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64995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历史下学期学情反馈试题一 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A铁器已开始用于农业生产 B铁犁牛耕成为古代主要农耕方式C铁农具的使用己很普遍 D铁农具制作技术臻于成熟2墨子说:“尽也农夫之所以早出暮入,强乎耕稼树艺,多聚菽粟,而不敢怠倦者,何也?曰:彼以为强必富,不强必贫;强必饱,不强必饥,故不

2、敢怠倦。”上述引文反映出在战国时期:A土地兼并严重,农民生活悲惨困苦 B奴隶地位低下,阶级矛盾日益激化C铁器牛耕推广,奴隶主役使奴隶去开荒D生产方式改变,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3唐代诗人张籍在贾客乐描述了商人“年年逐利西复东,姓名不在县籍中。农夫税多长辛苦,弃业宁为贩宝翁。”其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人为追逐利润往来奔波 B农民赋税沉重,被迫弃农经商C商人好逸恶劳,弃农经商 D商人赋税沉重,被迫弃商经农4.在中国古代,“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和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是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它们直接或间接地促使中国要采取中央集权式的官僚体系”。维系这种中央集权的经济

3、基础是A.小农经济B.佃农经济C.庄园经济D.商品经济5宋代王禹曾这样描述当时一些隐士的衣着:“楮冠布褐皂纱巾。”(注:楮是当时造纸的主要原材料,故称楮冠)到大德六年(1302年)江西行省规定,对没有依靠的囚犯,每人“支粗布(棉布)二丈六尺,或造絮袄二领”。出现这些变化最基本的前提是A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B棉布成为主要服饰材料C政府推广棉花种植 D棉纺织技术的革新6欧洲瓷器史第一章写道:“(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中国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中国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C政

4、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D欧洲普遍采用中国的制瓷技艺7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地区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其主要原因是A民营手工业与市场的联系更为密切B民营手工业技术精良、经营灵活C民营手工业主要分布于江浙沿海地区D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腐朽8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D官营手

5、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9汉书记载:“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下列对当时商业发展的描述正确的是A商业活动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B“草市”成为重要的地方商业中心C到处都有便利的客舍、邸店和车坊D繁华商业中心成为交易活动的平台10明清时期,北京出现了大量的地域性会馆,集客馆、试馆与商馆于一身。其中广东会馆的数量约有45所,绝大部分是由广州府和潮州府等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县所建立。明清时期推动会馆文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北京是商业中心 B繁忙的海外商运C交通运输的便捷 D区域商帮的出现11舌尖上的中国中曾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靠着食盐贸易发家,

6、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来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富有盐商,没有政治地位,只能攀比花园和家厨的手艺”这反映出明朝扬州地区 A商品经济发达 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 C鼓励对外贸易 D私商成为商人主体12唐诗中记载当时的长安城:“六街鼓歇行人绝,九衢茫茫空有月。”宋词这样描写当时的汴州:“九陌六街平,万物充盈。青楼弦管酒如渑。”这一变化反映了A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城市经济功能的加强C经济中心的不断南移 D重农抑商政策的弱化13清朝地方县志记载:“市有定居,墟惟趁赶。南曰墟,北曰集”“货物辐辏,处古谓之务,今谓之集,又谓之墟”“日中为市,神农氏之教也。南人曰趁墟,北人曰赶集。”据此可知明清时期A农村集市的名

7、称带有地域特色B政府对草市的地点有严格管理C南北方呈现不同的专业化市场D长途贸易促成区域经济的活跃14北宋前期统治者认为“富者田连阡陌,为国家守财尔,缓急盗贼窃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这表明北宋政府A抑制土地兼并,打击豪强地主B减轻农民负担,防止农民暴动C纵容土地兼并,以便筹集资金D力图搜刮百姓,以备岁币15“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皆以驭边省戍守费。海外诸国入贡,许附载方物与中国贸易。因设市舶司,置提举官以领之,所以通夷情,抑奸商,俾法禁有所施,因以消其衅隙也。”据此推断明朝设立市舶司的目的是A增加政府的外贸收入 B打击边疆走私活动C有效贯彻海禁政策 D实行对外开放政

8、策16“(江淮之民)其十之一,则坐拥一县之田,役农夫,尽地利,而安然食租衣税者也。”上述现象有利于 A加强对农民的控制 B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C减轻对农民的剥削 D推动租佃关系的发展17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设置专门机构垄断食盐经营。清政府采取“引岸制”的食盐运销体制,赋予一些商人食盐营销的垄断权,国家只对盐商进行管理和征税。这一变化表明 A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D富商大贾势力受到抑制18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以保守的对策来对付进取的政策,这种中西之间的态势就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变化的基础和原因。中国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所处的被动局面,

9、不是开始于鸦片战争,而是从郑和航海(14051433年)以来已见端倪了。”对该观点认识正确的是 A郑和航海时期的中国已经落后于西方B西方进取从根本上加速了明清社会的转型C鸦片战争之前的中国对外交流完全停滞D政策差异导致了中西历史发展方向的迥异19宋代的温州地区“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温州成为当时著名的纺织品和漆器生产中心。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温州成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之一B手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C商业的发展推动了温州手工业的区域分工D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的分布的影响较大20“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

10、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中的“商业革命”表现在:A坊市制度被最终打破 B出现了最早的银行雏形C出现了市舶使 D出现了专职管理市场的官员21有的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的市场不可谓不发达,城市的规模也曾居世界之首,但是市场的性质受制于消费的性质及其社会效应。古代中国的消费结构中,国家军费、行政消费大大超过生产性人口消费。由此可以得出A国家体制制约中国古代商业经济的发展B中国古代城市规模居世界首位C中国古代手工生产是落后的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受阻22交子始发于宋真宗时,四川的地方官和商人“患蜀人铁钱重,不便交易”,于是由十六家富户以各自资产作为保证主持发行。后因富户资本变化产生了纠纷,政府遂设益州交子务接

11、管,“私造者禁之”,交子也从此成为四川等地的法定货币。这反映出当时:A宋代地方有相当独立的货币发行权 B富户大贾操纵商业流通与交换C政府官办专营能彻底避免纠纷 D纸币在商品流通领域作用越来越大23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 该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不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 B推动租佃关系的进一步发展C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 D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24“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12、。”材料反映的是: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 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 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重要场所25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末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26清乾隆时期,广东、湖南、安徽等不少南方省份纷纷出现了“租田者不输租”的现象,为此地主向佃户收取地租抵押金,租约期满后视具体情况返还。这反映了A佃农身

13、份地位提高 B清初土地兼并严重C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D江南小农经济衰退28.“今天(甲午战争后),随便走进哪一家农户,人们都可以看到,曾经是不可缺少的纺车,都蒙上了尘土,被人遗忘了一捆捆机器轧的孟买棉纱似乎使人注意到手纺车已经不合时宜了。”这种现象反映的实质是A民族工业的举步维艰 B孟买棉纱的质地优良C手摇纺车的效率低下 D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27.下表是18401894年我国投资民族企业的人数比例表。这一现象不能反映的信息是投资者所占比例(%)官僚、地主30.86一般商人18.52手工作坊主7.41华侨商人7.41B民族工业产生途径多样C部分投资者来自国外D民族资本的来源多元化 29.中华民国

14、初期,在“北京五星啤酒贴花烟灰缸”的陶瓷广告上,写有“爱国诸君,请用国货”的字样。作为直接证据,它不可能用于研究A民主共和的社会思潮 B近代中国商标发展史C北京民族工业发展史 D近代中国陶瓷发展史30.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进入了进一步发展阶段。以天津为例,在工商部注册资产达万元以上的企业有数十家,其中面粉、纺织、化工业生产水平居全国前列。我国民族工业在这期间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内因是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B欧洲列强在一战期间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31.中国沿海地区和一些抗战前沿省份的部分厂矿进行了大规模内迁,人们称之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A粉碎了日本的经济侵略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D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32.19世纪70年代,方举赞创办的发昌机器厂有了较大发展;80年代,因外商排挤而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被英商耶松船厂吞并。这一现象说明A民族工业仅仅在19世纪70年代得到发展B中外合资是民族工业的唯一出路C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昙花一现D外国资本直接威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