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74502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华师大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7.1 物体的内能(第1课时) (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 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是因为CuSO4遇H2O转化为CuSO45H2OB . 警用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 . 5mL酒精和5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混合过程中分子变小了D . 不同种酸的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与酸电离生成的阴离子不同有关2. (2分)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

2、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下列表述: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进入到空气中;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 ) A . 是事实,是推论B . 是事实,是推论C . 是事实,是推论D . 是事实,是推论3. (2分)下列“粘”的现象,与静电有关的是( ) A . 湿餐布贴在冰冷的食品表面,可将食品粘住B . 两个铅柱底面削平挤压后,能粘在一起C . 在干燥的天气里,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易粘住毛绒D . 用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玻璃杯,倒置后,纸片粘在杯口不

3、落下4. (2分)化学知识涉及衣、食、住、行各个领域,下列有关说法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衣 1鉴别羊毛制品和化纤制品可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 2衣服上的油污用汽油清洗是利用其乳化作用B . 食 1蔬菜含维生素,种植时使用尿素CO(NH2)2属于有机氮肥 2生火煮饭离不开氧气,是因为氧气具有可燃性C . 住 1修建房屋使用的铝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2能闻到新装修房屋里的异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D . 行 1汽车、自行车等车辆的金属表面喷漆主要目的是为了美观 2活性炭包可用于吸附车内的异味5. (2分)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做实验时,有时会模仿实验对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

4、样的实验叫模拟实验。下列实验不属于模拟实验的是( ) A . 甲图用铅笔在篮球和木板上移动探究地球形状B . 乙图用两本书向中间移动探究板块碰撞C . 丙图用芝麻和黄豆混合实验探究分子之间存在空隙D . 丁图用空气和二氧化氮的扩散实验探究分子不停的运动6. (2分)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 . 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 . 雾霾天气时大量极细微的尘粒飘在空中,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 . 在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中,我们看不到墨水的分子在运动7. (2分)韩国首尔大学科学家将水置于一个足够强的电场中,在等于

5、20时,水瞬间凝固成冰, 他们称之为“暖冰”。下列关于“暖冰”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此技术使得常温下水结成冰成为可能B . “暖冰”、冰和干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C . 水凝固形成 20时的“暖冰”所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 . 电场的作用,改变了水分子间的间隙,因此由液态变为固态8. (2分)将一根细线松松地系在一个铁丝框架的相对的两边上。把框架浸到肥皂液里再取出来, 框架上便会出现一层肥皂膜,如图甲所示。用烧热的针刺破线一侧的肥皂膜,另一侧的肥皂膜会把细线拉过去,如图甲、乙所示。下列实验原理,与上述实验一致的是( ) A . 用力推活塞,注射器中的气体被压缩了 B . 两个铅柱用力挤压后

6、粘合在一起 C . 喷洒香水后,香水味弥漫了整个房间 D . 红墨水滴入热水中,整杯水过一会儿全部变成红色 二、 填空题 (共3题;共3分)9. (1分)请完成下列换算:4.5t=_kg;7200m=_mm。 10. (1分)将装有两种不同气体的两个容器连通,经过一段时间,两种气体就在这两个容器中混合均匀,这种现象叫做扩散。在液体间和固体间也会发生扩散现象。例如清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过一段时间,水就都染上红色;又如把两块不同的金属紧压在一起,经过较长时间后,每块金属的接触面内部都可发现另一种金属的成份。 (1)从扩散现象可以看出,固体分子间距离较_作用力较_,大多数分子只能在一定的位置振动,不

7、能移动,分子不容易脱离其它分子的束缚而进入另一种物质 (2)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距离较_,作用力较_,分子除了碰撞之外自由移动 (3)根据你的推理和想象,液体分子运动情况是怎样的?_。 11. (1分) 2018年是四川汶川地震十周年,我们要了解一些地震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抗震救灾能力。 (1)“拯救生命是第一位的”,搜救犬能根据人体发出的气味发现埋在废墙下的幸存者。从微观的角度分析搜救犬能发现幸存者的原因是 A . 分子的质量很小B . 不同分子性质不同C . 分子不断运动D . 分子间有间隔(2)地震时,正确的逃生和自救措施非常重要,以下措施错误的有_ 向窗外大声呼救乘电梯快速下楼快速

8、离开房间,跑到空旷的地方从室外跑到坚固的楼内躲避室外,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双手护头蹲下被埋压在废墟下,不要急躁,想办法维持生命,寻求救援三、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12. (5分)炎热的夏天,某些城市的街道上有雾炮车在向空中喷水,它比普通洒水车的降温、净化空气的效果更好(雾炮车的参数如下表所示)雾炮车的部分参数空载时质量最大装水量满载时轮胎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6000千克10000千克0.4米2(1)雾炮车净化空气主要针对的污染物是_。 (2)雾炮车的降温效果更好,原因是喷出的极细水珠增加了_,从而加快了水的蒸发。 (3)已知某古桥的桥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105帕,通过计算判断该雾炮车能否满载通过? 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填空题 (共3题;共3分)9-1、10-1、10-2、10-3、11-1、11-2、三、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12-1、12-2、1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