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65215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5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教学质量跟踪测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 (4分)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卜_从_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 (8分)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烟波江上使人愁。 (2)_?松柏有本性。 (3)_,路远莫致之。 (4)渡荆门送别中化静为动,表现诗人过荆门入楚地的壮阔景象,含喜悦开朗心情、朝气蓬勃活力的语句:_,_。 (5)写出连续的两句有关江河的古诗文名句:_,_。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3. (16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

2、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日光下澈 _不可久居 _佁然不动_其岸势犬牙差互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

3、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第一段写发现小石潭,作者在移步换景中引导读者去领略不同的景致。B . 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描写动静结合,如“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从静态上描写,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呈现的则是游鱼的动态美。C . 作者以“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潭中气氛小潭源流交代同游之人”为顺序来安排材料,移步换景,前后照应,结构紧凑。D . 小石潭记描绘山水美景、借景抒情之作,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凄苦孤寂之情。(4)作者开头说“心乐之”,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前后是否矛盾?为什么? 4. (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

4、答问题。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扑,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柬,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注释】小奚州、书童。阖:关门。牡下:关门。(1)解释下列划线字词的意思。予自小港欲人蛟川城_徐行之,尚开也_予愠为戏_其犹是也夫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2分)5. (32分)阅读

5、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各小题。北京地下水位16年来首回升16年来,北京市地下水位首次出现回升。全市885个地下水位监测点数据显示,7月31日,北京市下水埋深为26.55米,较6月30日26.7米回升了5厘米,地下水储量增加了8000多万立方米,这是1999年以来地下水位首次回升。地下水埋深指的是潜水的埋藏深度,即潜水面至地表面的距离。如图1所示,虚线为潜水面,A即为潜水的埋藏深度,而H是潜水含水层的厚度。图1潜水含水层示意图近年来,随着城市快速发展,北京市人口骤增,2014年常住人口达到2100余万人,是1999年的近两倍,用水压力随之增加。同时,1999年起,北京市连续多年干旱,自然降水不足。为

6、使供需平衡,多年来,北京不得不超采地下水(见下表)。“超采”,是指地下水开采量大于补给量,从1999年起北京年均超采地下水5亿立方米左右,形成大面积超采区。长期超采造成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地面下降。1980年,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6.7米,1998年降至11.88米,18年下降了5米。从1999年开始大幅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一米。采水自备井位置自备井数量(眼)供水量(立方米)城镇自备井 13000 4.6亿域六区自备并6550 2.25亿去年12月,每天约有200万立方米的南来江水通过自来水厂送入千家万户,占北京市市政供水的60%左右。截至8月底,

7、南水进京已达5亿立方米,今年用量将达到8.18亿立方米。预计明年可以达到10.5亿立方米。地下水位在用水量最大的7月份实现回升,最大的功臣还南水北调。北京地下水位上升还可能和超采地下水下降有关。据了解,截至7月底,朝阳、丰台等地区共关停84眼自备井,每天置换地下水量达3.3万立方米。随着南水用量增大,怀柔、平谷、昌平等应急水源地也将逐渐减少开采量。当然,开源节流才是控制用水总量的重要手段。例如,北京已在全市修建了1000余处集雨工程,通过集纳雨水的方式回补地下水,扩大再生水的使用比例。(摘自2015年9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相关链接】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通过引水工程调到

8、水资源短缺的华北和西北地区。南水北调工程规模巨大,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调水线。东线工程位于东部,因地势低需抽水北送至华北地区。中线工程自流供水给黄淮海平原大部分地区的20多座大中城市;西线工程在青藏高原上,由长江上游向黄河上游补水,西线工程还没有开工建设。图2南水北调工程路线图(1)如果把“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这一句中的“26.55米”标注在图1上,那应该标注在哪里?( )A . A处B . D处C . H处(2)如果把“北京市地下水埋深为26.55米”这一句中的“26.55米”标注在图1上,那应该标注在哪里?( )A . A处B . D处C . H处(3)根据表1及相关文字,下

9、边哪一项说法不恰当?( )A . 城六区自备井数量比城镇少,因而城六区地下水开采量少。B . 城镇和城六区自备井总量很多,表明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C . 从自备井分布位置与数量看,北京已形成大面积超采局面。D . 从自备井数量与布局看,北京地下水开采需求将越来越大。(4)根据表1及相关文字,下边哪一项说法不恰当?( )A . 城六区自备井数量比城镇少,因而城六区地下水开采量少。B . 城镇和城六区自备井总量很多,表明北京地下水超采严重。C . 从自备井分布位置与数量看,北京已形成大面积超采局面。D . 从自备井数量与布局看,北京地下水开采需求将越来越大。(5)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改为括号内

10、的词语,哪一句改变了原意?( )A . 多年来,北京不得不(只能够)超采地下水。B . 从1999年开始大幅(急剧)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C . 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造成)地面下降。D . 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接近)一米。(6)下面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改为括号内的词语,哪一句改变了原意?( )A . 多年来,北京不得不(只能够)超采地下水。B . 从1999年开始大幅(急剧)下降,到去年降至近26米。C . 地下水位下降会引起(造成)地面下降。D . 连续15年,平均一年下降近(接近)一米。(7)从图2看,流入北京市的南水主要走的是哪一条调水线?它的起点是哪里?(8)从图2看,流入

11、北京市的南水主要走的是哪一条调水线?它的起点是哪里?(9)北京严重超采地下水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北京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又有哪些?(10)北京严重超采地下水是哪些原因造成的?北京地下水位上升的因素又有哪些?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6. (5分)阿西莫夫的小说基地里面有三大牛人,请你选择其中一个说说其主要事迹。 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7. (8分)班级要开展“诵读儒家经典,涵养君子之风”专题阅读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1)【查阅资料】你如果图书馆借阅参考书籍,可以从下列书籍中选择哪两本?( )A . 论语别裁B . 庄子心得C . 战国策D . 孟子的智慧E . 乐府诗集(2

12、)【感悟君子】儒家经典中,有许多论述“君子”的名句,请写出一句并就此阐述什么才是“君子”。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经历是人生的财富,正如前人所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次有益的尝试,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即使尝试不成功,也能给你生活的启迪。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5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1-1、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2-1、2-2、2-3、2-4、2-5、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3-1、3-2、3-3、3-4、4-1、4-2、4-3、四、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32分)5-1、5-2、5-3、5-4、5-5、5-6、5-7、5-8、5-9、5-10、五、 中国名著 (共1题;共5分)6-1、六、 语言表达 (共1题;共8分)7-1、7-2、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