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70675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二)历史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xx年春节期间,教育部要求各级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给祖国母亲拜大年”活动,拜年活动:一拜壮丽河山,二拜炎黄始祖。中华民族重视血缘亲情的文化传统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礼乐制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 )A.分封制度 B.王位继承制度 C.郡县制度 D.三公九卿制度3.下列王位或官职的继承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是:( )A BC D4

2、.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了一篇关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方面的历史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错误的是:( )A.浅议商朝的政治制度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隋唐三省六部制的历史影响 D.论清朝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5.雅典公职人员离职时要接受审讯,如果发现公职人员渎职或贪污行为,要由下列哪一机构对其处罚:( )A.长老会议 B.公民大会 C.四百人议事会 D.陪审法庭6.中国皇帝说朕即国家,宣扬君权神授;罗马皇帝哈德良说皇帝的命令就是最高的法律。下列对此理解不准确的是:( )A.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都没有法律,只有皇帝的命令B.皇帝的命令是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C.古代中国和罗马的皇帝都拥有至高无上,超越

3、法律的权力D.法律都是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而服务的7.现在驻英大使馆的中国外交官是来自少数民族的第一位女外交官傅莹,请问:她刚到达英国时携带的国书应递交给英国的:( )A.首相 B.内阁 C.外交大臣 D.女王陛下8.美国总统布什在一次演讲中这样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吧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下列对“笼子”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A.笼子是指美国的白宫 B.笼子是指美国的国会 C.笼子是指美国的法律 D

4、.笼子是指美国总统必须由人民选举产生9.电影鸦片战争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商人颠地手指中国一个精美的彩色瓷瓶嚣张的说:这就是清朝的形象,丰满、浑圆、骄傲、瞧不起世界的一切,它满身自以为是,但只要轻轻一碰,它就会粉身碎骨。从中可以看出鸦片战争中清朝粉身碎骨结局实质上反映了当时中国:( )A.封建经济落后 B.军事技术落后C.综合国力衰弱 D.封建主义腐朽10.广西曾流传一首民谣:姊妹亲,同个房睡共口针。如今姐随洪杨去,妹也跟随一路行。民谣反映姐妹俩参加的是:( )A.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11.“紫禁城内个各宫殿,尽为寇兵分国占据。三海,万寿山,颐和园。各宫中累代珍

5、异皆为日人捆载以去。”这是指哪次侵华战争:(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战争12.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反映历史本质是:( )A.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B.清末注意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C.孙中山反对帝制,农民都拥护D.信息封闭,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未到达农村.13.诗词是人们寄托情思,直抒胸臆的一种文学形式,“碧净南湖水,峥嵘烟雨楼,画船千载梦,今日御神舟。博出新天地,赢来万象幽,黎民心有数,齐贺八旬秋。”诗作是为纪念:( )A.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B.红军长征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 D.中华人民共

6、和国成立14.日本右翼势力认为:在支那事变(指1937-1945年日本侵华战争)发展过程中,日军-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性质,最重要的是日本方面并没有掠夺领土的意图。下列各项有力的驳斥了以上言论的是:(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变成日本的殖民地 通过马关条约割占台湾全面侵华战争期间占领华北华中和华南大片领土 南京大屠杀A. B. C. D.15.重庆市渝中区中山四路65号的桂园是重庆市历史文物保护单位,1945年10月10日,一个使国民党如果再次发生内战,就会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的协定在此签订,它是:( )A.双十协定 B.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共同纲领 D.国共停战协定16.巴黎公社被称

7、为社会主义运动的“早产儿”。主要是因为:( )A.它是在欧洲历史上最早爆发的大规模工人起义B.它是在没有先进理论指导下工人自发的起义C.它是在工人阶级毫无准备情况下发动的起义D.它是在法国资本主义未成熟情况下爆发的起义17.1952年我国邮电部发行纪念十月革命的邮票,名称为“伟大的苏联十月革命35周年纪念”,全套4枚。其中第枚图案为毛泽东访苏期间和斯大林在一起;第二枚图案为列宁在第二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上讲话。此套邮票成为我国第一套错体票,其错误在于:( )A.邮票的名称 B.周年纪念的时间C.第一枚的图案 D.第二枚的图案18.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实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8、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1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革命精神,你认为下列革命精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五四精神” 延安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A. B. C. D.20.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基本前提是:( )A.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B.以三大工人运动为标志,无产阶级已作为一支独立力量登上历史舞台C.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马克思、恩格斯参加革命实践,同工人保持密切联系21.2005年4月29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与连战握手,这是事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

9、高领导人的再次历史性握手。60年前握手的两党领导人和地点分别是:( )A.孙中山 陈独秀 北平 B.蒋介石 毛泽东 重庆C.周恩来 张治中 北平 D.李宗仁 毛泽东 重庆22.进入21世纪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A.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C.联合国作用和地位的加强 D.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加强23.195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我国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最根

10、本意义是:( )A.有利于实行民主集中制 B.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C.有利于基层政权的建设 D.最大程度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24.香港大公报在2008年3月18日说:从1988年黄顺兴代表投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史以来第一张反对票,到如今一些决议表决中出现的500多张反对票和100多张弃权票,20年间,人大代表们用选票表达意愿的能力日趋提高,民众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表明中国政治建设:( )A.民主政治观念的萌发 B.依法治国的实践效果明显C.民主权利的扩大 D.民主权利意识的增强25.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的方针,从武力解放到和平统一转变的有利条件是:( )

11、20世纪70年代许多国家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使中国的国力空前强大 中美建交,美国断绝和台湾的外交关系民党当局要求缓和同大陆的关系A. B. C. D.26.xx年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传唱于祖国的大街小巷。下列各项能够充分体现这一歌曲主题的是:( )A.一国两制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改革开放政策 D.四项基本原则27.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26个非洲国家赞成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问题的提案,毛泽东主席曾诙谐的说:是非洲朋友把我们抬进联合国的。这说明:( )中非休戚与共,相互同情,相互支持 中国受到非洲国家的尊重中国和非洲绝大多数国家同属发展中国家 非洲的发展要依赖中国A. B. C. D.28.2008年9月10日,俄罗斯两架图160战略轰炸机在委内瑞拉解放者军用机场降落。这是冷战结束后,俄罗斯战略轰炸机第一次在西半球着陆,此间有评论认为这类似于上世纪60年代的古巴导弹危机。对这两个事件的表述正确的是:( )A.都导致了美苏(俄)关系的紧张 B.都发生在冷战期间C.都体现了意识形态的对立与斗争 D.都导致了两极格局的瓦解29.xx年春夏之交,国会下院议员补贴门丑闻(议员冒领国家补贴资金)曝光后,英国首相布朗领导的工党内阁处境艰难,有近半数内阁大臣宣布辞职,反对党和部分工党下院议员发出要求布朗下台的信号。而布朗却采取改组内阁的办法,拒不辞职,围绕布朗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