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76047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专题复习07 高考生物选择题题型归类以及解题策略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1近几年高考的理科综合考试中,生物科目选择题虽然数量只有5道题,但是在知识广度上却基本上覆盖了高中生物教材的所有章节,难度上也注意了适当的区分度。而且选择题的分数值也占生物总分的将近二分之一,在高考中如何解答好生物选择题,如何减少非知识性因素所造成的失分,是很多教师和学生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指导学生高考复习的体会,从题型分析、解题策略和和提高选择题得分率的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一谈个人意见,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1题型分析和归类纵览近五年的理科综合的选择试题,并对照考试大纲,可以发现,选择题主要考

2、查的是学生的生物学科基本知识和生物学科思想。具体地说,选择题注重多个知识点的整合,注重观察学生的知识网络的全面性和概念掌握的准确性。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基本技能的熟练、考虑问题的严谨、提取信息和解答速度的快捷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近几年高考命题的能力立意越来越明显,对能力的考查,实际上是通过考查考生解题时运用适当的方法所反映出来的思维过程,来判断考生智能发展的程度和学习的潜力大小。在考查能力方面,非选择题可以考查的能力虽然比较全面,但是由于受到利用踩分点等主观性评卷方法的影响,并不能真正地通过分数来评判学生的能力高低,再加上近两年来我省生物非选择题的得分率一直非常低,不能达到有效的区分和

3、选拔目的,选择题的区分功能显得更加的重要。而要想在选择题方面拿到高分,对题目的类型、命题意图等进行分析归类,做到知己知彼,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题型归类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简单谈一下在教学实践中最常用的分类方法。11根据考查的知识所属章节来分 高考考查的知识点往往具有综合性,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在研究中,可以根据题目重点考查的知识点将其归入相应章节,以利于进行统计分析,找到主干知识,加以重点突破。(1)知识重心在突出必修的同时,又十分关注选修内容。由于选修课本内容是必修课本的延续和升华,所以只要把必修和选修结合联系起来,才能考查出学生的深层次的思维水平,全面考查学生的多种能力。(2)充分体现了能力

4、立意的命题思想,试题素材与生活实际,生产活动,经济活动,科学技术,理论研究等问题密切结合,关注新情境,但仍然注意了题在书外,理在书内的命题思想,试题的落脚点都是课本主干知识。12根据命题意图来分 这个分类依据取自考试大纲,在大纲对生物学的“能力要求”一项中,明确了以下四种能力:(1)理解能力;(2)实验和探究能力;(3)获取信息的能力;(4)综合运用能力。试题及编号全国卷一全国卷二12345比例12345比例能力考查水平能力一(1)80%40%(2)能力二(1)(2)(3)(4)能力三(1)20%60%(2)(3)能力四从高考能力立意的前提来看,这种分类方法是最有意义的。通过对近五年来高考命题

5、意图的分析,可以看出上述第1、3是选择题中最常考查的能力。2解题策略曾有学生在高考结束时说:“高考选择题没有经过高三复习,我也会做,而后边的非选择题,就是复习了一年,我还是不会做。”可见在选择题的解答上,学生往往具有过高的自我效能感(但结果却往往出现极大误差),而对非选择题却体现出低自我效能感和低得分率的高度一致。在此姑且不谈非选择题的解答上该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我们重点来谈关于选择题的解答该如何使学生提高得分率。注意阶段给予的信息复杂性普遍性解题者的特征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加工阶段符号编码认知组织认知复述解题者的特征认知技能认知结构生成阶段信息反馈观念匹配解题者的特征内部标准整合的解题模型

6、解题实质是一个思维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下图表示一个整合的解题模型。 把握好解题策略,是考试成功的起点。按照作题的顺序来看,解题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注意阶段也就是审题,加工阶段也就是析题,生成阶段也就是答题。所以具体的策略也分成三个阶段来进行。 21注意阶段审题策略审题过程,就是破解题意的过程,它是解题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审好题,才能做好题;审题慌,思维浅,做题易出错。所以审题的原则是细心、审慎。审题时要注意二看,二想。一看题干,要注意设问,关键词。二看题肢,要注意各分支的关键信息。三想出题意图,将题目信息归类到相应题目类型中。四想原理,初步匹配课本中的原理和概念。例如:采用基因工

7、程技术将人凝血因子基因导入山羊受精卵,培育出了转基因羊。但是,人凝血因子只存在于该转基因羊的乳汁中。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人体细胞中凝血因子基因编码区的碱基对数目,等于凝血因子氨基酸数目的3倍B .可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含有人凝血因子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羊的受精卵C. 在该转基因羊中,人凝血因子基因存在于乳腺细胞,而不存在于其他细胞中D. 人凝血因子基因开始转录后,DNA连接酶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mRNA审题策略: 一看题干关键字和设问:转基因羊 人凝血因子 乳汁 正确的是二看题肢,阅读各选项内容三想出题意图,本题从大试大纲获取信息的能力之“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

8、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和理解能力“(1)能阐述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入手。以生物工程之核心基因工程为命题点,综合考查相关知识。四想相关知识和原理:A项考查基因结构,没有考虑非编码区和内含子;B项考查外源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方法C项考查将目的基因导入后的复制。因为导入到了受精卵中,所有体细胞中都应含有。D项考查基因表达的相关知识。催化合成mRNA的应是RNA聚合酶而不是DNA连接酶。 22加工阶段析题策略在审题之后,就是要将信息进行加工整合的阶段了。加工阶段效率的高低,取决于

9、解题者的认知技能和认知结构以及第一步审题时对于题意的理解的广度和深度。此时一般根据命题意图来采用不同的思考过程。如果是对一般的陈述性知识考查,只要根据题意,排除表面现象的迷惑,直接找出匹配的选项,但有时可能需要利用题目的原条件转化而成的二次信息,即隐含条件,这样答案就相对要隐蔽得多。 如果是有关识图题,应认真阅读文字和图表,充分利用图像和表格中的数据,尤其是图文转换及图中曲线的起始点,正确理解和分析文字、图像、表格等表达的有关生物学方面的内容和意义,运用这些不同的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基本事实和实验结果。例如:一般情况下,有抗原免疫机体,血清中抗体浓度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果第二次免疫与第一次

10、免疫所用的抗原相同且剂量相等,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血清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 试题分析 选 此题从考试大纲理解能力之“(2)能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和获取信息的能力之“(1)会鉴别、选择试题给出的相关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入手,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时,产生的抗体会更快 更多。的区别不在于是否降到零,而是上升的时间。如果遇到含有新情景、新材料的试题时,不要惊慌,要冷静思考,仔细阅读,认真分析,回忆与生物学哪些基础知识有关联,确定解题的大方向。这类试题有共同的特点:材料在书外,答

11、案在书内;起点高,落点低。如题目中同时出现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时,实质上是要求应用自由组合定律去分析问题;出现遗传概率计算问题时,千万不要忘记结合基因分离定律去解决。其实无论是哪一种题目,都是在信息加工时进行着“题目问题情境已有知识情境”的检索匹配工作。在检索和匹配的过程中,对“容易题”和“陈题”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陈题”中可能有“新意”,同时不要放弃“新题”和“难题”。要知道大部分“难题”只难在一点,“新题”只新在一处,由于疏忽看错题或畏难轻易放弃某些题都会造成很大的遗憾。另外,在答题时还应看清关键字词,如选择题题干中的“最”“是”“不是”“不正确”等,防止粗枝大叶、一掠而过。 23生成

12、阶段答题策略 经过审题、析题之后,就是如何答题了,对于非选择题,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对于选择题,如果问题情境比较简单,在加工阶段往往就是已经可以获得正确的答案。不过当不太确定问题答案的时候,一些特定的答题策略就相对比较重要。此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排除法和优选法。 常用的排除法有五种: 排谬法(排错法); 排异法:观点正确,但与题干无关; 排重法:与题干意思相同,重复的题肢; 排倒法:因果关系颠倒的题肢; 做因果型选择题时,记住套用“因为.(选项内容),所以(题目材料内容)”方式后,看是否同时具有先行后续和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排大于或小于项。题肢的知识内容大于或小于题干规定性的要求 ,这样

13、的选项也应排除。注意保持题干与题肢之间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例如.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应该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答题策略:根据中心法则和核酸结构的知识,首先排除C、D选项,因为蛋白质不能直接反映核酸的碱基组成。再根据推理,推出B选项只能确定核酸是属于DNA还是RNA,不能确定单链或者双链类型,最终确定答案为A。 优选法是指如果出现多种原因而又属于最佳选择

14、题时,有内部和外部原因时选内部原因,有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时选根本原因,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时选主要原因,有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时选直接原因。 其他的答题策略和技巧简要地说包括:合理安排作答时间和顺序、注重细节、保持平稳的心态等。值得一提的是,理综生物选择题处在最开始,对于慢热的考生来说,很容易造成前三题失分,这就要在平常训练中多加注意,加强心理和生理状态的调节。3提高选择题得分率的教学方法作为指导学生参加高考的一线教师,必须在三个环节上下功夫来提高学生的能力。31概念整合在对话中建构 311重点概念和原理的深化对概念的学习,在新授课上要利用适当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充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内涵,在复习课中要改变问题情境进行概念和原理外延的扩展。例如关于“基因的分离定律”,在新授课时,我们根据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通过假设对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利用测交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即基因的分离定律”,引导学生重新经历科学家的思想历程,了解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获得基本原理的内涵)。在复习课中,通过构建不同的问题情境,例如大肠杆菌的遗传过程、无性生殖的苹果的遗传过程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总结出该定律的适用范围(外延的扩展)。312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