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

上传人:爺*** 文档编号:123762287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 病理科医技工作人员因工作的特殊性, 在工作中存在多种职业危险因素1。经常暴露于各种尖锐器械、化学试剂、辅射、燥音等职业危险之中。为了保护病理科医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要釆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病理科医技人员防护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有效提高医技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1 危险因素 1. 1 物理因素 病理科是噪音污染严重的科室, 如:换气扇、空调、恒温箱、自动脱水机、烤片机、水箱、通风柜等大型仪器设备的轰鸣声存在工作中的各个空间, 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各种不良影响。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

2、躁、易怒、头疼、听力下降,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 紫外线对空气及物品进行消毒。而同时紫外线对人体的眼睛, 皮肤, 黏膜受到短时间照射即会产生皮肤泛红、搔痒、起过敏性的丘疹。由于紫外线是臭氧, 对人体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轻者会出现红肿、疼痒、脱屑;重者甚至会引发癌变、皮肤肿瘤等。 1. 2 化学因素 病理科医技人员是接触化学试剂时间较长的科室, 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试剂, 都潜在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不仅污染空气, 而且对暴露的皮肤黏膜, 眼睛, 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如常用的二甲苯可经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及消化道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分布道各个脏器;以脂肪组织和肾上腺中储存较多, 常表现为头痛、头

3、晕、恶心、四肢无力、食欲减退、血压降低、皮炎、湿疹、皮肤干燥等。长期接触可使精神功能紊乱, 引起肝功能损害, 免疫功能失调, 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 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甲醛对神精系统, 免疫糸统, 肝脏等都产生毒害, 还可诱发细胞突变。而且对上呼吸道, 皮肤黏膜, 眼睛都强烈的刺激作用。 病理科常用的84消毒液、冰醋酸、盐酸、氨水、酒精、硝酸等化学试剂都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皮肤损害、对神精系统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1. 3 生物因素 病理科医技人员每天都接触到临床和手术室送来的各种病理标本, (本院病理标本使用的固定液是10%甲醛固定液)这些病理标本都

4、具有潜在的感染因素存在。在对各种标本进行细胞检查时, 除双手接触外, 还有暴露的皮肤黏膜、眼睛、口、鼻等都会受到有害气体的刺激。 机械性损伤也是病理科医技人员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取材, 切片等操作时稍有不甚, 都有可能被锐器刺伤, 此时污血或污染体液所携带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经过破损的皮肤和眼睛而使机体感染2。 2 防护措施 2. 1 物理性危害防护措施 要不断完善工作环境, 对各种仪器定时进行保养和维修(如排气扇、空调、自动脱水机、恒温箱、通风柜等大型设备), 保持仪器性能良好, 减少噪音污染。在日常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清洁台面、地面, 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佩戴防护眼镜或者墨镜。

5、(消毒时间30 min1 h为宜, 紫外线灯离地面2.5 m左右为宜)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 工作人员不要进入, 如必须进入消毒间要立即关闭紫外线灯, 消毒时在门外把手上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消毒结束30 min后才能进入工作间1。经常开窗换气, 减少各种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2. 2 化学性危害防护措施 病理科医技人员工作中每天须密切接触各种有害化学试剂 。工作人员要了解各种化学试剂的危险因素, 在配置各种化学试剂时应带上口罩, 手套(最好带双层手套), 必要时戴上防护眼镜, 在配置试剂时操作要仔细不要外漏, 尽量减少气体挥发。最好在通风柜中完成试剂配置,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配置试剂结束要

6、将瓶盖密封, 存放在安全地方。存放化学试剂的房间不要堆放杂物, 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对医技人员要进行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 增强安全防护意思, 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2. 3 生物性危害防护措施 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章制度, 要加强自我防护意思。在进行病理标本取材时要带上口罩, 带上双层手套, 取材遇到襄肿组织时要用针刺襄壁减压, 以避免襄内压力大, 液体飞溅 , 喷出, 污染皮肤和黏膜组织, 如不小心造成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工作中常接触锐利器械, 针头, 刀片, 在上下刀片时要用持针器安装完成。取材, 制片操作中如不慎被锐器刺伤皮肤, 立即挤压伤口并且在24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

7、蛋白, 建立刺伤登记制度, 并定期跟踪检查1。科室要配备消毒药水, 止血帖和必要的药品, 以备急救用。 3 小结 病理科医技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职业危险, 为了有效降低职业风险, 在工作中要釆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首先制定各种防护制度和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完善通风设施, 定时通风换气, 尽量在通风柜中完成各项操作。要加强医技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 同时对保洁员也要进行安全防护宣传, 经常强调自我预防的重要性, 提高医技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孙秀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吉林医学, 2011, 32(14): 2853. 2 万鸿飞, 周全.刘红刚.病理科

8、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解决的对策.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 27(10):1139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 病理科医技工作人员因工作的特殊性, 在工作中存在多种职业危险因素1。经常暴露于各种尖锐器械、化学试剂、辅射、燥音等职业危险之中。为了保护病理科医技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要最大限度的降低工作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要釆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改善工作环境。加强病理科医技人员防护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有效提高医技工作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中国论文网 http:/ 危险因素 1. 1 物理因素 病理科是噪音污染严重的科室, 如:换气扇、空调、恒温箱、自动脱水机、烤片机、水箱、通风柜等大型仪器设备的轰鸣

9、声存在工作中的各个空间, 都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各种不良影响。长期工作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影响人的神经系统, 使人急躁、易怒、头疼、听力下降, 影响睡眠, 造成疲倦 。 紫外线对空气及物品进行消毒。而同时紫外线对人体的眼睛, 皮肤, 黏膜受到短时间照射即会产生皮肤泛红、搔痒、起过敏性的丘疹。由于紫外线是臭氧, 对人体可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轻者会出现红肿、疼痒、脱屑;重者甚至会引发癌变、皮肤肿瘤等。 1. 2 化学因素 病理科医技人员是接触化学试剂时间较长的科室, 经常使用各种化学试剂, 都潜在的存在对人体的危害。不仅污染空气, 而且对暴露的皮肤黏膜, 眼睛, 都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如常用的二甲苯可经

10、过呼吸道;皮肤黏膜及消化道进入人体。进入人体后分布道各个脏器;以脂肪组织和肾上腺中储存较多, 常表现为头痛、头晕、恶心、四肢无力、食欲减退、血压降低、皮炎、湿疹、皮肤干燥等。长期接触可使精神功能紊乱, 引起肝功能损害, 免疫功能失调, 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 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甲醛对神精系统, 免疫糸统, 肝脏等都产生毒害, 还可诱发细胞突变。而且对上呼吸道, 皮肤黏膜, 眼睛都强烈的刺激作用。 病理科常用的84消毒液、冰醋酸、盐酸、氨水、酒精、硝酸等化学试剂都具有腐蚀性和挥发性。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皮肤损害、对神精系统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 1. 3 生物因素 病理科医技

11、人员每天都接触到临床和手术室送来的各种病理标本, (本院病理标本使用的固定液是10%甲醛固定液)这些病理标本都具有潜在的感染因素存在。在对各种标本进行细胞检查时, 除双手接触外, 还有暴露的皮肤黏膜、眼睛、口、鼻等都会受到有害气体的刺激。 机械性损伤也是病理科医技人员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取材, 切片等操作时稍有不甚, 都有可能被锐器刺伤, 此时污血或污染体液所携带的各种病原微生物经过破损的皮肤和眼睛而使机体感染2。 2 防护措施 2. 1 物理性危害防护措施 要不断完善工作环境, 对各种仪器定时进行保养和维修(如排气扇、空调、自动脱水机、恒温箱、通风柜等大型设备), 保持仪器性能良好, 减

12、少噪音污染。在日常工作结束后用消毒液清洁台面、地面, 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操作的时候一定要佩戴防护眼镜或者墨镜。(消毒时间30 min1 h为宜, 紫外线灯离地面2.5 m左右为宜)在紫外线消毒过程中, 工作人员不要进入, 如必须进入消毒间要立即关闭紫外线灯, 消毒时在门外把手上悬挂“消毒中”警示牌, 消毒结束30 min后才能进入工作间1。经常开窗换气, 减少各种有害气体对人体的危害。 2. 2 化学性危害防护措施 病理科医技人员工作中每天须密切接触各种有害化学试剂 。工作人员要了解各种化学试剂的危险因素, 在配置各种化学试剂时应带上口罩, 手套(最好带双层手套), 必要时戴上防护眼镜, 在配

13、置试剂时操作要仔细不要外漏, 尽量减少气体挥发。最好在通风柜中完成试剂配置, 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配置试剂结束要将瓶盖密封, 存放在安全地方。存放化学试剂的房间不要堆放杂物, 要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和设施。对医技人员要进行专业知识和紧急事故处理的培训, 增强安全防护意思, 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2. 3 生物性危害防护措施 工作中严格执行操作规章制度, 要加强自我防护意思。在进行病理标本取材时要带上口罩, 带上双层手套, 取材遇到襄肿组织时要用针刺襄壁减压, 以避免襄内压力大, 液体飞溅 , 喷出, 污染皮肤和黏膜组织, 如不小心造成污染应立即清洗消毒。工作中常接触锐利器械, 针头, 刀片, 在上下

14、刀片时要用持针器安装完成。取材, 制片操作中如不慎被锐器刺伤皮肤, 立即挤压伤口并且在24 h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建立刺伤登记制度, 并定期跟踪检查1。科室要配备消毒药水, 止血帖和必要的药品, 以备急救用。 3 小结 病理科医技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着潜在的职业危险, 为了有效降低职业风险, 在工作中要釆取有效措施来改善工作环境。首先制定各种防护制度和措施减少职业暴露的危险, 完善通风设施, 定时通风换气, 尽量在通风柜中完成各项操作。要加强医技人员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 同时对保洁员也要进行安全防护宣传, 经常强调自我预防的重要性, 提高医技人员自我防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孙秀红.供应室

15、护士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吉林医学, 2011, 32(14): 2853. 2 万鸿飞, 周全.刘红刚.病理科职业暴露的危害及其解决的对策.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1, 27(10):1139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function() var s = “_” + Math.random().toString(36).slice(2); document.write();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u3977817”, container: s ); )();病理科职业危险及防护措施相关推荐2016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