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15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

上传人:tang****xu5 文档编号:123701397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15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15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15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15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15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15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道德与法治总复习优化设计第一板块基础知识过关第15课时文明与家园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5课时 文明与家园 考点梳理整合 一 守望精神家园 1 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名扬世界的科技工 艺 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等等 共同组成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中 华文化 2 为什么要不断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1 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 族强 2 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 建设 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 主义先进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 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3 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一脉相承的原因是

2、什么 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 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 有容 乃大的包容力 考点梳理整合 4 新时代怎样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守中华文化立场 立足当代中国 现实 结合当今时代条件 不忘本来 吸收外来 面向未来 不断铸就中 华文化新辉煌 考点梳理整合 5 什么是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 坚定信念 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 更深沉 更持久 的力量 6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来源于哪里 1 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 传 承与创新 发展 更来自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 来自 实现中国梦的光

3、明前景 2 文化的优秀 国家的强大 人民的力量 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 大底气 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考点梳理整合 7 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1 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薪火相传 代代守护 2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 实现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3 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 展 考点梳理整合 8 为什么要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 熔铸 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 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 想 2 中华传统美德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 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 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

4、神力量 9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有哪些 考点梳理整合 10 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 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 2 推进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个人品德建设 青少年 责无旁贷 3 倡导向上向善 孝老爱亲 忠于祖国 忠于人民 青少年必须 身体力行 11 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 中国人民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12 中国人民具有怎样独特的精神品质 中国人民是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人民 是具有伟大奋斗精神的人 民 是具有伟大团结精神的人民 是具有伟大梦想精神的人民 考点梳理整合 13 为什么要不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

5、族精神 1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 魂魄 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 就要有昂 扬向上的民族精神 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 没有坚定 的民族志向和理想 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 就难以屹立于世界 民族之林 2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人民在长期奋斗中培育 继承 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 强大精神支柱 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 纽带 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 14 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表现在哪些方面 1 在国家危难 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 舍生忘 死 前仆后继 2 在他人生命 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 扶危 济困

6、无私奉献 3 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 任劳任怨 敬业创优 考点梳理整合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现在哪些方面 考点梳理整合 16 为什么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 价值共识 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 集中体现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 准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 社会 公民个人的价值要 求融为一体 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 建设什么样的社 会 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是坚持 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

7、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的价值引领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考点梳理整合 17 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 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做到落细 落小 落实 2 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 敏于思考 注重修养 勇于实践 明辨 是非 善于选择 认真做事 踏实做人 考点梳理整合 二 建设美丽中国 1 我国的人口现状是怎样的 1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重要国情 2 人口基数大 人口素质偏低 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3 我国人口状况呈现出增速趋缓 出生率低 老龄化加剧 男 女性别比失衡 城乡分布不均衡 独生子女 社会问题凸显等一

8、系列新的特点 考点梳理整合 2 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 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 长期性 战略性问 题 2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 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 改变 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 人口与资源环境 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 国家推行计划生育 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相适应 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 环境的压力 有力地促进了经 济发展与社会进步 3 实施 全面二孩 政策的目的是什么 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 就是为了更好地 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 使人口长期均衡 发展 考点梳理整合

9、 4 我国的资源 环境现状是怎样的 1 我国自然资源丰富 总量大 种类多 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 开发 难度大 总体上资源紧缺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 不够科 学 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 由此造成的浪 费 损失 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 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 峻 2 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一些地方 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 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 资源 短缺 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 使得我国环境问 题愈加严重 考点梳理整合 5 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有什么危害 1 对资源的过度开发 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 必然导致资源的 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严

10、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经济发展 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 2 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威胁着人 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6 为什么要走绿色发展道路 1 我国的人口 资源 环境问题非常突出 制约经济社会发展 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只有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才能得到解决 坚持 绿色发展 走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是 我们的必然选择 2 走绿色发展道路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实现经 济繁荣 生态良好 人民幸福 这既是建设美丽中国的时代图景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考点梳理整合 7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 1 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

11、条件 2 作为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同 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 3 人与自然相互依存 共生共荣 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 发展 中的协调 进取中的有度 多元中的一致 纷乱 中的有序 8 怎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1 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 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必须符合 自然规律 2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 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为基础 以自然规律为准则 以可持续发展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 标 3 建设生态文明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 环境的基本国策 坚持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的发展理念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考点梳

12、理整合 9 怎样走绿色发展道路 1 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 系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 力 决不能以牺牲环境 浪费资源为代价 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2 走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富国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 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 坚持绿色惠民 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 的民生福祉 3 走绿色 循环 低碳发展之路 要坚持节约优先 保护优先 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大力倡导节能 环保 低碳 文明的绿色生 产生活方式 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 成为每 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 4 建设生态文明 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 环境质量底线 生态保

13、护红线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命题点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例1 当地时间2018年2月22日晚 上海民族乐团在德国不莱 梅结束了近20天的欧洲巡演 海上生民乐 音乐会走过4国8城 余音绕梁 都说欧洲有着全世界最挑剔的观众 但不论在欧洲哪个 国家 哪座城市 海上生民乐 每每谢幕 总能听见观众席爆发 疯狂的掌声和欢呼声 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民族文化的优劣取决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 中国文化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富有魅力 我们应增强文化自信 夯实优秀传统文化根基 A B C D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14、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海上生民乐 在欧洲 演出引起轰动 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也说明了中国文 化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向世界 这进一步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自 信 均符合题意 说法错误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文化并不 是由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而且不同民族的文化也无优劣之分 应 排除 故选D项 答案 D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命题点2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2 党的十八大以来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 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 推动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广泛弘扬

15、 面对新时代新要求 面对新征程新任务 持 续深入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是 因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导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引领社会全面进步 A B C D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解析 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说法错误 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而非决定 力量 均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用的正确认识 故选D 项 答案 D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

16、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命题点3 不断弘扬和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例3 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赴南湖革命纪 念馆参观时说 在浙江工作期间 他曾经把 红船精神 概括为开天辟 地 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思想 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 为公 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 红 船精神 1 结合所学知识 谈谈习近平总书记为什么强调要大力弘扬 红 船精神 2 请你就如何弘扬 红船精神 向我们青少年提两点合理化建 议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解析 本题考查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 红船精神 是中华民族 精神的重要体现 在新时代 我们要大力弘扬 红船精神 为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增添动力和力量 第 1 问是分析弘扬 红船精神 的 原因 在组织答案时要注意从 红船精神 民族精神的价值及弘扬 红船精神 的意义等角度来进行 第 2 问是开放性问法 在回答时 要注意言之有理 言之有物 切实可行 规律方法探究 命题点1命题点2命题点3命题点4命题点5 答案 1 红船精神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展示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