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75928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8题;共17分)1. (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点燃酒精灯B . 氧气验满C . 嗅闻气体D . 量取9.5mL液体2. (2分)以下事实对应的解释错误的是( )序号事 实解释 A在花园中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运动 B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CO2分子CO2分子很小 C50毫升水与50毫升乙醇混合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毫升分子之间有间隔 D冰受热变为水,水受热变为水蒸气分子可以再分A . AB . BC . CD . D3. (2分)(2014南通)下列物

2、质的名称、化学式、分类均正确的是( ) A . 硫酸钠 NaSO4 盐B . 氧化钙 CaO 氧化物C . 烧碱 KOH 碱D . 甲烷 CH4 无机物4. (2分)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 鸡蛋清受热凝固B . 西瓜榨汁C . 食物腐烂D . 灯丝熔断5. (2分)将17.4g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加入到200g 7.3%的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A . 11.1gB . 14.2gC . 22.2gD . 44.4g6. (2分)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 .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B . 炒完菜后应及时除掉锅底的水,

3、这样可以防止铁锅生锈C . 铝在空气中易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故铝制品性质不稳定D . 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铁合金,其中生铁的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7. (2分)(2016威海)下列关于混合物提纯的方法正确的是( )A . 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B . 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少量碳酸钙将混合物溶于水后过滤C . 除去硝酸钾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蒸发结晶后过滤D . 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氧化铜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8. (3分)(2016青岛一模)茶叶中含有茶氨酸(C7H14O3N2 , 又称谷氨酸乙胺),它有降低血压,提高记忆力,保护伸进细胞、减肥等效果,

4、下列有关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茶氨酸由C、H、O、N四种元素组成的B . 茶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4C . 茶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D . 茶氨酸分子中含有1个氮分子二、 选择填充题 (共7题;共14分)9. (2分)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 . 沙里淘金C . 铜线做电缆D . 汽油挥发10. (2分)(2014南京)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粗盐B . 糖水C . 黄铜D . 氢气11. (2分)为建设“山青”、“水绿”、“天蓝”的美好家园,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理念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

5、使垃圾资源化B . 大力发展火力发电,满足用电需求C . 参与植树造林,扩大植被面积D . 减少煤等燃料,使用清洁能源12. (2分)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区别出来的是( ) A . NaOH、HCl、NaClB . Na2CO3、HCl、BaCl2C . Na2CO3、Na2SO4、BaCl2D . AgNO3、HCl、NaCl13. (2分)一种由甲醇为原料的薪型手机电池,可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其反应原理为:2CH3OH+3X+4NaOH=2Na2CO3+6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 . COB . O2C . CO2D . H214. (2分)向盛有10g49%稀硫

6、酸的烧杯中加入5.6克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有固体残留,t1时迅速倒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整个过程烧杯中溶液的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取a点是溶液,加入锌粉,有气体放出B . b点时,溶液中溶质只有一种C . c点时,烧杯中固体一定是铜D . m12.715. (2分)下列所示的四个图像, 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向一定量的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B . 向pH=2的盐酸中加水稀释C . 向一定量的含有盐酸的氯化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D . 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等质量、等浓度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三、 信息分析题 (共6题;共41分)16.

7、 (10分)化学基础知识是学好化学的关键,请按下列要求填空。(1)请用化学符号填空:在氧化铁中标出氧元素的化合价_;两个氢分子_;2个铜原子_; 铵根离子_。(2)图1是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X=_。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或“失”)电子;写出一条从图2中获得的信息_。 (3)如图3所示是汽车尾气治理过程中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按要求回答问题。图3中体现了在化学变化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填序号)。A . 元素种类;B . 原子种类;C . 分子数目;D . 原子数目17. (4分)(2013资阳)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如:CO可作冶金工业原料,却对人体健康有害;O2可用于急救病人,维持生命活动

8、需要,却参与钢铁的锈蚀过程 (1)写出高炉炼铁中CO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煤气中毒是因为CO与血液中_结合,造成人体缺氧 (2)钢铁制品在_中易生锈;钢和生铁都是铁与_元素形成的合金,由于该元素含量的不同,使得钢和生铁的坚韧性有较大差异 18. (2分)在调平的托盘天平两边各放盛有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稀硫酸的烧杯向左烧杯中加入一定质量的金属X,同时向右烧杯中加入相同质量的金属Y,观察到天平指针先偏向左边当两种金属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又偏向右边(注:反应中都生成+2价的硫酸盐)则:(1)X、Y两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2)X、Y两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19. (

9、4分)如图表示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镁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t2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两种物质是_; (2)t3时,溶解度最大的是_; (3)t4时,其它条件不变,把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到t5,观察到的现象是_; (4)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硝酸钾杂质,提纯的方法是_(填“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 20. (12分)用文字表达式完成下列反应,并在括号中注明反应的基本类型 (1)铁在氧气中燃烧_(_) (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_(_) (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 (4)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 (5)木炭在空气中燃烧_(_) (6)水通电生成氢气和

10、氧_(_) 21. (9分)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测定当地矿山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来了一些矿石样品,并取稀盐酸200g,平均分成4份进行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二三四加入样品的质量/g5101520生成CO2的质量/g1.763.524.4m(1)上表中m的数值是_ (2)反应中矿石有剩余是第_次实验 (3)这种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实验中若用浓盐酸代替稀盐酸,会使实验结果偏_,原因是什么?_ 四、 简答题 (共2题;共12分)22. (5分)甜叶菊苷具有高甜度低热能的特点,是一种新型甜味剂,我国是全球最主要的生产国,实验小组欲探究甜叶菊苷的元素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1、提出猜想 甜叶菊苷由什么元素组成?进行实验小晴取适量的甜叶菊苷按图进行操作,并分别将干冷的烧杯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倒置与火焰上方。(1)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认为小晴的实验设计不严谨,原因是_。经改进试验后,检验到甜叶菊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和水,由此确定甜叶菊苷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2)继续探究为了进步确定其元素组成。利用下图进行实验。(已知:装置中C中的氧化铜能确保甜叶菊苷中的碳元素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碳)实验前要通一会儿氮气,目的是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数据记录4.02g甜叶菊苷在C装置中充分燃烧后,D装置增重2.7g, E装置增重8.36g。(产物被完全

12、吸收)分析与结论数据分析: 4.02g 甜叶菊苷中氧元素的质量为_g,由此可以确定甜叶菊苷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4)反思评价若没有F装置,对氧元素质量测定结果的影响是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3. (7分)(2015南宁)为测定某纯碱样品(含少量硫酸钠杂质)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以下实验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置于烧杯中向烧杯中滴加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实验测得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求:(1)所取样品的质量是_g(2)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3)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具体的计算过程)五、 探究题 (共1题;共8分)24. (8分)石灰石是常用的建筑材料 甲乙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1)甲同学取石灰石按图所示进行实验(煤气灯能达到石灰石分解的温度), 观察到烧杯内壁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甲同学认为石灰石已分解甲同学结论不合理的理由是_写出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2)乙同学进行如下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煅烧后固体于试管中,加水振荡,过滤,取滤液,滴加_溶液溶液变红证明固体中含有_取滤渣滴加足量的_含有碳酸钙(3)为了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溶于水),某兴趣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称取10g石灰石样品,高温煅烧至质量不再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