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706019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12月份)一、 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1. (2分)最近,科学家们研制出了一种超轻材枓“碳海绵”一一世界上最轻的一类物质,把一块“碳海绵”放在狗尾巴草上,狗尾巴草的茸毛几乎没变形“碳海绵”比同体积的普通海绵轻得多说明“碳海绵”这种材料的_较小,将“碳海绵”压缩80%后仍可恢复原状,这说明“碳海绵”发生的是_形变(选填“弹性”或“塑性”) 2. (2分)声现象和光现象都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物理现象,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请结合你的学习,分别指出一项相同和不同之处。相同点:_;不同点:_.3. (2分)中暑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不适应,体温上升而头痛、眩晕、恶

2、心。通常情况下,在中暑患者身上擦_,对中暑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其中的道理是_。4. (4分)2015年(中国好声音)第四季芜湖海选在华强广场正式拉开了帷幕比赛现场,一名吉他手弹奏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优美的琴声是由琴弦_产生的,再通过_传播到现场观众耳中的;观众一听到就知道是什么乐器在演奏,这是根据声音的_来判断的5. (2分)在如图所示的四幅小图中,正确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图_ , 其矫正做法是_图 。6. (10分)在研究液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下表的结果则: 液体体积/cm35.87.916.535.0总质量/g10.712.821.4

3、39.9(1)容器的质量是多少? (2)液体的密度为多少? 二、 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7. (2分)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小丑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如图所示的是一支常用体温计。下列关于该体温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它的示数是8B . 它的分度值是1C . 它不能离开被测物体读数D . 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9. (2分)两块相同的海绵分别置于相同的磅秤上,取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置于海绵上,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甲、乙两图中磅秤示数F甲、F乙大小及海绵下陷深度h甲、h乙的比较,正确的是( )A . F甲=F乙 , h甲h乙B .

4、F甲=F乙 , h甲=h乙C . F甲F乙 , h甲=h乙D . F甲F乙 , h甲h乙10. (2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 .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 . 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能传播能量11. (2分)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 . 期末物理试卷的宽度约为30mmB . 人感觉舒适的室温约为37C . 一本物理教科书的质量约为250gD . 某班1000m跑步测试的平均成绩约为15s12. (2分)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医院的手术室,病房里常用红

5、外线来杀菌B . 平静的湖面上倒映着岸边的景物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 . 影子的形成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 我们看到水中的鱼比实际深度要浅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13. (3分)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其中01s内和3s4s内的图象为直线,1s3s内的图象为曲线,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01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B . 1s3s内物体做加速运动C . 3s4s内物体的速度为零D . 3s4s内水平拉力一定为零14. (3分)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球,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6、a物质的密度最大B . 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C . c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D . 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无关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15. (5分)(1)在图1中,标出任意一条磁感线的方向(2)图2中0B是一条反射光线,ON为法线请在图中画出相应的入射光线16. (5分)(2016衡阳)如图所示,在凸透镜的右焦点处有一平面镜垂直于主光轴放置一束光AB经凸透镜和平面镜怎样传播?画出光路图来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8分)17. (8分)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丙三组同学分别从图1A、B两套器材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室已准备多套A、B装置)

7、(1)甲组同学发现所测水的沸点高于100,他们选择的是_(填“A”或“B”)套装置,依据是_. (2)乙、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象如图1C所示:a、b两种图象不同的原因为是水的_不同. (3)通过分析图象C,归纳出水沸腾的特点是:_.小明烧水时发现,壶里的水烧开以后,壶嘴上方冒出一团团“白气”,如图2所示,这些“白气”实质上是一些_(小水珠/水蒸气).仔细观察发现:靠近壶嘴的地方,看不见“白气”,是由于在壶嘴附近温度较_,水蒸气仍然保持气体状态肉眼看不见.离开壶嘴上升一段距离以后,水蒸气温度降低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水珠”.雾状“小水珠”

8、进一步上升,分散到干燥的空气中,发生_(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形成水蒸气什么也看不见.18. (6分)利用光具座以及蜡烛、凸透镜、光屏等器材,可进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实验时,首先在光具座上放置实验器材,若光具座A处放置蜡烛(如图所示),则C处应放置_(选填“凸透镜”或“光屏”)器材正确放置后,还应对其进行调整,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上 (2)实验后,可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根据成像规律判断下列说法,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则烛焰距离凸透镜30cm时,可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B . 实验过程中,蜡烛因燃烧而变短,则烛焰在光屏上的像会下移C . 若烛焰

9、朝着凸透镜方向前后不断晃动,则光屏上仍能观察到清晰的烛焰像D . 若烛馅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则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烛焰到凸透镜的距离(3)某物理兴趣小组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得到了如下数据: 实验序号物距u/cm焦距f/cm像的性质像距v/cm11210倒立放大实像6021410倒立放大实像3531510倒立放大实像3043010倒立缩小实像1553012倒立缩小实像2063015倒立等大实像30下列对表中数据的分析,错误的是 A . 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物距不同时,所成的像有可能相同B . 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时,像距越大C . 当物距相同,凸透镜的焦距不同时,所成像的性质有可能

10、相同D . 当凸透镜的焦距相同,且成放大实像时,像距与物距之和随物距的增大而减小19. (4分)中国某公司C919大型客机首架机的前机身部段成功下线该部段采用重庆某集团制造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铝锂合金小明同学在征得科研人员同意后对一块圆柱形实心铝锂合金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边,应将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节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合金的质量,平衡时砝码规格和游码的位置如图1所示 (2)量筒中装适量水,读出体积为50cm3 放入合金时,不慎掉入量筒水中,液面静止后如图2所示,计算出合金密度为_g/cm3 (3)测量

11、合金体积的操作中水可能溅出,引起密度测量值_(填“偏大”或“偏小”)正确的操作是用细线悬挂合金缓慢浸没在水中,既能防止_,还可以避免损坏量筒 五、 综合应用题 (共2题;共14分)20. (10分)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碑心石是一整块花岗岩,其体积为40m3 , 取与它同种材质的石块实验,测得其质量为11.2g,体积为4cm3 , 求:(1)碑心石的密度 (2)碑心石的质量 21. (4分)百米赛跑过程中某时刻甲、乙两运动员位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1)两运动员中,_的速度较快,因为在相等的时间内该运动员_较大 (2)乙运动员的成绩是10s,他的速度是_m/s (3)运动员跑到终点时不能马上停下来,是因为_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 (共6题;共22分)1-1、2-1、3-1、4-1、5-1、6-1、6-2、二、 选择题 (共8题;共18分)7-1、8-1、9-1、10-1、11-1、12-1、13-1、14-1、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15-1、16-1、四、 实验探究题 (共3题;共18分)17-1、17-2、17-3、18-1、18-2、18-3、19-1、19-2、19-3、五、 综合应用题 (共2题;共14分)20-1、20-2、21-1、21-2、2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