丝慢慢成长的同时,幼虫也随着慢慢长大,而钻出地面。直到菌丝繁殖至充满虫体,幼虫就会死亡,此时正好是冬天,就是所谓的冬虫。而当气温回升后,菌丝体就会

10、从冬虫的头部慢慢萌发,长出像草一般的真菌子座,称为夏草。下图为冬虫夏草形成的示意图,根据对于虫草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蝙蝠蛾的发育过程要经历受精卵、幼虫、_、成虫(蛾) 四个阶段,其发育过程与蝗虫_(填“相同”“不相同”)。 (2)若该蝙蝠蛾是一种害虫,则_时期对植物危害最大。 (3)从细胞结构讲,麦角菌科真菌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_。 (4)冬虫夏草实际上非虫非草,它和草的最大区别在于_。 21. (3分)在用氯化铁和氢氧化钙溶液来进行碱的性质实验时。发现使用相间试剂,但是滴加试剂的顺序不同,出现不同的实验现象:甲组同学在试管中加入2毫升氢氧化钙溶液然后滴加氯化铁溶液马上出现沉淀。乙组

11、在试管中加入2毫升氯化铁,然后滴加氢氯化钙溶液没有马上出现沉淀。 (1)为什么乙组实验没有马上出现沉淀,小科作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氯化铁溶液变质猜想二:氯化铁溶呈酸性结合上述实验现象,小科最终排除了猜想一,他的依据是:_。(2)小科想利用实验室的相关药品来验证猜想二,设计实验方案并描述预期现象_; (3)经过实验验证,猜想二被证实。小科又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证实了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然后他分析实验现象产生的原因:氯化铁溶液嘉呈酸性,氯化铁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铁沉淀被酸性物质反应,质量沉淀消失,直到酸性物质被全部反应完才出现沉淀。小科用氢氧化钠代替氢氧化钙验证此结论,请在答题卷的坐标图上

12、画出往氯化铁溶液中逐滴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的沉淀质量与所加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加氢氧化钠的大致关系图像。 22. (5分)实验室常用盐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有时会有在开始一段时间内未发现石灰水变浑浊的现象,其原因可能是_。(2)实验室通常不选用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因生成的微溶物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某小组经研究,用右图所示方法成功制得了大量CO2(反应物为稀硫酸和石灰石)。 稀硫酸和石灰石反应,在硫酸溶液中加入的氯化铵和对溶液加热,其目的都是_。改进实验是为了收到更好的实验效果,按上图的方法,你认为相比用盐酸和石

13、灰石反应,其改进的出发点是_。23. (6分)物理兴趣小组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次数钩码所受的重力G/N钩码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距离s/m机械效率110.10.70.347.6%210.20.70.647.6%320.11.10.360.6%440.12.00.3(1)实验中应竖直向上_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4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_%(3)比较1、2两次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重物被提升高度无关:比较第3、4次实验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_越大,机械效率越高,第4次拉力做的额外功与第3次相比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此可见机械效率提高的原因是_四、 分析计算题 (共5题;共38分)24. (10分)光滑斜面甲与水平面AB平滑连接。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小球,小球运动到B点静止,如图甲。在 AB上的C点平滑拼接另一光滑斜面乙,已知AB3 AC,如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小球从斜面甲高H处静止释放,说明小球在乙斜面到达的最大高度h与H的数量关系及理由。(2)要使小球在乙斜面上到达的最大高度变为2h,小球应在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