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07270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2.3 大气的压强(第2课时)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 )A . 用吸管吸饮料B . 飞机的机翼设计成流线型C . 用高压锅做饭D . 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2. (2分)学过“压强”的知识后,某同学设计制作了如图所示装置来抽水,当活塞上升到管口S后再继续上升,将发生的现象是( ) A . 水从管口S不断流出B . 水面随活塞继续上升C . 水面将下降D . 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3. (2分)在下图表示的几种空气流动方向的模式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2、 4.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B . 海洋比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的缘故C . 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难是因为高山上气压比山下气压高D . 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5. (2分)“生活处处有物理,潜心研究皆学问”下面对厨房中有关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微波炉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来加热食品的B . 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沸点随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C . 未装满热水的水瓶,一段时间后瓶塞较难打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D . 菜刀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6. (2分)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抽水,当活塞上

3、升到S管口后继续上升,则发现的现象有( )A . 水从S管口流出B . 管内水随活塞继续上升C . 管内水面开始下落D . 水不能从S管口流出,水保持在管口附近不动,既不上升也不下降7. (2分)在海拔2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米,大气压变化1毫米汞柱。随着海拔的升高,大气压强_(填“降低”“不变”或“升高”)。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 , 则海拔为h(h2 000米)处的大气压px_(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8. (2分)援藏教师到达西藏后发现用普通锅煮饭不容易熟。请用学过的知识解析原因:_;提出一个把饭煮熟的方法_。 二、 中档题 (共6题;共12分)9. (2分)如果

4、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下列有关大气压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 大气会向各个方向对处于其中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B . 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 1.01105 帕,(约 760mm 汞柱)C . 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D . 大气压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10. (2分)如图所示的汽车凹痕修复器,用气泵抽出吸盘中的空气,吸盘就会紧贴在汽车凹痕处,再用力向外拉,使凹痕平复,吸盘能紧贴在车上是因为( ) A . 大气压的作用B . 汽车凹痕处有弹性C . 吸盘对汽车凹痕处有

5、粘性D . 人对吸盘的拉力11. (2分)小明同学学了八年级科学上册的有关内容后,给出了四个结论。其中有错误的是( ) A . 激素在血液中含量极少,但对很多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B . 注射器能将药液吸入针筒是利用了大气压的作用C .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所以温度高,物质溶解快D . 玻璃是绝缘体,但玻璃被烧红时会导电,这时它还是绝缘体12. (2分)如图所示,晓明用塑料管可以把盒中的牛奶吸到嘴里,这是由于( )A . 晓明对牛奶产生吸引力的作用B . 吸管本身有吸牛奶的作用C . 大气压作用在牛奶液面上的结果D . 牛奶压力的作用13. (2分)小乐利用图甲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

6、的含量,其中燃烧匙内的白磷用电加热装置点燃,瓶内气压用气体压强传感器测定,其变化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 . t1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显著增加,其原因是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B . 从瓶内气压达到最高点直至t2时刻,瓶内温度始终保持不变C . 通过t2时刻瓶内的气压值,可以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1/5D . t3时刻后的一段时间内瓶内气压又显著增加,其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14. (2分)小敏假期要外出一段时间,她担心家里盆景中的水会因蒸发而干掉,于是用了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如图所示,这样就能使盆景中的水位保持一定的高度。其原理:当把装满水的瓶放

7、入盆景的水中时,由于_作用在盆景中的水面上,所以水不会从瓶中流出来,此时,瓶内水上方的气压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当盆景中的水由于蒸发和盆景的吸收,水面下降瓶口露出水面时,瓶中的水就要向外流,瓶内的水产生的压强会不断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一旦瓶口再次被水淹没,瓶中的水又停止外流,这样盆景中的水就可以保持一定高度,瓶口处的压强总是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大气压。 三、 拓展题 (共1题;共2分)15. (2分)喷泉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存在压强差。 (1)下图(a)是一个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同种液体。下列组合中不

8、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A . HCl和H2OB . O2和H2OC . NH3和H2OD . CO2和NaOH溶液(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方法,并设计了如图(b)所示的装置。在图(b)的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A . MnO2与H2O2溶液B . CaCl2与Na2CO3溶液C . NaOH与稀HClD . Zn与稀H2SO4(3)火山爆发的原理与上图中哪个装置相似?_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中档题 (共6题;共12分)9-1、10-1、11-1、12-1、13-1、14-1、三、 拓展题 (共1题;共2分)15-1、15-2、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