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46769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美术教案湘教版.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 年级 美术 教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总 课 题总课时1-2第 课时课 题彩点点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点彩画的基本造型要素和组织原理;过程与方法目标目初步掌握简单的点彩画方法,并能较自如地运用在绘画表现中;情感与态度目标在感知和表现过程中体验点彩练习带来的乐趣。教学重点点彩画的方法。教学难点色彩密度的控制及颜色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示范法学法指导示范法教学准备美术本、彩笔或其它绘画工具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注一、 组织教学 二、激趣导入三、认知体验四、评价总结教师活动检查学生学习工具,提出要求。1、游戏激趣。游戏“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课件出示图

2、片,让学生猜。师:“画面上这些五颜六色的点,里面藏着很多有趣的东西,你能猜出来吗?”图片逐渐清晰,变成一幅色彩斑斓的人物肖像。2、揭示课题。1、欣赏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你发现这幅画在用颜色上有什么特点?这样画给我们什么感觉?2、拿出几幅范画欣赏、讨论这些画。提问:“你们看漂亮吗?能给它取个合适的名字吗?”知道这几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吗?请你们选用桌面上的工具两人合作也来试试画一画。(1) 学生讨论作品的不足之处。(2) 那么我们该如何解决呢?大家讨论一下。(3) 学生共同解决不足。3、注意事项:(1)在点色时注意:水和色的量比。(2)色少水多,色水太淡。色多水少,色水就滴不下来。(

3、3)彩点点可以大一些,也可以小一些,还可以把两个点并联起来,让它们相互交融、渗化,出现另一种颜色。而这一切的关键在于水与色的比例。4、看清楚了吗?现在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了吗?谁能来说一说。5、学生回答讲解。齐读儿歌:一点、两点、七八点,牵牵手儿拉长线,九点、十点、无数点,肩并肩儿连成片。6、学生再次尝试绘画:既然问题都解决了,那现在请大家都拿起画笔,画出你心中最美的彩点画吧。7、学生作业,教师指导巡视。(1)能基本掌握水与色的比例。(2)能表现水彩色的特点。 1、展示作业。大家的作品完成了吗?把你们的作品贴在黑板上,互相欣赏一下,再和范画比较一下,看看你们的作品画的完美吗?哪些地方不一样?2、互

4、评作业。学生活动学生准备拿出美术书及水彩笔和老师一起做猜猜猜的游戏观察点点里你能看到什么学习本节课题欣赏修拉作品了解修拉是法国画家及“新印象派”欣赏其它的优秀作品讨论共同解决不足之处了解学习点彩画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说说自己对于点彩画的一些看法齐读儿歌学生开始创作作品展示互评作业多媒体多媒体图片板书设计. 彩点点点的形状要基本一致,排列要均匀、紧密。教学反思彩点点一课重在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搭配组合,色点密度的控制、颜色的组合搭配是本课的难点,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的使用材料的使用方法,通过点彩派大师的作品来启发学生,欣赏观察由神奇的彩点组成的美丽画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发散学生的思维,鼓

5、励调动学生主动观察,勇于观察,克服上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完善教案,启发学生积极讨论,并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后,回顾课堂,发现在课堂上存在的不足之处,完善和改变教学方法;积极的思考应该怎样更好的组织教学,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多想一想怎样的去更好的和学生沟通交流,尽可能的兴趣教学,并做好对学生的辅导工作,发现学生存在的绘画问题,并进行讲解更正。二 年级 美术 教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总 课 题总课时1-1第1课时课 题海底世界 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画、剪做各式各样的鱼。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对称性和不对称性的区别,掌

6、握基本的绘制方法。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充分体验美术学习的乐趣v。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操。教学方法欣赏,交流讨论,活动体验。学法指导学习大胆的不同绘画语言的表达尝试,展开学习交流,讨论评价。教学准备白纸 彩色笔(油画棒)彩纸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 学习对称剪的方法、加深认识 通过游戏感受鱼的活动 播放课件走进海底世界,引起学生注意力图片欣赏,认识对称形1、单独的各种鱼图片欣赏,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提问:(1)你观察到的鱼儿是什么样子的呢(2)鱼是由哪几部分

7、组成的?(3)鱼的形状和色彩有什么特点?(4)看图仔细观察,说说哪些对称?哪些不对称?对比的观察,了解它们的区别。花纹的特点:条纹、斑点。2、教师讲解演示作画步骤(1)画出鱼的外形(2)添画花纹、背景。(3)涂上颜色。3、教师指导、小结剪纸鱼。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对称形和不对称形之间的区别,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对称剪的方法。演示步骤(折、剪、画)。提问:为什么要先折再剪作业: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各剪刻一个鱼形纹样。教师辅导,通过学生剪刻作品,检验是否已经掌握对称剪和自由剪的方法,加深对鱼儿结构的了解制作手摆鱼步骤:对折、画鱼形、剪鱼形、粘贴装饰注意:剪出的鱼形比手要大一些,粘合时鱼尾不能粘合作业

8、:用挂历纸和旧报纸剪贴一条美丽的手摆鱼,并画上或贴上花纹,套在手上玩一玩。学生观看电影短片海底总动员走进美丽而神奇的海底世界,引起注意力。学生观察欣赏图片回答:鱼是由头、身、尾、鳍组成的它的形状是对称和不对称形 花纹的特点是条纹、斑点学生尝试练习作画观察教师对称剪的方法自由回答总结:先折再剪就可以剪出对称的鱼形学生制作手摆鱼,对折、画鱼形、剪鱼形、粘合装饰。用挂历纸剪贴装饰一条美丽的鱼,套在手上玩一玩板书设计作画步骤:(1)、画外形。(2)、添加。(3)、涂色。教学反思海底世界一课重在让学生认识、了解鱼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并能画、剪出做各式各样的鱼。在课前主要是让学生在美妙的海底图片中欣赏感受,

9、自己去发现海底的美和生物的奇妙神奇,充分的认识鱼的组成结构, 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注意发散学生的思维,鼓励调动学生主动观察,勇于观察,大胆的进行想象联想,对海底做一个丰富的故事设计,让大海在孩子们的心中更加神秘美好,启发学生积极讨论回答问题,并自己动手绘画。在课后,对于上课内容应该及时的做出反思,找到教学规律;不断的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发现并补足知识点;积极的思考应该怎样更好的组织教学,怎样的去更好的和学生沟通交流,尽可能的做到细心发现学生存在的绘画问题,并进行讲解更正;再考虑一下应该如何做的更好,努力的争取让自己做的更好。二 年级 美术 教案 主备人 审核人 总 课 题总课时1-2第2课时课

10、题海底世界 课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想象画练习,学习简单的构图知识,把感知到的海底世界表现出来,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进行色彩训练、形象思维与审美教育。情感与态度目标渗透环保意识,引导学生将来开发建设美丽的海底。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表现出海底世界,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和想象能力。教学难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完成作业海底世界。教学方法欣赏,交流讨论,活动体验。学法指导学习大胆的不同绘画语言的表达尝试,展开学习交流,讨论评价。教学准备白纸 彩色笔(油画棒)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备注一组织教学二、创设情境故事导入 三、讲授新课四、小组合作完成作业 检

11、查学生的学习用品教师讲述“孙悟空海底寻宝”、“美人鱼”等故事。问:在美丽的大海中有些什么?同学们想亲手画画美丽的大海吗?我们这节课来学习海底世界。(出示课题)1.教师问:谁是大海的主人?2.鱼儿的形状像什么?它们的身体由哪几部分构成?身上长着什么?3.鱼儿是生活在什么环境中?它有哪些颜色?鱼儿有哪些的朋友呢?4.观赏学生优秀作品,评议中注意引导学生理解“画面要饱满,布局要均衡”的构图知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5.一幅完整的海底世界,你想如何表现?让学生自由讨论。a.鱼儿的画法:画基本形。细节刻画。画出嘴、眼、鳍、尾等。描上花纹。涂颜色。1.作业要求:本次作业以组为单位,分为三组,每一小

12、组以剪贴的方法创作一幅海底世界。2.分组讨论,组长分配任务。3.学生合作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提醒学生注意构图应饱满、丰富。4.每小组的组长上讲台谈谈本组对作品的一些想法,学生进行欣赏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学生:想学生:小结:鱼学生:鱼儿的形状有椭圆形、三角形、长条形、以及一些说不出形状的;它们的身体由头、身、尾、鳍四个部分组成。学生:鱼儿生长在蓝蓝的海水里,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是鱼儿的朋友。学生:完整的构图中应有鱼以及它的朋友们。如:我们上面所说的蓝蓝的海水、珊瑚、水草、海藻、贝壳等。学生:学生:板书设计作画步骤:(1)、海底世界有什么 (2)、画外形,画法(3)、涂色。教学反思我们今天学习海底世界,如今美丽的大海正在受到环境污染的威胁,需要我们共同来保护;在科学家眼中,我们的海底是一个安静的世界,水下生物不下万种,海洋是个巨大的宝库,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还有数不清的谜需要同学们长大后去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