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0036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浙教版科学中考复习专题05:绿色植物的物质与能量的转换(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光合作用发生的主要器官是( )A . 根B . 叶C . 花D . 种子2. (2分)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甲的叶片进行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大烧杯内盛放液体A,小烧杯内盛放液体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液体A、B都是清水B . 液体A、B都是酒精C . 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D . 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3. (2分)夜间在室内摆放很多花卉或其他植物会影响健康,其原因之一是( )A . 气温较高B

2、. 空气不流通C . 温度过高D . 植物、花卉与人争夺氧气4. (2分)乔司西瓜以味美质优闻名,是很好的消暑佳品。在西瓜生长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吸收的水分主要参与茎叶的生长和花果的发育B . 光合作用始终强于呼吸作用C . 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主要用于蒸腾作用D . 根能从肥沃的土壤中吸收大量的水、无机盐和有机物5. (2分)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A . 二氧化碳B . 水C . 叶绿体D . 光6. (2分)某菜农为提高塑料大棚中蔬菜的产量,采取了下列一些措施,其中不是利用光合作用原来来提高产量的是( )A . 适当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B . 夜间适

3、当降低大棚内的温度C .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D . 适时浇水7. (2分)市场上卖的绿豆芽大多数都是无根豆芽,无根豆芽多数是以激素和化肥催发的,对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某同学在学了种子的有关知识后,决定自己发绿豆芽,过程如下:取一定质量的绿豆种子,用水浸泡一晚上,然后就把绿豆放在有孔的篮子里,上面盖一块湿润的布,然后要将其放到阴暗的地方,每天早晚要给绿豆淋温水,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绿豆用水浸泡一晚上,是为了让种子达到能正常发芽的含水量B . 每天把篮子放在阴暗的地方,是因为种子的萌发不能见光C . 种子放入一个带有许多小孔的塑料篮子里,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充足的空气D .

4、每天用温水淋,是为了让种子萌发有适宜的温度和水分8. (2分)大自然是我们绝好的课堂。当你和同学们漫步绿树成荫、遍地青草的林问小路上,你会感觉到空气特别地清新和湿润,此时你会想到这是绿色植物的什么作用改善了空气的质量( )A .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 . 呼吸作用和运输作用C . 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D . 蒸腾作用和运输作用9. (2分)下图为反映某生理过程或现象不正确的是( )A . 若y表示肺泡的容积,则AB曲线表示呼吸过程中吸气,肋间肌肉和膈肌收缩,肺内气压下降,膈顶下降。B . 若Y表示饭后血液中葡萄糖含量变化,则BC段曲线是由于胰岛素的作用,血液中部分葡萄糖转化为糖元。C . 若Y表

5、示某温室大棚二氧化碳浓度变化,B点是傍晚时段。D . 在某封闭草原,食物链:草兔狼,若大量捕杀狼群,Y表示兔的数量变化。10. (2分)王大爷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于( )A .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 .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D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11. (2分) 土豆富含淀粉,将发展成我国的第四大主粮,形成淀粉的原料是水和( )A . 氧B . 二氧化碳C . 有机物D . 无机物12. (2分)如图所示,一绿色植株在黑暗中放置24个时,选择一片绿叶,把主叶脉剪断,然后将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发现B区不

6、能正常制造淀粉,其中原因是B区叶片缺少( )A . 叶绿素B . 光C . 水D . 二氧化碳13. (2分)农业生产上能有效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是( )A . 带土移栽B . 中耕松土C . 合理密植D . 及时排涝14. (2分)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植树造林只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B . 植树造林能够防风固沙、保持水土C . 植树造林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 . 植树造林能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15. (2分)小明用水蕴草进行实验,装置如图中甲和乙,并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

7、验的主要目的是( )A . 探究水温对光合作用快慢的影响B . 探究光照对光合作用快慢的影响C . 探究水量对呼吸作用快慢的影响D . 探究试管口径大小对呼吸作用快慢的影响16. (2分)下列关于“植物在光照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把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运走、耗尽叶片内的淀粉B . 天竺葵在光照下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C . 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的原因之一是避免酒精温度过高引起燃烧D . 叶片经脱色、清洗、滴加碘液、再清洗,遮光部分显蓝色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7. (5分)某同学为验证与光合作用相关的一些结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

8、,烧瓶中的溶液pH大于7,均含适量的焦性没食子酸,焦性没食子酸在碱性环境下遇氧气会由元色变褐色。请回答:(1)如果要研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CO2 , 应选用_两个烧瓶进行对照。一段时间后,_号瓶最先变褐色。(2)如果本实验不加指示剂,为判断光合作用是否进行,还可采用的方法有:_(写出一种即可)。18. (1分)为了解低温对玉米生长快慢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实验研究:从甲乙、丙三个品种中挑选长势相同的玉米幼苗若干,平均分为三组,每组取等量的幼苗分别放在5、10和25 的环境中培养4天(其他各种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1)该实验通过比较叶绿素的相对含量来反映玉米的生长快慢,因为在光合

9、作用过程中叶绿素能吸收_,它的多少能影响光合作用的强弱。(2)通过对柱形图的分析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21分)19. (3分)甲、乙同学一起做“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他们在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后,发现叶片未遮光部分没有出现预期的蓝色,而是变成了棕黑色。这是为什么呢?甲同学猜想:可能是叶片上残留的酒精引起的。为了验证猜想,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小时、脱色后的叶片,分成两组,一组不漂洗,另一组充分漂洗,然后分别向两组叶片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碘液。发现未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黄色,充分漂洗的叶片变为棕黑色。乙同学也提出了自己的猜想,并通过以下

10、实验加以验证:取经过暗处理并光照4小时、脱色、漂洗后的叶片,分成四组,将溶质质量分数为0.02、0.04、0.06、0.08的碘液分别滴在各组叶片上。发现只有滴加0.04的碘液的叶片,颜色变为预期的蓝色。(1)乙同学的猜想是_。 (2)甲同学的实验还不能验证自己的猜想,为了验证猜想,甲同学还需怎样改进实验?请简要说明:_。 20. (5分)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右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1)玉米中富含淀粉等营养物质,主要储存在玉米种子的_中。(2)若小烧杯中的液体是澄清的石灰

11、水,将装置放在暗处一段时间后,小烧杯中的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证明玉米幼苗的呼吸作用产生了_。(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_。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4)若要探究玉米幼苗的蒸腾作用,该装置需改变的是_。21. (5分)小乐对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和条件进行如下研究,回答问题: (1)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实验步骤:先将水中的金鱼藻放在黑暗的地方一昼夜;第2天,将金鱼藻放入装有蒸馏水的烧杯中,将漏斗盖在金鱼藻上;在漏斗上面罩上盛满蒸馏水的试管,如图所示;将整个装置放在阳光下,观察金鱼藻有无气泡产生;

12、当试管中充满气体时,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并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观察_。请改正实验中的两处错误:_; _。(2)改正上述错误后,小乐继续利用金鱼藻和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他只需将两套相同的装置分别置于_的环境下,观察金鱼藻有无气泡产生,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中的气体。 22. (4分)回答下列有关实验的问题:(1)用1、2号两支试管(1号试管盛有土壤浸出液,2号试管盛有蒸馏水)各培养一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壮玉米幼苗一段时间后,观察两株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如图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甲,用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完

13、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步骤,请你根据以下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在步骤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_ 该实验中,叶片的b、c两处形成了相互对照,其变量是_ 步骤中叶片c处变蓝请解释叶片c处变蓝的原因:_(3)利用图丙装置探究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液滴将_移动四、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4. (5分)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水分供给情况、气孔开闭情况等有关。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所以在光照增强时,光合作用也随着加强。但是,当光照增强到一定限度,即达到光饱和后,光合作用就不再加强了。下面是某晴朗的夏日,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在白天的变化曲线图,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横坐标表示时刻。请解释出现右图变化的原因。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6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二、 填空题 (共2题;共6分)17-1、17-2、18-1、18-2、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21分)19-1、19-2、20-1、20-2、20-3、20-4、21-1、21-2、22-1、22-2、22-3、四、 解答题 (共1题;共5分)2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