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未病”与“过劳死”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236894 上传时间:2017-06-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治未病”与“过劳死”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治未病”与“过劳死”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治未病”与“过劳死”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治未病”与“过劳死”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治未病”与“过劳死”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治未病”与“过劳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治未病”与“过劳死”(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治未病”与“过劳死”【摘要】 “过劳死”是现代社会产生的一种特殊职业病。知识分子、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普通员工为中国“过劳死”的“优势”群体。长期的“五不一干”即“不看病,不检查,不休假,不疗养,睡不足,带病干”是形成过劳死的主观原因。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树立“治未病”理念是防治“过劳死”的关键。 【关键词】 过劳; 过劳死; 未病; 治未病“过劳”一词最早产生于 19 世纪 70 年代。它属于精神病学的范畴,用来描述那些躯体、情绪、精神、人际关系、行为严重耗竭失常的病人。而临床医学上目前还没有“过劳死”的说法,一般认为“过劳死”是长期慢性疲劳后诱发的猝死。它是现代社会产生的一种特殊职业病。“

2、过劳死”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繁荣时期,由日本学者首先提出,是“因过度的工作负担,导致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恶化,进而引发脑血管病或者心血管病等急性循环器官障碍,从而使患者陷入死亡状态的一种社会医学现象” 。 日本一直是过劳死的“重灾区” ,据统计在日本每年至少有 1 万人过劳猝死,其中大多数是 3050 岁的男性。在美国,被命名为“慢性2疲劳综合症”的“过劳死”亦与艾滋病齐名,被视为“21 世纪人类最大的敌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 “过劳死”现象正慢慢逼近中国,而且逐渐呈现出向年轻化、低龄化蔓延的严重态势。经媒体报道和舆论传播的“过劳死”现象也日益增多。据

3、南方周末2005-05-08 报道:中国的精英群体普遍面临着身体与精神的双重危机,抑郁、焦虑、失眠、强迫等症状与城市精英层的生存特质不谋而合。在近两年的时间里,甚至出现大量精英 “过劳死”的案例。另据不完全统计,从 2004-06 至 2006-01,我国发生过劳猝死比较著名的人士有单亮、王均瑶、萧亮中、焦连伟、高文焕、何勇、高秀敏、李朝阳、谢光富、孙德棣、任海华、丁艾梅、南民等 13 人。其中年龄最小的仅 22 岁,最大的也不过 48 岁。他们的过早离去催人泪下,发人深省。有专家分析,我国目前正成为“过劳死”的高发国家。对此,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经调查研究发现,知识分子、 公司高级管理人

4、员、 普通员工为中国“过劳死”的“优势”群体1 。过劳死现象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根源。其客观原因主要是经济社会转型、竞争加剧、社会压力增大和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2 ,而长期的“五不一干”即“不看病,不检查,不休假,不疗养,睡不足,带病干”是形成过劳死的主观原因3 。那么,我们不禁要问:用什么来拯救“过劳死”?除了规范竞争、提倡合作、缓解社会压力、实现社会正义、立法干预、建立完善的医疗社会保障制度、将“过3劳死”等职业相关疾病纳入法定职业病范畴等措施外,更重要的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树立“治未病”理念。“治未病”的学术思想奠基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

5、 。该学术思想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提出了医学发展的一种至高境界。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记载:“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素问刺热论记有:“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灵枢逆顺 记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故曰: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其所论“未病”有三层含义:其一为未患病的健康状态即第一状态;其二为邪伏而未发病的状态即第三状态(亚健康状态) ;其三为疾病进程中邪气将要累

6、及的状态即第二状态。与之相对应的 “治未病”也当包括三层含义4:一为未病先防,即未病者通过“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养生之术预防疾病的发生;二为将病防发,即通过治疗邪伏未发之“将病”状态,防止疾病的形成;三为既病防变,即对已发之病及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加重,波及其他脏腑。如果 22 岁的保送研究生单亮平素能适量运动、调摄精神情志、劳逸适度,就可能避免因过劳导致免疫力低下,进而诱发感染性化脓性脑膜炎而使他年轻的生命走到了终点。如果高文焕、何勇教授4能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并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的话,就可能延长其生命,甚至避免癌症的发生。由此不难看出, “治未病”理论及其防病观对预防

7、“过劳死”具有重要意义。另外,从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来看, “不治已病治未病”和“上医医未病之病”的观点和认识又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如同人类利用最佳有效的预测与防范手段应对海啸、飓风、地震等自然灾害一样,在高血压病、糖尿病、心肌梗塞、癌症等危害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还没有发生或病情没有恶化之前,采取必要的手段来避免最严重的后果发生。生命何其珍贵,但又何其脆弱!“亡羊补牢”毕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只有“未雨绸缪”才是上善之策。而健康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长期不懈地呵护。那就让我们树立“治未病”理念,从现在做起,多多关注自身的健康,莫让英年早逝的悲剧重演。【参考文献】1 申欣旺. “过劳死”背后的社会生态J. 中国社会导刊, 2006,23:28.2 王洪春. 过劳死:拷问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J . 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2006,27(11):19.3 马瑜. 知识分子“过劳死”与人的“异化” J. 中华5女子学院学报,2005,17(4):93. 4 金光亮. 内经未病概念与“治未病”理论探讨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29(12):80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