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25939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化学3月质量检测试题(重点班)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为选择题,共48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52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2.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3.将第I卷选择题的答案代号涂在答题卡上。将第II卷的答案用黑色中性笔直接写在答题纸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S32 Fe56 Cu64 Zn65 Ag108第I卷(选择题,共5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化学用语

2、书写正确的是 ( ) A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标准的碳核素: 614CC氯化镁的电子式:D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分子的形成过程: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B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金属D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3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XrYrZrWrQC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

3、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4科学家已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其结构为正四面体(如图),与白磷分子相似。已知断裂1molNN键吸收192kJ热量,断裂1molNN键吸收946kJ热量,则 ( ) A. 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吸收206kJ能量 B. N4是一种新型化合物C. 1molN4气体转化为N2时要放出740kJ能量 D. N4是N2的同位素5X、Y、Z、W为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中的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为金属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Z位于同周期,Z单质是一种良好的 半导体,W能与冷水剧烈反应,Y、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X、W原子的最外

4、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ZYX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WDY、Z的氧化物都是两性氧化物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离子键 BA族和A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C仅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是离子键 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7. 已知A、B、C、D的原子序数都不超过18,它们的离子aA(n+1)+ 、bBn+ 、cC(n+1)- 、dDn- 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序数:abcdB离子半径:A(n+1)+Bn+C(n+1)- Dn-C单质还原性:BA,单质氧化性:DCD离子还原性

5、:A(n+1)+Bn+,离子氧化性:C(n+1)-Dn-8. 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原因是 ( )A.原电池中溶液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B.有导线将两个活动性不同的电极连接C.正极发生了氧化反应,负极发生了还原反应D.电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9. 关于下列图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图 所示实验可比较氯、碳、硅三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B用图 所示实验装置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C图 表示反应 CO(g)+H2O(g) CO2(g)+H2(g)是放热反应D图 两个装置中通过导线的电子数相同时,消耗负极材料的物质的量也相同10. “嫦娥一号”的四大科学目标之一是探测下列14种元素在月

6、球上的含量和分布:He、Th(钍)、U(铀)、O、Si、Mg、Al、Ca、Fe、Ti(钛)、Na、Mn、Cr(铬)、Gd(钆),其中属于主族元素的有( ).A4种 B5种 C6种 D7种11氮化钠和氢化钠都是离子化合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如下:Na3NH2ONaOHNH3,NaHH2ONaOHH2。有关它们的叙述离子半径:NaN3H;与水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与水反应后的溶液都显碱性;与盐酸反应都只生成一种盐;两种化合物中的阴阳离子均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12. 有一种银锌微型纽扣电池,其电极分别是Ag2O和Zn,电解质溶液为KOH,电极反应为Zn+2

7、OH-2e-ZnO+H2O, Ag2O+2H2O+2e-2Ag+2OH-,电池总反应为Ag2O+Zn2Ag+ZnO。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Zn为负极,Ag2O为正极 B. 在使用过程中,电池负极区溶液的c(OH-)减小C. 电池工作时,电子由Zn极经外电路流向Ag2O极D. 电路中每通过0.2 mol电子,负极的质量理论上减少6.5 g13. 将4 mol A和2 mol B在2L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B(g)2C(g),经2秒后测得C的物质的量为1.2mol ,现有以下几种说法:用物质A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3 mol L-1

8、 s -1用物质B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6 mol L-1 s -1用A、B、C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1:2时,反应达平衡状态。2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30%,其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 B C D14. 下表所示为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元素代号ABCDE原子半径nm0.1600.1430.1020.0710.099主要化合价23+6、211 BD、E形成的简单离子的还原性ED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DH2C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 H2CO4HEO415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是由化学反应中旧化学键

9、断裂时吸收的能量与新化学键形成时放出的能量不同引起的。如下图为N2(g)和O2(g)反应生成NO(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 mol N2(g)和1 mol O2(g)反应放出的能量为180 kJB1 mol N2(g)和1 mol O2(g)具有的总能量小于2 mol NO(g)具有的总能量C通常情况下,N2(g)和O2(g)混合能直接生成NODNO是一种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16. 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铜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O42)减小C电池工

10、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D阴阳离子离子分别通过交换膜向负极和正极移 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17.对于A23B2=C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v(B2)0.8molL1s1 Bv(A2)0.4molL1s1Cv(C)0.6molL1s1 Dv(B2)4.2molL1min118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是由美国西屋(Westinghouse)公司研制开发的,以固体氧化锆氧化钇为电解质,这种固体电解质在高温下允许氧离子(O2)在其间通过。该电池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其中多孔电极a、b均不参与电极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有O2放电的a极为电池的负极 B有H2

11、放电的b极为电池的正极Ca极对应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 D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2 =2H2O第II卷(非选择题,共46分)19.(12分)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种元素,填写下列空白: AAAAAAA0族第2周期第3周期第4周期(1)写出下列元素的名称_ _ (2)在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气态氢化物能与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发生反应生成盐的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3)元素与元素相比,的非金属性较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常温下的单质和的单质状态不同 b的氢化物比的氢化物稳定c一定条件下和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d一定条件下和的单质与Fe反应的产物不同(4)的单质可以与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溶液反应,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20.(8分)(1) 下列微粒中,NaF、H2O2、NH4Cl、O2、KOH、CO2、CCl4、MgCl2、Br2 Ne,即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是 ,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物质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