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2407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I)一、单项选择题。 1、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B )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 D )的物体容易沉。 A、轻 B、重 C、大 D、小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受到的重力时就上浮,小于重力时就下浮。浮在水面的物体,( A )等于(C )。A、浮力 B、压力 C、重力 D、动力3、潜艇有一个很大的压载舱。打开进水管道,往压载舱里装满海水,潜艇会( B ),打开进气管道,用压缩空气把压载舱里的海水挤出舱外,潜艇就开始( D )。A、下沉 B、下潜 C、上浮 D、上升4、软木塞浮在(B )上,塑料块浮在(C )上,葡萄在

2、(D )上,铜砝码漂浮在( A )上。A、水银 B、油 C、水 D、糖浆5、(B )发现了自然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原理(B )定律,即: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力。A、伽利略 B、阿基米德 C、牛顿 D、爱迪生二、多项选择题。 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AD)有关。 A、构成他们的材料 B、材料 C、液体 D、液体的性质三、填空题。 1、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2、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 浮力 )四、判断题。 1、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会改变。( ) 2、物体在水中

3、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 3、潜艇既能在水中航行,又能在水下航行。( ) 4、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都会受到水的压力。( ) 5、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同。() 6、在约旦与巴勒斯坦之间,有一个名叫死海的咸水湖。死海里的水咸极了,含盐量比普通的海水高出六七倍。( )五、连线题。1、物体的沉浮。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 在液体中上浮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 在液体中下沉 2、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在清水中 浮在浓盐水中 在浓糖水中 沉在浓碱水中 六、看图填空题。 1、感受浮力。(标出浮力和重力的位置)

4、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标出浮力、重力和拉力的位置) 3、把泡沫塑料压入水中,一松手,为什么它会上浮?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与它浸入水中的( 体积 )有关,浸入水中的(体积 )(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完全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远远大于它本身的重量,因此一松手,泡沫塑料就浮起来了。等到浮在水面上之后,泡沫塑料块为什么不再向上冒?因为此时它浸入水中的(体积)很小了,受到的浮力也很小。小到与它所受的重力相等,因此就不再上浮,也不下沉。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水受热以后,(C )会增大,而(D)不变。A、轻重 B、大小 C、体积 D

5、、重量2、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A),物体就( C )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 B ),物体就(D )了。A、增大 B、缩小 C、膨胀 D、收缩3、(D )的这种奇特性质曾被用在印刷上,早些年印刷书报用的铅字就掺有(D )。所说的铅其实是铅和(D )的合金,当溶化了的合金浇进铜模里冷却凝固时,由于(D )热缩冷胀,字的笔画会十分清晰,而且经久耐用。A、铜 B 、铋 C、钢 D、锑4、热总是从较(B )的一端传向较(D )的一端。A、粗 B、热 C、细 D、冷5、热传递主要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

6、。( B ):通过中介物(如水或空气)的流动而传热的过程。(C ):物体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发散热能的过程。 A):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A、热传导 B、对流 C、热辐射二、多项选择题。1、大多的(ABC )都具有受热时体积膨胀,遇冷时体积缩小的性质。A、液体 B、固体 C、气体 D、物体2、有(ABCDEF)可以使我们的身体能热起来A、运动 B、吃食物 C、取暖器取暖 D、晒太阳 E、烤火 F、加穿衣3、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就与众不同,它们是热缩冷张。这两种金属就是(BD )。A、铜 B、锑 C、钢 D、铋4、(AD

7、)是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快;(BC )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慢。 A、钢 B、木头 C、塑料 D、铁三、填空题。 1、(热 )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 )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 2、物体由冷变热或由热变冷的过程中会发生(体积 )的变化,这可以通过我们的感官感觉到或通过一定的装置和实验被观察到。3、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 4、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 )组成的,而(微粒 )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 5、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

8、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做( 热传导 )。四、判断题。1、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因为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3、啤酒瓶或饮料瓶里面的啤酒、饮料都不会装满,这是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4、如果瓶内的空气体积膨胀,瓶内的空气就会往瓶外挤。只要想办法观察到瓶内的空气在往外跑,我们就知道瓶里的空气在膨胀了。( )5、钢铁造的桥在温度变化时会热胀冷缩。因此,铁桥通常都架在滚轴上。( )6、水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铜和钢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有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7、不同材料制成的物体,导热性能

9、是一样的。( )8、空气是热的良导体。( )9、热量绝不会真正消失。它只是从一个物体转移到了另外一个、两个或更多的物体。()五、看图填空题。1、你仔细观察过路面吗?工人叔叔在铺路的时候总是把水泥路做成一块块的,块与块之间都留有1厘米左右宽的缝隙。这是为什么呢?一条大马路做成平坦的一整条不是更好吗?原来,水泥路面在夏天被太阳晒得滚烫,受热体积(胀大 ),就会向四面延伸,有了这些缝隙。留出了延伸的余地。冬天冰天雪地,温度很低,水泥路面又要(收缩 )。每一块水泥路面都(收缩),缝隙处被拉大。如果没有预先留下整齐的缝隙,那么水泥路面将会被自己的(热胀冷缩)拉得四分五裂,整个路面就要坏掉。所以水泥路面要

10、做成一块块的。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要让学生使用一些测量时间的重要设备做实验,从太阳钟、水钟到机械擒纵器在“创造”(制作)计时工具的实践过程中,了解人类计时仪器的发展史,认识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一、 单项选择题。1、计时工具(B )的提高要靠技术、材料等的改进。A、美观性 B、准确性 C、实用性 D、时尚型2、钟面上的(C )每转动一格,表示时间流逝了一秒钟,(C )转动一圈则表示时间流逝了一分钟A、时针 B、分针 C、秒针 3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昼夜交替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计时单位(D )A、时 B、分 C、秒 D、天

11、4、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C )根据容器内的水面随水的流出而下降,从而测出过去了多少时间;(D )根据水滴以固定的速度滴入圆筒,使得浮标会随水量的增加而逐渐上升,从而显示流逝的时间。A、“流水型”水钟 B、“滴水型”水钟C、“泄水型”水钟 D、“受水型”水钟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C )。A、不一定的 B、一定的 C、相同的 D、不相同的6、根据单摆的(D ),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A、准确性 B、易加工性 C、耐腐蚀性 D、等时性7、同一个摆,摆绳越(C )摆动越(B ),摆绳越(D )摆动越(A)。A、快 B、慢 C、长 D、短8、1583年,(

12、D )发现摆动一次的时间,只由摆绳的长短来决定,不但跟摆动幅度的大小没关系,而且跟石头的轻重也没关系;只要摆绳的长度一定,摆动一次的时间就一定。这就是单摆的等时性。A 、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伽利略二、 多项选择题。 1、钟表以(ACD )计量时间。 A、时 B、天 C、分 D、秒2、(BD )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A、太阳能热水器 B、日晷 C、电子表 D、圭表三、填空题。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 )有关。 3、(日晷 )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4、(水钟 )在我国

13、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 四、判断题。 1、在不同的情况下,我们对相同时间(时长)的主观感受会不一样,但时间是以不变的速度在延伸的。() 2、时间可以通过对太阳运动周期的观察和投射形成的影子来测量,一些有规律运动的装置也曾被用来计量时间。() 3、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寻找精确的计时方法,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们制作的计时工具越来越精确。() 4、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很快地发生变化。() 5、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五、看图填空题。1、摆锤与齿轮操纵器是如何运作的?摆钟齿轮操纵器两端各有(倒钩 ),可以卡在齿轮中间,以便控制齿轮的转动。而齿轮操纵器又与(摆锤 )相连。当摆锤来回摆动时,总会松开其中一端的操纵器,让它可以跳过一个齿,操纵器就可以控制一个齿,如此一个接一个有规律地使齿轮转动,同时带动指针转动。 摆锤在(最右边 )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卡住齿轮。摆锤摆到(最左边 )时,长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会松开,垂体的拉力会让齿轮往前滑动一齿,短针部分的操纵器倒钩随即卡住,不让它继续转动。当摆锤又摆回(最右边)时,齿轮又前进一齿,同时操纵器长针部分的倒钩又卡住齿轮。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单元概述:本单元要让学生重演人类对地球运动的探索过程。基于可观察到的现象和事实,运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