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temperatureandits教学文稿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3732414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7.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temperatureandits教学文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temperatureandits教学文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temperatureandits教学文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temperatureandits教学文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temperatureandits教学文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temperatureandits教学文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temperatureandits教学文稿 第二节体温及其调节Body temperatureand itsregulation 一、体温( (一)表层温度与深部温度11.表层温度(Shell temperature):22.深部温度(Core temperature):深部与表层的区分不是严格解剖学结构,而是生理学对整个机体体温所做的模式划分。 由表至深存在温度梯度。 1.Shell temperature皮肤温(skin temperature)A.各部位的温度差别较大;B.受环境温度和衣着影响,不稳定;C.与局部血流量关系密切:环境温度和精神紧张等影响血管舒缩进

2、而影响皮肤的温度。 体表向深部厚约10mm的一层:在散热活动中起重要作用。 2.Core temperature特点:A.相对稳定,各部位温差小;B.因代谢水平不同,内脏器官有温差肝最高脑次之肾、胰、12指肠略低直肠最低。 但血液循环可使其趋于一致。 体温一般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测量部位直肠:平均37.5(36.9-37.9)口腔:平均37.2(36.7-37.7)腋窝:平均36.8(36.0-37.4)鼓膜温代表下丘脑温;实验研究食管温代表体温 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 (一)产热(heat production)1.产热器官:安静时肝脏为主、运动时骨骼肌为主.2.产热形式战栗产热shiv

3、ering thermogenesis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随意的节律性收缩非战栗产热non-shivering thermogenesis又称代谢产热。 褐色脂肪产热量最大。 ( (二)散热(heat loss)1.散热器官:主要是皮肤,少量是排泄物22.散热方式皮肤温环境温时辐射(radiation)传导(conduction)对流(convection)环境温皮肤温时蒸发(evaporation):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发汗sweating;33.汗液汗腺分类:小、大汗腺;主要受交感ACh能,少数(掌,跖,额)NA能纤维支配。 汗的成分:99%H H22O

4、 O;11%NaCl,KCl,尿素。 分泌之初为等渗导管重吸收低渗。 44.汗腺活动的调节发汗是反射性活动;下丘脑有发汗中枢温热性发汗全身;参与体温调节精神性发汗掌,跖,额局部5.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热环境下交感神经紧张度皮肤小动脉舒张A A-V V吻合枝开放皮肤血流量散热冷环境下与上相反。 适中温和环境仅通过调节皮肤血管口径控制皮肤温度,从而增加或减少散热量,维持体热平衡 三、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体温调节可分为:自主性体温调节autonomic thermo-regulation:在中枢调控下,通过调节生理反应,维持体温稳定,如增减皮肤血流量、发汗、寒战等;行为性体

5、温调节behavioral thermo-regulation:姿势,行为;保、散温措施;自主性体温调节自动控制系统 (一)温度感受器(thermoreceptor)外周温度感受器存在于皮肤、粘膜、内脏等处。 热、冷感受器分别在局部温度升、降时兴奋。 中枢温度感受器存在于脊髓、延髓、下丘脑、脑干网状结构等处。 热敏N元脑局部T,放电;温度敏感(warm-sensitive neuron,WSN)神经元启动散热过程。 冷敏N元:T放电;产热。 (cold-sensitive neuron,CSN)热敏和冷敏神经元的单位放电频率对局部脑温变化的半对数曲线冷敏敏热敏( (二)体温调节中枢thermo

6、taxic center1.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2.PO/AH区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整合中心(延髓、脊髓也有一定整合)破坏PO/AH与体温调节有关的产、散热反应消失;身体各部位温度信息均会聚于PO/AH;PO/AH对影响体温的化学物质的反应与体温调节反应一致;PO/AH输出的整合指令广泛:有自主神经、躯体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参与。 ( (三)调定点(set point)学说11.PO/AH区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调定点:37当脑温?37:机体产热、散热平衡;当脑温?37:中枢的调节活动使产热活动,散热活动当脑温?37:中枢的调节活动使产热活动,散热活动22.调定点是由PO/AH区温度敏感神经元的工作特性决定的。 33.致热原引起的发热是调定点重调定(resetting)而上移的结果WSN?温度反应阈值?(37?39,斜率变小)?散热反应推迟。 致热原?CSN?温度反应阈值?(37?39,斜率变大)?产热反应提前。 两类神经元活动的共同作用?调定点上移(39)。 热敏和冷敏神经元的单位放电频率对局部脑温变化的半对数曲线冷敏敏热敏复习思考题11.名词解释食物的热价、食物的氧热价、呼吸商、基础代谢、体温、不感蒸发、调定点22.试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33.机体的散热方式44.试述体温调节中枢及其作用。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