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25690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n-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6分。)1xx年3月13日下午,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方境内,造成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正在甘蔗地里作业的无辜平民5人死亡8人受伤,部分民房等财产受损。事后中方迅速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与化学有关的是( ) A研究此次事件的政治目的 B研究缅甸军机飞行路线和投炸弹的地点 C研究炸弹碎片成分以便确定炸弹来源 D统计此次事件的财产损失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鲜奶制酸奶 B水果榨果汁 C糯

2、米酿甜酒 D黄豆酿酱油3下列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 ) A.同一物质:火碱,纯碱,苛性钠 B.复合肥料:氯化铵、磷矿粉、硝酸钾 C.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D.混合物:氢气、石灰石、空气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健康饮食强调食用的“绿色食品”,指的是绿颜色的食品 B篝火晚会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能使燃烧更旺 C自行车支架上刷上油漆既美观又能防止钢铁生锈 D对人体健康而言,铅、镉、汞等是有害元素 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烟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C.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 D.羊毛灼烧时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6下图为小坤同学在实验课上

3、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 B闻气体气味 C倾倒液体 D稀释浓硫酸7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 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 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 D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 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 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

4、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9.(4分)有下列物质:氯化钠、氮气、氖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盐酸,请选用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 ;(3)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4)光合作用中消耗的气体是 。10.(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1)在家中泡茶时,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原理类似于化学实验操作中的 。(2)下列物品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钛合金表链 B纯棉内衣 C 塑料油瓶 D.玻璃钢餐桌(3)误食重金属盐BaCl2可通过喝大量

5、豆浆的方法解毒。 你认为饮用下列物质也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是 (填字母) 。 A.牛奶 B.果汁 C.蛋清 D.硫酸钠溶液 E.稀硫酸11.(8分)(1)右图是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P 点的含义是 。t 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填写物质序号) 。t 2时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填写选项序号)。Acab Babc Cabc Dbac(2)根据下表回答:OH-NO3-Cl

6、-SO42-CO32-H+溶、挥溶、挥溶溶、挥Na+溶溶溶溶溶Ca2+微溶溶溶微溶不溶Cu2+不溶溶溶溶不溶Ba2+溶溶溶不溶不溶Zn2+不溶溶溶溶不溶BaCO3的溶解性 。从上表中找出一种不溶碱 (填化学式)。Zn(NO3)2、BaCl2两种溶液能不能发生反应? (填:能”或“不能”)利用上表写一个有氢氧化铜生成的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 三 、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12.(4 分)“控制变量”是进行对比实验的重要手段。某同学在学完相关的化学知识后,走进实验室做了如下含有对比思想的化学实验,请你参与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 探究燃烧的条件 实验 分子运动的现象(1)根据

7、实验的目的,主要对比出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的 不同。(2)实验的烧杯B中呈现的现象能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烧杯A中液体是浓氨水时,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 色;当烧杯A中液体换成足量浓盐酸,且烧杯B中液体换成滴有少量石灰水的酚酞溶液时,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此时引起溶液颜色改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3分)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仪器和装置,请回答相关问题。(1)B装置中仪器X的名称是 。(2)若将装置A和D(药品为高锰酸钾)连接制取并收集氧气,其中装置D中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同时检验二氧化碳。请按照气流流动

8、(开始到末尾)方向,用仪器接口字母表示连接顺序 。14.(7分)灰某兴趣小组对“蜡烛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查阅资料】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作出猜想】蜡烛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实验验证】(1)用干冷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观察到 ,证明有水生成。(2)用涂有饱和石灰水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明提出质疑:石灰水变浑浊不一定是生成碳酸钙,还可能是饱和石灰水受热后 ,析出了氢氧化钙。同学们又用右上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1分钟后,提起锥形瓶,翻转后注入20mL饱和石灰水,加塞、振荡,观察到石灰水

9、变浑浊,确定有二氧化碳生成。实验中小明观察到一个意外现象:锥形瓶内壁上有少量黑色物质。【交流讨论】经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黑色物质是石蜡不充分燃烧生成的 。由此他们猜想还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为验证一氧化碳,他们设计了如右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验证】(1)实验前,先在玻璃管的中部放入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2)将a端插入蜡烛的焰心。(3)用酒精灯加热b端的氧化铜与水调和的糊状物,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黑色物质变成红色,证明蜡烛不充分燃烧有一氧化碳生成。(4)为防止玻璃管中的红色物质又被氧化变成黑色,接下来的操作是: 。【拓展应用】含碳燃料不充分燃烧会生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浪费资源,且污染空气。为使其充分燃

10、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答一条即可)。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5(5分)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现将2.5g二氧化锰放入盛有100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反应完全结束后,共收集到1.6g气体请完成下列问题:(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为 g(2)计算原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xx第一次练兵考试化学答案与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题号12345678答案CBCADBBA二、填空题,共15分,每空1分。9. (4分) (1) HCl ; (2)SO2 ;(3) Ne ; (4)CO2 。10.(3分)(1)过滤;(2)C

11、;(3)ACD11.(8分)(1)温度为 t 1 时 a 与 c 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ba 33.3% D(2)不溶, Cu(OH)2 /Zn(OH)2 ; 不能; 2NaOHCuCl2 =2NaClCu(OH)2(合理给分)。三 、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12. (4分)(1)着火点。(2)红;由红色变成无色,化学方程式为2HCl + Ca(OH)2 CaCl2 + 2H2O 。13.(3分) (1) 长颈漏斗。(2)防止加热时产生的水蒸气冷凝后倒流使试管底部炸裂。(3)bfgdch14.(7分)【实验验证】(1)烧杯内壁有水雾。(2)CO2 + Ca(OH)2 = CaCO3+ H2O 氢氧化钙溶解度减小(或水蒸发)。【交流讨论】碳黑(或碳单质、碳、炭、C)【实验验证】阻挡炭黑,防止炭黑与氧化铜发生反应 先撤酒精灯,稍后再撤蜡烛【拓展应用】提供充足的空(氧)气(或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四、计算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5 分)15.(5分)解:(1)反应结束后,过滤,洗涤并烘干滤渣,称得滤渣的质量就是二氧化锰的质量,是2.5g;(1分)(2)设:生成1.6g气体需要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1分)2H2O22H2O+O2(1分)68 32x 1.6g 根据解得x=3.4g (1分)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0%=3.4% (1分)答: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