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70737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 燃烧和灭火 同步训练(II )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许多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 对难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集气法收集B . 碱溶液中都含有相同的OH-C . 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D . 金属都能与酸反应产生氢气2. (2分)下列灭火方法与隔绝氧气无关的是A . 森林大火时设置一条隔离带B . 用CO2灭火器灭火C . 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 .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3. (2分)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是( ) A . 检查气密性B . 倾倒液体C . CO2的验满D

2、. 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4. (2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 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B .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C .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D . 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5. (2分)学习化学使我们对一些图标有了认识,在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煤矿井等地应标注的图标是( ) A . B . C . D . 6. (2分)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的灭火原理是( ) A . 隔绝空气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 清除可燃物D . 升高可燃物的着火点7. (2分)小明同学对所学的化

3、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 A物质与用途B安全常识稀有气体焊 接金属的保护气乙醇汽油汽车燃料煤气泄漏关闭气阀、严禁烟火电路失火用干粉灭火器灭火C物质的分类D物质鉴别混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区别醋酸和酒精闻气味区别硬水和软水用肥皂水检验A . AB . BC . CD . D8. (2分)下列有关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能产生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就是燃烧B . 同种物质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现象完全相同C .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就可以燃烧D . 发动机中的柴油以雾状喷出,有利于完全燃烧9. (2分)日常生活中,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

4、 住房装修好后立即入住B . 用食醋清除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C . 日常饮食只按自己的喜好选择食品D . 厨房有液化石油气泄露,先打开排风机排气10. (2分)烧柴禾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A . 可以降低着火点B . 散热的速率快C . 木柴是可燃物D . 使柴禾和空气充分接触11. (2分)梳理化学知识,能使你头脑更聪明以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安全常识牢记心中B对鉴别方法的认识CO中毒:喝牛奶炒菜时油锅着火:弃锅逃走区分过氧化氢溶液和水:加二氧化锰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C日常生活经验D对微粒的认识洗洁精清洗油污:乳化作用用水灭火:降低可燃物着火点原子:由原子

5、核和核外电子构成阴离子:质子数电子数A . AB . BC . CD . D12.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反应B . 只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物质就会燃烧C . 任何物质燃烧都可以用水扑灭D . 着火点就是物质开始燃烧的地方13. (2分)2010年11月15日,上海市高层住宅发生特大火灾,58人葬身火海,灾难震惊全国。为此专家呼吁:每个人都应懂得防火知识,学会如何逃生。当高层楼房下层起火,火势无法扑灭时,下列逃生措施中正确的是:( )退到卫生间暂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寻找安全出口;封闭房门;跳楼A . B . C . D . 14. (2分)燃烧柴禾时,

6、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得更旺,这是因为( )A . 散热的速度加快B . 聚集的热量增加C . 柴禾的着火点降低D . 柴禾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大15. (2分)古语道“人要实,火要虚”,其中“火要虚”的意思是说:燃烧木柴时,通常架空些,才能燃烧得更旺“火要虚”的实质是( ) A . 散热的速度加快B . 增大木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C . 木柴的着火点降低D . 提高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二、 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16. (5分)(2015湘西州)煤气厂为什么常在家用煤气(含一氧化碳)中掺入数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如发生煤气泄漏应该怎么办?17. (5分)起火可以用水扑灭,油起火却不能用水

7、扑灭,这是为什么? 18. (5分)化学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1)近年来,公交车起火事件时有发生,事故发生时,消防员常用高压水枪进行灭火,其原理是_;起火事件的发生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重视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填序号);A衣物 B酒精 C书刊杂志 D鞭炮(2)水是生命之源,净化水的主要操作步骤有沉淀、过滤、杀菌消毒等;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很多麻烦,生活中常用_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三、 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19. (3分)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填空:(1)炒菜用的铁锅手柄是用_(填“热固性”或“热塑性”)塑料做成的

8、;(2)“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它接触到火焰35秒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燃烧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气体,使火熄灭,其灭火原理是_;20. (4分)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_(答出两条)从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_21. (2分)请回答家庭生活中的问题:(1)熄灭生日蜡烛时都用吹灭的方法,其原理是_(2)某些地区的家庭使用的燃料是天然气,它燃烧的方程式为_(3)某些食品包装中有一小袋干燥剂(成分为生石灰),生石灰可用作干燥剂的原因是_;若将其投入水中并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_色(4)将未喝完的碳酸饮料放在教室的窗台上,阳光晒过之后,发现瓶内

9、壁上有大量气泡,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22. (6分)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如图所示,A、B两个标志中,与化学有关的是_四、 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23. (5分)(2016虞城县二模)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如图甲、乙两个实验请回答:(1)乙和甲相比,乙的优点是_(2)两个实验中,红磷的作用是_24. (7分)央视频道是真的吗?栏目中有一段视频:将“锡纸”剪成一段两头宽中间窄的纸条,然后两头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观察到“锡纸”立即燃烧。据此,某同学取“锡纸”进行了以下探究: (1)探究一:“锡纸”燃烧的原因。 “锡纸”两端接入电池两极后造成短路致使“锡纸”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开始“锡纸”不燃

10、烧但短路后却能燃烧的原因是_。(2)探究二:“锡纸”中金属的成分 (提出问题)“锡纸”中的金属是锡吗?(查阅资料)“锡纸”是锡箔或铝箔;锌粉是一种深灰色固体锡(Sn)与酸或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生成+2价锡的化合物(提出猜想)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锡 猜想:“锡纸”中的金属是铝(进行实验)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分析与结论取打磨后的“锡纸”片放入试管中,滴加氯化锌溶液“锡纸”表面有深灰色固体析出可知猜想_(填“”或“”)成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3)(交流讨论) 实验中打磨“锡纸”的目的是_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替代氯化锌溶液完成上述实验的是_(填字母序号)A 氯化铜 B 硝酸

11、银 C 硫酸钠 D 硫酸亚铁(拓展应用)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实验方案如下,请将内容补充完整。C是_溶液。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_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FeCuAg五、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25. (7分)(2011广西)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辐射泄漏,它不同于1986年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的冲击波光辐射和核辐射的连锁核爆炸当核电站反堆内发生核裂变便可产生放射性碘131和铯137,一旦发生泄漏,放射性碘131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请回答: (1)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之后,中国全面安检核设施,暂停审批核电项目关于和

12、平利用核能的意义在于:开发核能可节约化石能源;核能是可再生能源;核能是二次能源;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防止形成酸雨其中理解正确的是_(填序号) (2)世界卫生组织提示人们谨慎服用碘片,以减少人体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碘片中的“碘”是指_(选填序号:碘分子;碘元素;碘元素) (3)堆芯熔毁是核燃料所在反应堆芯最终熔化,是核电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态福岛第一核电站机组反应堆芯熔毁放出氢气,当接触外界的氧气时就会发生剧烈反应,导致连续爆炸请写出氢气爆炸时的化学方程式:_,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 (4)为了应对这次核危机,应当采取的科学的预防措施为_ 第 12 页 共 12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16-1、17-1、18-1、18-2、三、 填空题 (共4题;共15分)19-1、20-1、21-1、22-1、四、 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23-1、23-2、24-1、24-2、24-3、五、 综合题 (共1题;共7分)25-1、25-2、25-3、2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