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4676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零月月考物理试题 含解析byfeng一、选择题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该物体( )A在第8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B在第4s末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C在第2s末到第4s末这段时间内的加速度最大D在第4s末和第8s末在同一位置上【答案】 D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解:A、B、由图可知,6s内物体一直沿正方向运动,6-8s时物体反向运动,故6s时相对于起点的位移最大,故AB错误;C、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4-8s的加速度最大,故C错误;D、在4s末到第8s末时间内,图象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不变,故D正确;故选:D2. 一个挡板固定于光滑水平

2、地面上,截面为圆的柱状物体甲放在水平面上,半径与甲相等的光滑圆球乙被夹在甲与挡板之间,没有与地面接触而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现在对甲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力F,使甲沿地面极其缓慢地移动,直至甲与挡板接触为止设乙对挡板的压力F1,甲对地面的压力为F2,在此过程中()AF1缓慢增大,F2缓慢增大BF1缓慢增大,F2不变CF1缓慢减小,F2不变DF1缓慢减小,F2缓慢增大【答案】 C 【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解:先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当柱状物体向左移动时,N2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减小,由图1看出,柱状物体对球的弹力N2与挡板对球的弹力N1均减小则由牛顿第三定律得知,

3、球对挡板的弹力F1减小再对整体分析受力如图2所示,由平衡条件得知,F=N1,推力F变小地面对整体的支持力N=G总,保持不变则甲对地面的压力不变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3. 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和3m的三个木块,其中质量为2m和3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轻绳相连,轻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T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三个木块以同一加速度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当F逐渐增大到T时,轻绳刚好被拉断C当F逐渐增大到1.5T时,轻绳还不会被拉断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0.66T【答案】C 【考点

4、】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解:A、质量为2m的木块受到重力、质量为m的木块的压力、m对其作用的向后的摩擦力,轻绳的拉力、地面的支持力五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B、C、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隔离后面的叠加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轻绳中拉力为F=3ma=由此可知,当F逐渐增大到2T时,轻绳中拉力等于T,轻绳才刚好被拉断,选项B错误;C正确;D、轻绳刚要被拉断时,物块加速度a=,质量为m和2m的木块间的摩擦力为f=ma=,故D错误故选:C4如图所示,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和B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球A的

5、角速度一定大于球B的角速度B球A的线速度大于球B的线速度C球A的运动周期一定小于球B的运动周期D球A对筒壁的压力一定大于球B对筒壁的压力【答案】B 【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解:A、两球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支持力方向相同,根据力的合成,知两支持力大小、合力大小相等根据F合m得,合力、质量相等,r大线速度大,所以球A的线速度大于球B的线速度故A正确,D错误B、根据F合mr2,得,r大角速度小所以球A的角速度小于球B的角速度故B正确 C、根据F合=ma,知向心加速度相等故C错误故选:B5. 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倍,则()A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n倍B同步卫星的运行速

6、度是第一宇宙速的 倍C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速度的n+1倍D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倍【答案】 B 【考点】6. 如图,表面光滑的固定斜面顶端安装一定滑轮,小物块A、B用轻绳连接并跨过滑轮(不计滑轮的质量和摩擦)初始时刻,A、B处于同一高度并恰好静止状态剪断两物块轻绳后A下落、B沿斜面下滑,则从剪断轻绳到物块着地,()A速率的变化量不同B机械能的变化量不同C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相同D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同【答案】 D 【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解:设斜面倾角为,刚开始AB处于静止状态,所以mBgsin=mAg,所以mBmA,A、剪断轻

7、绳后A自由下落,B沿斜面下滑,AB都只有重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得:mv2=mgh所以速度的变化量为,故A错误;B、剪断细线,A、B两物体都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则机械能的变化量都为零,故B错误;C、重力势能变化量EP=mgh,由于AB的质量不相等,所以重力势能变化不相同,故C错误;D、A运动的时间为:,所以A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B运动有:,解得:,所以B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而mBgsin=mAg,所以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相等,故D正确故选D7. 竖直平面内有一形状为抛物线的光滑曲面轨道,如图所示,抛物线方程是y=x2,轨道下半部分处在一个水平向外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上边界是y=a的直线

8、(图中虚线所示),一个小金属环从抛物线上y=b(ba)处以速度v沿抛物线下滑,假设抛物线足够长,金属环沿抛物线下滑后产生的焦耳热总量是()AmgbB mv2 Cmg(b-a) Dmg(b-a)+mv2【答案】 D 【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化解:圆环最终在y=a以下来回摆动,以y=b(ba)处为初位置,y=a处为末位置,知末位置的速度为零,在整个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减小,减小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根据能量守恒得,Q=mg(b-a)+mv2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8如图,在水平面(纸面)内有三根相同的均匀金属棒ab、ac和MN,其中ab、ac在a点接触,构成“V”字

9、型导轨空间存在垂直于纸面的均匀磁场用力使MN向右匀速运动,从a位置开始计时,运动中MN始终与bac的平分线垂直且和导轨保持良好接触下列关于回路中电流i与时间t的关系图线,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A 【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解:设bac=2,单位长度电阻为R0则MN切割产生电动势E=BLv=Bv2vttan=2Bv2ttan回路总电阻为R(2vttan+)R0vtR0(2tan+)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i与时间无关,是一定值,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9. 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P、Q两点,MN为PQ连线的中垂线,交PQ于O点,A点为MN上的一

10、点一带负电的试探电荷q,从A点由静止释放,只在静电力作用下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Aq由A向O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Bq由A向O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减小Cq运动到O点时的动能最大D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零【答案】 BC 【考点】电势能解:A、两等量正电荷周围部分电场线如右图所示,其中P、Q连线的中垂线MN上,从无穷远到O过程中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方向始终指向无穷远方向故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是变化的,q由A向O的运动做非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电场力方向与AO方向一致,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逐渐减小;故B正确C、从A到O过程,电场力做正功,动能增大,从O到N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动

11、能减小,故在O点试探电荷的动能最大,速度最大,故C正确D、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从无穷远到O点,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小,则q运动到O点时电势能为负值故D错误故选BC10. 位于坐标原点处的波源A沿y轴做简谐运动A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时,在介质中形成简谐横波的波形如图所示B是沿波传播方向上介质的一个质点,则()A波源A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沿y轴负方向B此后的周期内回复力对波源A一直做负功C经半个周期时间质点B将向右迁移半个波长D在一个周期时间内A所受回复力的冲量为零【答案】 ABD 【考点】横波的图象;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解:A、由A刚好完成一次全振动时的图线可知波由A向B传播,可判断A此时刻

12、沿y轴负方向运动,与0时刻的开始振动时的运动方向相同,故A正确B、在此后的周期内,质点A向y轴负方向向波谷运动,回复力沿y轴正方向,则回复力做负功,故B正确C、质点不随波迁移,故C错误D、由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回复力在一个周期内的冲量为零,故D正确故选ABD11. 如图所示,A、C和B、C是两个固定的斜面,斜面的顶端A、B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乙两个小物体在同一竖直线上甲、乙两个小物块分别从斜面AC和BC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质量分别是m1、m2(m1m2),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若甲、乙滑至底端C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的功分别是W1、W2,所需时间分别是t1、t2甲、乙滑至底端C时速度分别是v1

13、、v2,动能分别是EK1、EK2,则()AEK1EK2Bv1v2CW1W2Dt1t2【答案】 BC【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应用动能定理求出物体到达底端的动能,然后比较动能大小,根据动能的计算公式求出物体的速度,然后比较大小;由功的计算公式求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然后比较功的大小;由牛顿第二定律与运动学公式求出物体的运动时间,然后比较时间大小12. 如图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其在同一磁场中匀速转动过程中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在图中t=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B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

14、为3:2C交流电a的瞬时值为u=10sin5t(v)D交流电b电压的最大值为V【答案】 BCD【考点】正弦式电流解:A、由图可知,t=0时刻线圈均在中性面,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TA:TB=2:3,故nA:nB=3:2,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交流电a的最大值为10V,角速度为,所以交流电a的瞬时值为u=10sin5tV,故C正确;D、交流电最大值Um=NBS,故Uma:Umb=3:2,故Umb=Uma=,故D正确;故选:BCD二、填空题13.质量0.5kg的皮球从0.8m高处落到地面,然后反弹跳起到离地0.45m高处,若球与地面接触时间为0.1s,则在与地面接触过程中,地面对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N。( )【答案】 35N 【考点】动量定理解:由动能定理得:皮球下落过程:mgh1=mv12-0,皮球反弹过程:-mgh2=0-mv22,以向上为正方向,由动量定理得:mv2-mv1=(F-mg)t,代入数据解得:F=35N;故答案为:35N14. 如图所示,虚线框区域内有方向正交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一带电粒子(重力不计)垂直于电场和磁场的方向以速度V0飞入后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并从o点离开此区域如果仅有电场,粒子将从a点飞离此区域,经历时间为t1,飞离速度大小为V1;如果仅有磁场,粒子将从b点飞离此区域,经历时间为t2,飞离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