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52123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标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填充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制作过程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粮食酿酒B . 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C . 铁水铸锅 D . 麦磨成面2. (2分)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 氧气助燃,氢气可燃分子不同,化学性质不同B . 干冰升华分子质量很轻C . 氢气球在高空膨胀分子变大D . 能闻到花香分子间有空隔3. (2分)为了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某同学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你认为该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A . CO2不能燃烧B . CO2不能支持燃烧C . C

2、O2的密度比空气大D . CO2能与水反应4. (2分)南昌大学研究人员发现,用2%的小苏打水漱口能有效预防口腔黏膜糜烂溃疡的发生或修复原有口腔黏膜的损伤小苏打属于( ) A . 盐B . 酸C . 碱D . 有机物5. (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 . 硫酸铁(FeSO4)B . 氢氧化铜(CU(OH)2)C . 硝酸钠(NaNO3)D . 氧化汞(AgO)6. (2分)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A . 活泼金属:镁、铜、银B . 混合物:冰水混合物、空气、石油C . 有机物:乙醇、二氧化碳、葡萄糖D . 碳单质:金刚石、石墨、C607. (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的是 ( )

3、A . 石灰石做华表B . 氢氧化钠改良土壤C . 熟石灰做干燥剂D . 碳酸钠制洗涤剂8. (2分)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 . 40时,把4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的溶液是饱和溶液C . 欲将40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或添加溶剂等方法D . 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20,所得甲物质溶液的质量小于乙物质溶液的质量9. (2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丙可能是

4、单质B . 在该反应中丁一定没有参加化学反应C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 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10. (2分)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项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去杂质的方法ANaOH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 BaCl2溶液、过滤BCaO(CaCO3)加水溶解、过滤CCO2(CO)点燃气体DCuSO4溶液(H2SO4)加足量氧化铜粉末,过滤A . AB . BC . CD . D二、 信息分析题 (共2题;共11分)11. (7分)填空题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族周期IA011H1.008AAAAAA2He4.00323

5、Li6.9414Be9.0125B10.816C12.017N14.018O16.009F19.0010Ne20.18311Na22.9912Mg24.3113Al26.9814Si28.0915P30.9716S32.0617Cl35.4518Ar39.95(1)查出碳的相对原子质量:_,画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 (2)11号元素和16号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表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填序号) A . 质子数不同B . 中子数不同C . 相对原子质量不同D . 电子数不同(4)利用元素周期表,人们对元素的认识进入全新的飞跃时期近日,俄罗斯科学家宣布他们将人工合成第118号元素

6、,则此元素的核电荷数为_ (5)周期表中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第三周期开头元素和靠近尾部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 和 ,它们的单质易发生如图所示变化: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12. (4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从A熟石灰、B苏打、C一氧化碳、D氮气、E浓硫酸、F盐酸这六种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用序号填空 (1)能与酸发生中和反应的物质是_; (2)常用于工业除锈的试剂是_; (3)有毒的物质是_; (4)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指_ 三、 探究题 (共3题;共19分)13. (9分)如图所示的暖宝宝是一种防寒用品小明想知道暖宝宝中的主

7、要成分有哪些?暖宝宝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1)小明探究:暖宝宝中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剪开内包装袋,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提出猜想】该黑色粉末可能含有木炭粉、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初步验证】将磁铁靠近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得出结论】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可能含有_【查阅资料】木炭与稀硫酸不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能产生蓝色溶液【进行实验】实验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加足量稀硫酸固体部分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未变蓝色取实验的残渣灼烧,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上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实验可知,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一定不含_写出实验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由实验可

8、知,该黑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2)小明思考:暖宝宝为什么会发热? 【查阅资料】暖宝宝中除含有铁粉、木炭外,还含有食盐和水暖宝宝贴在衣服上与空气接触后会发热的原因是_由此可见,人们可以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的热量来造福人类,请你再举一例:_请你猜测暖宝宝中氯化钠的作用是_14. (4分)小明在做一次化学实验后,老师交给他一瓶由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反应后并经过过滤得到的无色滤液,要求他对该无色滤液中溶质的成分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他的探究活动。 (1)【提出猜想】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有如下几种可能:A NaOH B Na2CO3、Ca(OH)2、NaOHC Na2CO3和NaOH D _(2)【讨论交流

9、】上述猜想中,肯定不成立的是B,其理由是_。若猜想A成立,则原反应中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3)【实验探究】小明和同桌两位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小明同学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_溶液有气泡产生猜想C成立小明同桌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实验现象猜想A成立(4)【反思与评价】 经过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小明同桌的实验结论不一定正确,其理由是:除猜想A可能成立外,猜想_ 也可能成立(填猜想序号)。 15. (6分)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 (1)常温下大多数金属都是固体,但体温计中的金属却是液体,该

10、金属是_。 (2)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这种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 (3)向含有氯化铜、氯化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写化学式)。 (4)铁矿石有多种,如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和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等。写出赤铁矿石中的主要成分与一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冶炼2900t含四氧化三铁80%的磁铁矿石,理论上能得到含杂质2%的生铁的质量是_ t(结果精确到0.1)。(5)含有锌粉6.5g、铁粉5.6g、铜粉3.2g、铝粉1.8g的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反应停止后,有6g固体剩余。则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g。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填充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信息分析题 (共2题;共11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2-4、三、 探究题 (共3题;共19分)13-1、13-2、14-1、14-2、14-3、14-4、15-1、15-2、15-3、15-4、1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