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25691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A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B . 超声波和次声波统称声音C . 人听到声音是否响亮只跟发声体发声时的响度有关D . 声音不仅可以传递信息,还可以传递能量2. (2分)平邑的四季分明,下列在平邑四季常见的四个物态变化中,与其它三个不同的一个是( ) A . 树枝上的“雾凇”B . 漫天飞舞的“雪”C . 叶片上的“露珠”D . 草叶上的“霜3. (2分)下列各选项是小明整理的物理笔记,错误的是( ) A . 做功快的机械,效率不一定高B . 动滑轮既

2、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C .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D . 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与砂石的比热容小有关4. (2分)下列场景与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 A . 春季,小明体育训练后满头大汗,回到教室不停扇风-提高液体温度加快蒸发B . 夏季,小明手拿着一瓶冰冻矿泉水,冰减少,手感到凉-熔化吸热C . 秋季,小明发现操场上的双杠上铺满了一层霜-霜是非晶体D . 冬季,戴眼镜的小明从教室外走进教室内,镜片模糊不清-液化吸热5. (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 . B . C . D . 6. (2分)从平面镜里看到墙上挂钟的指针位置如图示,此时准确

3、的时间应该是( ) A . 4点25分B . 4点35分C . 7点35分D . 7点25分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 . 石块在水中下沉的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增大,浮力增大C . 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停地跳动,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壶盖的机械能D . 玻璃幕墙反射的光会“晃”着人们的眼睛,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8. (2分)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 )A . A处应是紫光B . 只有AB之间有光C . 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温

4、度会升高D . 将100元人民币放到AB范围B的外侧,人民币上的荧光物质不会发光9. (2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成语“凿壁偷光”“井底之蛙”体现了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道理B . 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虚像,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越大C . 使用投影仪可以在屏幕上形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D .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可用来矫正近视眼10. (2分)(2016贵州)如图所示,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2倍焦距以外,在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找到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A . AB . BC . CD . D11. (2分)下列光路图错误的是( ) A . B

5、. C . D . 12. (2分)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B . 甲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 . 乙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D . 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强13.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当烛焰离透镜26cm时成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16cm时成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 . 8cmB . 12cmC . 14cm D . 24cm14. (2分)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倒影

6、”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 “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C .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近,“倒影”会变小D . 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15. (2分)对下列光现象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合理的是( ) A . 路口的反光镜是凸面镜,光射到上面会发生折射B . 宝塔在水中“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C . 放大镜把字“放大”是由于放大镜具有发散作用D . 近视眼形成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需要凸透镜矫正二、 填空题 (共11题;共16分)16. (1分)如图所示图象时甲、乙、丙三个物体的熔化图象,其中有两个物体属于同一种物质,用同样的酒精灯对它们加热,由图可知_和_是同一种物质,而且_

7、的质量大 17. (1分)(2011湛江)2011年3月11日13时46分,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等都会产生_(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地震造成福岛第一核电站反应堆冷却系统破坏,日本当局不断采取向反应堆空中、地面注水的方法进行冷却,以免造成更大的核事故,这种冷却方法主要是利用了水的_大的特性,核能是_能源(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 18. (4分)手机APP“抖音”里常有人模仿韩红、刘欢等文艺名人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看,他们主要是模仿声音的_,我们常常使用手机和家人联系,那么手机是利用_传递信息。在生产、生活中,电力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8、那么发电机是根据_原理制成。 19. (1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_的规律制成的。物质从_态直接变到固态的现象叫做凝华。在玻璃、石英、沥青、铁、萘等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_,晶体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_(选填“变化”、“不变”)的。20. (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分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其中_是折射光线,反射角等于_,MM上方是_(选填“空气”或“玻璃”)。 21. (1分)在用红光照明的室内切开一个红瓤西瓜,看上瓜瓤是_色,绿色瓜皮是_色。 22. (1分)如图温度计示意图,则此时该温度计的读数为_;一支用完后忘记甩一甩的体温计,其读数停留在38.2,若用该体温计再去测量其

9、他病人的体温时。如果病人的实际体温是38.5,则该体温计的示数是_。 23. (1分)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_m/s;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镜中的像与她相距_m。 24. (1分)太阳光与水平方向成4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传播,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的夹角是_或_。 25. (1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距凸透镜20.0cm时,在光屏上成一个等大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_cm;将蜡烛远离透镜移动到适当位置,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 26. (2分) 2013年6月20日,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在“天宫一号”进行授课直

10、播。 (1)将一个金属圈插入饮用水袋,抽出后制作了一个水膜,往水膜表面贴上一片画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依然完好,如图甲所示,这表明分子之间存在_; (2)用注射器向制作好的水球内注入少量红色液体,水球变成了一枚“红宝石”,如图乙所示,这表明分子在_, (3)王亚平在在实验室成功制作了一个亮晶晶的水球,如图所示。该水球成像原理与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 (4)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上展示了一个近乎正球形的大水球,而地球上我们看到的水珠一般都是扁球形的,这是由于地球上的水珠受到_的作用。 三、 实验题 (共6题;共22分)27. (2分)某物理学习小组,选择如图所示的四

11、个透镜进行探究实验(其中A、B和C、D是两组形状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为了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透镜球形表面弯曲程度的关系”,小组同学应选择图a中的哪两个凸透镜做实验?答:_(选填字母序号)。器材确定后,接着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凸透镜表面越凸,_。 (2)有同学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c所示),受此启发,于是他选取焦距为10 cm的凸透镜,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c左边的实验,实验结论:对同一凸透镜,_的焦距大些

12、。你推断的理由是_ (3)如果选择A、B两个透镜,他们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大小与_的关系”。 28. (3分)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该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_。 (2)另外两组同学选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完成该实验,他们分别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得到a、b两个不同图象的原因可能是_。 (3)如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第_min时水的温度,你这样判断的依据是_。 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4)改正数据后,小明根据实验

13、数据判断出实验室内水的沸点,那么在当时的实验室环境下,99的水将处于_态。 (5)温度计刚放入热水时,表面变得模糊,看不清示数,是由于水蒸气在温度较低的温度计表面_成小水珠造成的。 29. (4分)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安选用了平面镜、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和激光笔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第1次2070第2 次4050第3次6030(1)为了看清楚纸板上的光路,硬纸板材质应是_(选填“粗糙的”或“光滑的”)。 (2)实验时,小安发现每次用铅笔把光的传播路径描下来非常不方便,认真思考后,他认为在正确操作时,只要在光传播的路径上标记两个合适的点就能确定了,他用到的光学知识是 _。 (3)要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上,需要进行的操作是 。 A . 多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B . 将入射光线由AO入射改为由BO入射C . 将平面镜换成玻璃板D . 将F纸板绕ON转动(4)小安多次改变AON的大小,得到如表的数据,根据数据他得出和其他小组不同的结论:反射角与入射角互为余角。请你根据数据分析该同学实验数据出现错误的原因是_。 30. (4分)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