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28927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Ⅳ.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2019-2020学年度初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模拟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公输盘(pn)敝舆(y)鲋鱼(f)B . 至于郢(chn)墨翟(d)短褐(h)C . 禽滑厘(g)犀兕(x s)木牒(di)D . 胡不见我(jin)楩木(bin)善哉(zi)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 她善于察言观色,与人交往已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B . 再此,我不得不若无其事的说一声:“对不起,让你失望了。不过相信我,一定会报答你的!”C . 在这危急的时刻,他挺身而出,力挽狂澜

2、 , 扭转了局势。D . 而如果没有改革,那些扣人心弦的年轻人将面临令人咂舌的生活压力。3. (2分)对下面文段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的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当挂在树梢的冰凌组成神奇的连拱时,当地面的白雪像璀璨的钻石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时,当刚钻出地面的麦苗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时,我们知道冬天来了!在冬季乡村的漫漫长夜里,家人们亲切地聚集一堂,围炉而坐,有足够的时间聊天、看电视,从容地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A . 选段中把“阳光”比喻成“璀璨的钻石”,形象地写出了阳光的明亮耀眼。B . 选段中把“麦苗”拟人化,用它们“躲在厚厚的雪层下面安适地微笑”一句,形象地写出了麦

3、苗在冬雪的保护下,安静而舒适地生长的样子。C . 选段中运用“当时”的排比句式,语气连贯地写出各种景物的变化,表明了冬天到来时的美好情状。D . “这难道不是极大的乐事吗?”一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方法,语气强烈地写出了家人们围炉而坐,欢度冬夜时那发自内心的快乐。4. (2分)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我们大家都认为,吃鸡蛋前,原始的方法是打破鸡蛋较大的一端。可是当今皇帝的祖父小时候吃鸡蛋,一次按古法打鸡蛋时碰巧将一个手指弄破了。因此他的父亲,当时的皇帝,就下了一道敕令,命全体臣民吃鸡蛋前打破鸡蛋较小的一端,违者重罚。人民对此法极为反感。A . 国内根据“怎样打破鸡蛋”分成了大端派和小端

4、派,为此引发了多次战争。B . 这个国家用跳绳比赛来选拔官员,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C . 这段话节选自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故事发生在大人国。D . 这部名著的灵魂在于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二、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分)5. (1分)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20年8月,他在战争中负伤,导致_。三、 默写 (共1题;共10分)6. (10分)(2015浙江金华)古诗文默写。(1)默写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_ ,_ 。_,_!(2)_,不亦乐乎?(论语学而)(3)蒹葭苍苍,_ 。(诗经秦风蒹葭)(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_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5)名楼离不开名诗文。王

5、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勾勒了流动变幻、色彩明丽的图画;崔颢黄鹤楼“_ ,_ ”,描绘了明朗秀美、草木争荣的风光;范仲淹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_ ,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展现了雄伟壮阔、摄人心魄的景象。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5分)7. (1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1)“何处望神州”中的“神州”指什么地方? (2)作者说孙权是英雄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述。 (3)作者赞颂孙权的用意是什么

6、?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8. (8分) 父亲的植物学父亲是位与庄稼打了一辈子交道的农民,摸透了植物的秉性。父亲在世的最后几年,我经常软硬兼施,将他老人家接到城里小住。每每住了两天,他就神不守舍。我知道,他是惦记他的庄稼。有一次,我执意挽留他多待几天,我说:“现在是农闲,你急着回家千啥?”他的回答叫我哭笑不得。他说:“眼下正值水稻灌浆,我得盯紧点儿,看看它们是不是有谁偷奸耍滑。”老小老小,父亲年纪大了,是不是返老还童?父亲却严肃地说:“就像小飞(我的儿子)他们上自习课,老师为什么还得坐堂?老师要是不照面,他们不做小动作交头接耳吗?你别看水稻,没有成熟之前,也是孩子呢,哪有孩子不

7、活蹦乱跳,像大人一样自觉遵守纪律的?它们若是打盹偷懒,结的穗不打秤,准得减产。”他老人家似是而非的触类穿通,让我瞠目结舌。我是农校毕业,父亲这套耸人听闻的植物学,我领教过不是一回。有一次,父亲身体有恙,我顺道回家看他,他已初愈。说好了下午就得返程,其实是想和父母多聊几句。父亲却依然吃了饭扛着锹下地。母亲嗔怨道:“看你急不可耐的样子,你不能等他们动身再下地吗?父亲说:“我已经几天没下地了,正闹稻瘟,虽然打了药,也不知道好了没有?”母亲还在那里喋喋不休,父亲指了指我,低声说:“得了病的人,亲人看望,心里不是舒服许多?患了病的庄稼和生了病的人一样,脾气都大。”在父亲眼里,庄稼不是作物,而是人具备了人

8、的喜怒哀乐。因此,有活没活,他都要去看他的庄稼,和作物套近乎。一天不下地,心里就不踏实。他的逻辑令人匪夷所思,地里的庄稼就像演员,没有观众捧场它们会演得投入吗?没事,在田埂上转悠,哪怕是深情地看上它们几眼,它们也会受到鼓舞,投桃报李。在父亲看来,植物是人,而人是有脾气韵。小时候,柿子吐红,我们饥不择食地摘,往往生拉硬拽。可柿予却总赖在枝头依依不舍,索性买珠得椟,将柿树枝条也折下来。父亲看了很心痛,说:“人骨折了,伤筋动骨一百天,你折枝,柿树不痛吗,来年柿树还敢坐果?柿树也是有记忆的。”父亲教了我们一招:抓住柄,反方向、顺方向各旋3圈,柿子就乖巧地落到我们手中。父亲说:“不要对柿子蛮横无理,它天

9、生的倔犟,得顺着它,才能手到擒来。”父亲的某些举止,荒诞不经。比方说,隔那么一段时间,他会在屋前院后拍树,大有把树千拍遍的况味。父亲的解释是,他拍树,就像长辈拍晚辈肩膀,让这些树感觉到主人的重视和亲呢。树就会攒着劲长,结出大的果子长出粗的腰围。苞谷吐缨,他顶着骄阳,钻进玉米地,汗涔涔地与谷穗们一一握手,我还以为那是父亲帮助苞谷人工授粉。父亲的滑稽镜头,惹得村人嘲讽他是领导下基层视察。父亲我行我速乐此不疲,他说:“苞谷也像人,本来就是餐风宿露的光头百姓,你若是袖手旁观,它们会伸出谷穗的手来?你不嫌弃它们,主动伸出手,让它们感到和蔼可亲,它们一激动,恨否能伸出双手。”父亲还喜欢和植物说话。记得有一

10、回,我从家里的棉地经过,摘棉的父亲正在和谁唠嗑。四顾,茫然无人。我想,许是父亲一个人劳作,自言自语,打发寂寞。那年的初冬,父亲哭丧着脸,说是到城里住了几天,没有和棉蕾拉呱儿,秋蕾抿紧嘴巴缄默不语,忘了吐絮。原来,父亲是在和棉花说话,父亲固执地认为,他一开口,棉蕾就会答腔。籽棉,是棉花的大段道白。这简直是奇谈怪论了。在父亲看来,死了的植物,也是活的。只不过以另一种形态活着而己。小时候,我锄地,锄头脱了,学着大人的样子,将锄楔上去,没锄出一畦,义脱了。父亲将锄楔上,放到沟里浸浸,再锄,就不容易脱落。父亲提醒:“锄头渴了,你得勤勤地给它喝水。喝足了,它埋头干活,就不松懈卖呆了。树渴了,不是得给树喝水

11、吗?”我说:“锄柄虽是树,但不是死了,还要喝水?”父亲说:“树死了,它的魂还在。记住,每一种植物,包括它的躯体,都是一条生命,都得善待。”从父亲身上我学到了一个庄稼汉的植物学,也学到了一个庄稼汉做人的道理。(1)文中说父亲“摸透了植物的秉性”,其实在父亲眼里,植物的秉性就是_(2)文中画直线句都是父亲说的话,从句式和修辞的角度看,这些句子的共同点是_ 。由此可以看出父亲_的性格特点。(3)作者用“似是而非”“耸人听闻”“匪夷所思”“奇谈怪论”等贬义词来评价父亲的植物学和他的行为,这与第段的表述似乎矛盾,请就此谈谈你的看法。9. (20分)阅读枫叶礼赞,完成下面题目。枫叶礼赞我爱枫叶,因为它红得

12、深浓,红得艳丽。多少年来,每每想到杜牧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就自然而然地萦回于三秋景色。而对枫叶的不畏风霜侵凌,在萧瑟的秋林中,愈见其红,而且红得那么动人,就不能不使你心神向往。即使是春花竞盛、暑夏蒸腾的时令,一想到秋,也会首先想到枫叶,这纯不是偶然的。重阳节过后,在北京来说,到香山看枫叶,正是很好的时节。过去的诗人骚客,在这样的季候,骑一头小毛驴儿,慢慢地出了西直门,一步一颠直往西边走去。等到了碧云寺一带,就渐入佳境。然后像喝了一杯花雕酒一样,被这鲜艳的色彩陶醉了,因而流连忘返。有时还会即景遣兴吟一首七绝,把她比作青春女儿的酡颜。这种意境,固然也不为过,但我却没有这样闲

13、散的雅兴,我爱枫叶。没有别的,爽直一点儿来说,就是因为她红!秋冬之交,正是吃萝卜的时候。街头夜晚,叫卖者常常喊着“萝卜赛梨”的清脆的声音,引诱你不得不去买一个尝尝;而且萝卜还有”红到心”的别号。可是它的内心是不是红的,还得等到剖开之后,经过检验才见分晓。这又哪里赶得上枫叶之红,她是那么鲜明,那么毫无掩盖地表现自己的色彩。说她是敢于红,有气魄的红,也是应该的。有人说,枫叶虽红,可毕竟是到了肃杀的秋天。董西厢中有一警句:“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以枫叶喻离别,把枫叶比作血,当然这是随人的心情而兴感的。但从我来看,说肃杀也好,比作血也好,都还是在于秋,而不在枫叶,相反的如果把把枫叶之红比作

14、血,那就是因为她的确抗得住肃杀之气啊!枫叶也并不因为红而孤独。你看去香山看红叶的人那么多;而且东篱黄菊,山涧青松,以及竹的挺拔,梅的清香,或跟她同时,或继之而放,都是在耐寒冒冷中各具风貌。一想到枫叶,我也便想到那些在各个岗位上克服困难而挺拔直立的劳动者们,我觉得用枫叶的性格来比喻我们这时代的英雄人物也是毫无愧色的。我礼赞枫叶,我爱她斗西风血点儿红!(选自语文读本八年级下)(1)从上文看,枫叶有哪些特征?(2)作者写秋冬之交的萝卜以及引用董西厢中的警句,各有什么用意?(3)从语言运用的角度,谈谈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作者笔下的枫叶有什么象征意义?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7分)10. (17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陈涉世家(节选)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日:“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广故数言欲亡 温故而知新B .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固国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