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52129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化学第二次月考试卷C卷一、 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1. (2分)下列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 ) A . 用双氧水制氧气B . 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C . 在甲骨上刻文字D . 用石块修筑长城2. (2分)下列关于氧气(O2)和过氧化氢(H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都含有氧元素B . 都含有氧分子C . 都含有氧离子D . 都是氧化物3. (2分)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 )A . 质子数B . 中子数C . 电子数D . 最外层电子数4. (2分)在下图所示的标志中,加油站必须张贴的是 ( ) A . B . C . D . 5. (2分)如图所

2、示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烧杯A中的石蕊溶液变红色,证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 . 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C . 试管A中的铁钉生锈,B中的铁钉不生锈,说明铁钉生锈需要与氧气接触D . 烧杯内壁有 水珠生成,说明甲烷中含有氢元素6. (2分)下列气体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 A . 天然气、氧气、氢气B .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C . 二氧化碳、氮气、烟尘D . 二氧化碳、臭氧、稀有气体7. (2分)三毛在实验室中做实验时,通过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因此对该物质作了以下推断,你帮他选择一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 该物

3、质一定是单质B . 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C . 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D . 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8. (2分)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 . CuB . OC . Fe3O4D . C609. (2分)图示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图示错误的是( ) A . 氧气的化学性质 B . 空气的组成 C . 物质的分类 D . 物质变化的类型 10. (2分)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镁条可在空气中燃烧,故铁丝也可在空气中燃烧B . 金刚石很硬,故石墨也很硬C . 二氧化碳可以灭火,故一氧化碳也能灭火D .

4、生铁比纯铁硬,故黄铜比纯铜硬11. (2分)根据下图的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硫属于金属元素B . 硫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6C . 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7gD . 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电子12. (2分)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根据图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等质量的三种元素,含的原子个数最多的是硫元素B . 三种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C . 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09gD . 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613. (2分)归纳法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图示错误的是( ) A物质分类 B空气中各成分含量关系C化合反应和分解反

5、应的关系D化学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A . AB . BC . CD . D14. (2分)下列实验室常用仪器中,除试管外能直接加热的容器有 ( ) A . 分液漏斗B . 烧杯C . 燃烧匙D . 烧瓶15. (2分)2019 年 3 月 21 日,江苏盐城响水发生苯泄露燃爆导致多人伤亡的重大事故,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苯是石油化工的基础原料,易燃易挥发且有毒,化学式为 C6H6 。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8B . 苯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1:1C . 苯属于有机化合物,是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氢原子构成D . 苯蒸气密度比空气小,泄露后接触皮肤要用大

6、量水冲洗16. (2分)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质量变少;质量不变:化学性质改变;化学性质不变;若用双氧水制氧气时忘了添加二氧化锰,则会使氧气的产量减少;二氧化锰可以作为各种化学反应的催化剂。A . B . C . D . 17. (2分)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B . 气体压缩为液体,分子体积变小C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D . 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18.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生理盐水B . 高锰酸钾C . 富氧空气D . 稀有气体19. (2分)下列图像与内容不相符合的是( ) A

7、 . 如图是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二氧化锰 B . 如图是通电分解水产生气体质量 C . 如图是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D . 如图是测量空气成分实验中广口瓶内气体体积变化情况 20. (2分)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 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是同种元素的原子B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C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D . 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则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21. (2分)化学反应之间、化学物质之间、微粒之间具有包含、并列、交叉等关系。下表中X

8、、Y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 ABCDX单质化合反应纯净物化合反应Y化合物分解反应混合物氧化反应A . AB . BC . CD . D22. (2分)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重要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反应物都是单质B . 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有四种分子C . 反应物中两种物质的分子恰好完全反应D . 该反应中生成物有单质和化合物23. (2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g20m86反应后质量/g4待测282A .

9、 反应后甲和丙的质量比为1:7B . “待测”数值一定为2C .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 . 该反应可能是铝与氧气的反应24. (2分)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B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 . 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D . CO2和CO性质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分子间的间隔不同25. (2分)冬天室外气温较低,北方常向汽车水箱内加入少量的乙二醇(C2H6O2),以防止水结冰下列有关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乙二醇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 . 乙二醇共有10个原子C . 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gD . 乙二醇中碳、

10、氢元素质量比为1:326. (2分)既含游离态氧元素又含化合态氧元素的物质是( ) A . 氧气B . 空气C . 二氧化碳D . 水27. (2分)根据下列四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错误的是( ) A . 表示的是原子,表示的是离子B . 表示两种元素在周期表的同一周期C . 表示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D . 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28. (2分)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 它们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 . 在化学变化时易失两个电子C . 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D . 表示的是阳离子29. (2分)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 加热等质量的氯

11、酸钾制取氧气B . 向一定质量的烧碱溶液中加稀盐酸C . 实验室高温加热一定质量的石灰石D . 向一定质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铜粉30. (2分)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B .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C . 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D .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二、 填空题 (共4题;共14分)31. (4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_(2)氧原子_; (3)水_(4)氧分子_; 32. (4分)在宏观、微观与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按上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指1中两种微粒属于不同种元素是因为_不同。 (2)

12、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其基本反应类型是_。 33. (4分)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1)2H_; (2)3Cl-_。 34. (2分)写出下列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标明其基本反应类型: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 (2)铁在氧气中燃烧:_(_) (3)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 (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 三、 推断题 (共1题;共4分)35. (4分)有A,B,C,D,E,F,G,H等八种物质,有如下反应关系或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其中D为一黑色粉末,通常状况下F为无色液体,H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E、G都为混合物,且E为液体,G为固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G_;F_;H_。 (2)D在图中的关系中扮演了两个角色,分别为_和_; (3)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铁在B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_;根据你所学知识,写出有H生成的反应符号表达式_。 四、 实验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