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6903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治未病”理论的内涵及现实意义【摘要】 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今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我特别请大家思考和研究一个问题,中医学中有一个理念:上工治未病 ,我理解就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也就是防患于未然。” ,这段讲话立意高远,寓意深广。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新形势下,进一步贯彻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指导地 位,有非常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如何正确理解“治未病”理论精髓和科学内涵,是确立和贯彻“治未病”思想的关健。 【关键词】 治未病;未病先防;早期治疗就“ 治未病”理论的酝酿、积累、领悟至诞生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是历代医家在历史长河中实践与理论的

2、总结与升华。 “治未病”思想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 、 难经 ,发展于秦汉时期的伤寒论 、 金匮要略 。经过历代医家充实提高而渐成体系。并将其奉为医工之最高境界。1 “治未病 ”理论的内涵早在 周易中, “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 ,有人认为这是“预防”2经典名词的最早出处。 “未病”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中的素问 四气调神论篇,原指没有疾病的健康状态。随着医学的发展,这一范围不断扩大,对其含义解释不外三个方面的涵义:未病先防,即“防患于未然” ;发现征兆和早期治疗;已病防变1。未病先防:追求健康,摆脱疾病是人们生活的美好愿望,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欲望愈来愈强烈,健康亦不再是仅仅指躯体的无病与

3、虚弱状态,而是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的和谐状态,这种和谐完美的状态就是发育匀称,功能健全,精力充沛,情绪稳定,社会关系和谐,社会公德修养友善,这些是未病的前提,而“未病先防” ,是达到健康状态的一种战略思想,也是“治未病”理论的核心。首先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树立顺应自然,强调四时养生对预防疾病发生的积极意义。在内经中强调四时养生的同时还提出外避邪气,内养精神,节制饮食,注意起居,劳逸结合,控制色欲,调节情志等综合养生原则,正如内经所言“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无疑对人在未病之先,对养

4、生防病的一种高层次的理念和追求。二是要求一个高明的医生应该把如何防病养生的道理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的始终。北宋大医学家庞安时是研究伤寒学说的大家,以善医伤寒著称,人谓:“庞安时能与伤寒对话” ,他在伤寒总病论叙论中指出:“君子善知摄生,当严寒之时,周密居室,而不犯寒毒。其有奔驰3荷重劳力之人,皆辛苦之徒也,当阳气闭藏,反扰动之,令郁发腠理,津液强清,为寒所搏,腠理反密,寒毒与荣卫相浑,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已,怯者则著而成病矣。 ”同时在“叙论”中提出药物预防的观点和方法,介绍了屠苏酒、辟温粉、研雄黄并嚏法等预防寒毒、温毒等疫病的方药,可见庞氏之论深合内经之旨。前贤在这方面有许多高论和宝贵经验,如

5、仲景用薯蓣丸预防营卫气血俱虚,易感风邪而生百病的风气百疾;葛洪用蛇莓根捣末服以避水毒;圣济总录用川椒煎汤外洗,预防漆疮等至今仍在民间沿用。上海甲肝流行时,用板篮根、萱草根煎汤作为预防性服药,也可有效地防患于未然;广东凉茶、四时煲汤、药粥、药枕、熏蒸疗法、香囊、针灸推拿等各种预防措施,均为“未病先防”的思想,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一大特色。发现征兆和早期治疗:“善治”的前提是善诊,明察秋毫,这是“治未病”的前提。发现疾病的征兆,就是指对疾病诊断的预见性。疾病早期,病情潜隐,尚未显露,几乎无自觉症状,所谓“莫知其情,莫见其形” ;或指病情轻浅,仅见先兆表现,易于疏忽。前者称“潜病未病态”2,指体内

6、已有潜在的病理信息,但尚未有任何临界表现的状态,处于“潜伏期” ,未达到“显化”程度。扁鹊望齐桓侯之诊,就是一般医生未能望到的潜在症状;90 高龄的李玉奇教授,人称“当代扁鹊” ,从脉来三部九候,举按推寻,即可以脉测证,再参以观舌识病,可以预知体内是否存在恶变,经过验证,其诊断4大多与现代临床检查结果相符。而后者称“前病未病态” ,指存在于机体内的病理信息已有所表露,即呈现少数先兆或体征的小恙状态。这类未病态临床多见如乏力、盗汗、潮热、关节肢体不适、纳差、口苦、头晕、耳鸣、月经不调、心悸、失眠多梦等,这些可能是肝炎、结核、风湿、子宫肌瘤、心肌炎、糖尿病的前趋状态。如中风,在前病未病态时可见肢末

7、麻木,或时有头昏、肌肉微颤等症状及糖尿病血糖值处于临界时给予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将疾病消灭在早期萌芽阶段,有效避免发病成为可能。早期治疗,未卜先知,未雨绸缪为医工之上手,张仲景伤寒论即处处体现早治已病,防病深入的治未病思想。如伤寒论伤寒例云“凡人有疾,不时即治,隐忍冀差,以成痼疾,小儿女子,益以滋甚,时气不和,便当早言,寻其邪由,及其腠理,以时治之,罕有不愈者。患人忍之,数日乃说,邪气入藏,则难可制。此为家有患,备虑之要。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若或差迟,病即传变,虽欲除治,必难为力”3。说明早期治疗的重要意义。已病防变:已病防变是中医“治未病”理论的经典

8、含义之一。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1 先治未成之病 如肝病而素体脾弱者,宜治肝兼补脾,以防5脾虚受邪;又如太阳伤寒不汗出而烦躁,是内热已生,暗伏欲传阳明之机,法拟大青龙汤发表兼清里热。柯琴谓方中“用石膏以清胃热,是仲景于太阳经中预保阳明之先着,加姜枣以培中气,又虑夫转属太阴矣” 。不然,病已转属阳明或太阴,绝非大青龙汤所能为力。这种治法,比待传变之证毕现而后再议清阳明或温太阴高明得多。后世温病学家提出“客邪贵乎早逐” 、 “急急透解,莫待传陷而入为险恶之病” 、 “急急透斑为要” 、 “伤寒下不厌迟,时疫下不厌早”等观点,皆对截断病传道路或保护未受邪脏腑、提高疗效有积极意义。1.2 先治将受

9、邪之地 中医“治未病”是预防病势发展的主要措施,以整体观为理论依据,掌握疾病的传变规律,治疗于未传之时。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将脏腑肢节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起来的有机整体,脏与脏之间存在着生克制化的生理关系和乘侮亢害的病理关系。因此,一脏有病,就会按五行生克制化规律出现顺传、逆传等发展趋势。仲景根据这一规律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就是一个范例。告诫医生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病情的发展,掌握主动权,并给予及时治疗,这是“治未病”理论的又一重要内涵。清代叶天士治疗温病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 ,是控制温病发展的有效措施,是未雨绸缪之举。 “先安”首先体现在对阴虚体质患者的

10、阴液保护上,强调防止温病阴液耗伤,即有传变之兆,就有先安之举。当代医家严苍山提出治温病“三护”的理论,即护脑、护津、护肠,也就是“下不嫌早” 、 “畅便为度” 、 “提前用6清,卫兼清气,气顾凉营”的原则。以及姜春华的“截断扭转” 、黄星垣的多方联用、清下并用等都是对温病“治未病”思想发展。1.3 早治已成之病 任病发展,必然坐失良机,难免有病情恶化或药不胜病之忧。仲景治病务示于早,从整个外感热病而论,反复强调“病在表,当先解表” ,以消患于“萌芽” 。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法,示人治少阳证,只需见到一部分主证,即可用小柴胡汤,不必待证悉具而用之,争取治疗的时机,防

11、止病证深化。姜春华治温病早用、重用清热解毒,早用、重用苦寒攻下,及时凉血化瘀,就是从温病病因的特异性出发,从根本上掌握各种重症温病的病理实质和发展规律,预见性地先发制证,先症而治,主动控制证的发展,这无疑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方法。1.4 先病服药 在一些慢性、间歇性发作或有缓解期的疾病,把握未发这一有利时机进行有针对性的用药治疗或调整,助正达邪,防止其再度发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伤寒论原文 54 条:“病人藏无他病,时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卫气不和也,先其时发汗则愈,宜桂枝汤。 ”柯韵伯对“先其时发汗”的机理作了透彻的解析。他说:“未发热时,阳犹在卫,用桂枝汤啜热稀粥,先发其汗,使阴出于阳,谷气

12、内充,而卫阳不复陷,是迎而夺之,令精胜而邪却也。 ”由此引申对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在未发之前进行较长时间的预防性用药,如支气管哮喘、风湿病、慢性肾病、慢性肝病、7糖尿病、复发性胃十二指肠溃疡、各种癌、艾滋病等,最好的办法是在其发病之前或间歇期、缓解期提前用药、及早干预,先安脏腑,顾护正气,这是对“治未病”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2 “治未病 ”理论的现实意义追求 “健康”的核心是防患于未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一个以“健康”为主题的 21 世纪, “治未病”理论以其非凡的超前意识,显示出独特魅力。围绕健康这个大趋势,以自我保健为中心的养生

13、法告诉人们:防病于未然,治病于初始阶段,是中医的“治未病”理论的精髓。社会卫生事业的一张大处:“治未病”思想理论的建立与普及,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方位的。它将使医学从长期以来只“治已病”的消极局面中解放出来,象战争的上策是“不战而胜”那样,把疾病消灭在未病阶段,最终实现“不医而治”的境界。这一令人神往远景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社会的进步,已是看得见桅杆的航船和骚动于母腹的婴儿,不在遥远。“治未病”理论是未来医学研究的新领域:从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考虑, “不治已病治未病”和“上工治未病”的观点和认识具有相8当的前瞻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亡羊补牢”还是“未雨绸缪”?无疑后者才是医学发展的方向和最高境界。【参考文献】1龚建宁, 宋为民. 新编未病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82祝恒琛. 未病学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1999. 293廖云龙. 张仲景“治未病”学术思想初探J.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 5(1):15-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