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91724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填空题(每空2分,图4分,共26分) (共10题;共26分)1. (4分)给下列测量结果补上合适的单位: (1)一扇门的高度是2.35_; (2)一个人的身高是165_(3)一名中学生的质量50_ 2. (2分)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但粗细不同的圆木棍,其长度为_cm,若沿重心的竖直方向将其锯成左右两段,则两段重量的关系是G左_G右 (选填“”“”或“”)3. (2分)我们坐在音响前听音乐,从歌曲的声音就能知道歌手的名字,是因为每个歌星发出声音的_不同:大地震中的有些幸存者,在废墟中通过敲打

2、铁管而获得营救,他们是利用铁管_的特点 4. (2分)(2016贺州)端午节信都龙舟赛上锣鼓喧天,鼓声是通过_传到人耳中,人是根据_来判断是鼓发出的声音5. (2分)人们常说灯光下的“人影”是由光的_形成的;树林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形成的。 6. (2分)光折射时,入射角增大,反射角_(填“增大”或“减小”),光从水中射到空气中时,入射角_(填“大于”或“小于”)折射角.7. (2分)小明在房间里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将明亮的窗户成像在一张空白纸上。根据小明的实验情况,可推测窗户距凸透镜的距离范围为_,所成的像是_(填成像的性质)。 8. (2分)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

3、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像。(填“实像”或“虚像”)9. (4分)如果用眼不当,可能诱发近视,近视眼看物体时像成在视网膜之_,这时需要戴_透镜矫正视力。 10. (4分)如图所示的是光通过某种透镜前后的传播情况请在图中的虚线框中分别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示意图 . 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共10题;共30分)11. (3分)下列相关物理量的数值,符合实际的是( ) A . 分子的尺度约为1nmB . 将两个鸡蛋举高1m做功约为1000JC . 此时考场的大气压约为1000PaD .

4、人骑自行车的平均功率约为1W12. (3分)图中,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 ) A . 3.4cmB . 3.40cmC . 3.45cmD . 3.49cm13. (3分)声音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C . 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音D . 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4. (3分)通过对声现象的学习,你认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B . “震耳欲聋”说明

5、声音的音调很高C . 在校园内植树可以减弱校外传来的噪声D . 超声波的频率很低,所以人听不到15. (3分)电影院放映电影过程中涉及到很多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光射到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B . 银幕上的像是正立放大的实像C . 从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D . 放映机的镜头是凹透镜16. (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B . 浓密的树叶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光的折射引起的C .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 . 因为光路可逆,所以甲从平面镜中看到乙的眼睛,乙也能从平

6、面镜中看到甲的眼睛17. (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月亮是一个巨大的光源B .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40msC . 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D . 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规律18. (3分)森林保护法中规定,禁止在森林里丢弃空罐头和空瓶子,这主要是为了防止( ) A . 污染环境B . 行人受伤C . 引起山火D . 动物死亡19. (3分)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A . 等于30cmB . 大于30cmC . 小于15cmD . 大于15cm,小于30cm20. (3分)很多车主都在车上

7、安装了行车记录仪,便于及时用摄像头将行车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在夜间可以利用摄像头周边的多点红外线补光,拍出依旧清楚的画面。关于行车记录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两倍焦距外B . 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中用的是凹透镜C . 人肉眼是可以观察到红外线的D . 在拍摄录像时,物体在透镜一倍焦距内三、 实验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8分,共2 (共3题;共22分)21. (6分)在观看交响乐队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同属于管乐器的圆号、小号、长号、大号发出声音的高低各不相同,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管乐器发出声

8、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长度有关猜想二:管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管内空气柱的横截面积(粗细)有关小明找来了两个未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制成了一些哨子(如下图所示)注射器的规格分别为2.5ml和5ml他一边吹哨子一边调整注射器内空气柱的长度,同时利用专用仪器测出声音的频率和响度,详见下表(表中“ml”表示毫升,“cm”表示厘米)序号ABCDEF注射器规格(ml)2.52.52.5555空气柱长度(cm)21.5121.51频率(Hz)337488562300337488声强级(dB)757560756075(1)选用序号为A、B、C的三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 _ 相同时

9、,管内空气柱越短,音调越 _ (2)选用序号为 _ 的两次实验做对比,可以得出:在空气柱的 _ 相同时,管内空气柱横截面积越大,音调越 _ (3)序号为C,D的两次实验中,响度大的是 _ (选填“C”或“D”) 22. (8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请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这是因为光在光屏上发生了_反射。 (3)若将F板向后折转一定的角度,则在F板上_(“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4)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

10、向射出,这表明:_。 23. (8.0分)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先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光屏上看到最小极亮的一点(如图)。然后开始在光具座上做实验: (1)该实验用的凸透镜焦距是_cm。(不用估读) (2)为了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应先将蜡烛、_和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然后调节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_,这是为了让像能呈现在光屏的中夹。 (3)如果光屏上的像要变小,要把蜡烛向_凸透镜方向移动(选填“靠近”或“远离“); (4)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凸透镜前的_点(选填“A”、“B”、“C”或“D”),_就是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的

11、。 四、 计算与简答题(第24小题7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9分 (共3题;共22分)24. (7分)节庆燃放烟花爆竹是咱恒口人的习俗,但最近几年来,过度的燃放有时严重干扰了人们生活,甚至影响同学们课堂上无法听讲,请你就你校实际,谈谈如何减小这种干扰?若小华同学在看到一次烟花后1.5秒才听到爆炸声,请你估算一下放烟花地距小华有多远? 25. (6分)身高160cm的小丽站在一条小河的桥上,已知桥面离水面100cm,那么小丽在水中像的头顶离桥面距离多远? 26. (9.0分)如图所示,物体AB在凸透镜另一侧能成一个等大、倒立的实像,物距u=OB,像距v=OD,凸透镜的焦距为f。其中物距、像

12、距和焦距之间的关系 。 (1)请你结合数学知识证明凸透镜成等大实像的条件是u=2f; (2)物理学中用像距和物距的比值来表示凸透镜的放大率,即m= ,请你结合公式和投影仪成像时u和的大小关系,说明投影仪成像时放大率m是大于1还是小于1。 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填空题(每空2分,图4分,共26分) (共10题;共26分)1-1、1-2、1-3、2-1、3-1、4-1、5-1、6-1、7-1、8-1、9-1、10-1、二、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共10题;共30分)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三、 实验题(第21小题6分,第22小题8分,第23小题8分,共2 (共3题;共22分)21-1、21-2、21-3、22-1、22-2、22-3、22-4、23-1、23-2、23-3、23-4、四、 计算与简答题(第24小题7分,第25小题6分,第26小题9分 (共3题;共22分)24-1、25-1、26-1、26-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