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600148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一上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舟楫() 句读() 六艺经传() B.阿谀() 跬步() 木直中绳() C.黯淡() 槁暴() 跂而望矣() D.骐骥() 参省() 生非异也()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锲而舍之 戕害 斑斓 槁暴 B.金石可镂 驽马 骐骥 檄文 C.出类拔萃 慰籍 闲暇 时髦 D.蓬荜生辉 蓬勃 彷徨 符箓3、下列选自课文的文句均有错别字,其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B蟹六跪而

2、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燥 也。C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D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澜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的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 )(3分)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望洋兴叹。B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C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D在数千年来汗牛充栋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斓精锻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

3、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我读过因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B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开始反叛了,他甚至不再那么依顺。 C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D日本专家称,福岛第一核电站1号机组发生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是核电站抗震能力不足和设备老化。6.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6分)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二、课内文言文

4、阅读(25分) 7.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绝:横渡 B.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8.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而耻学于师 不拘于时,学于余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故木受绳则直9.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与“蟹六跪而二螯”的“而”相同的一句是( )(3分)A吾尝终日而思矣。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永

5、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D而耻学于师。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加点的词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3分)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B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C吾从而师之。D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1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C其皆出于此乎?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12.句子翻译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4分)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6、(10分)13.默写。(10分)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沁园春 长沙)书生意气, 。指点江山, , 。(沁园春 长沙) ,不复挺者, 。故木受绳则直, 。(劝学)三人行, 。择其善者而从之, 。 (论语 述而) 四文学作品阅读(34分)(1)课内文学作品阅读(12分)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虽然“近似”两字要拉扯得很远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的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

7、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论说巴黎的布置已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了,可是比上北平还差点事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几乎是什么地方既不挤得慌,又不太僻静: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8、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的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与西山呢!14文中为什么要写到伦敦、巴黎、罗马和堪司坦丁堡等城市?然后作者选取近似北平的巴黎作比较,二者各有什么特点?(6分)答: 15作者说“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结合本段内容,概括说明“人为之中显出自然”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6分)答: (2)课外文学作品阅读(22分)江南无雪刘长春1故乡的冬天留给我童年与少年的,是飘雪的记忆。2向暮时节,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着跑得飞快,气温骤降到零下

9、几度的时候,大人们抬头望一眼灰暗的天空,说是“快要下雪了!” 3不一会儿,先是窸窸窣窣的“雨夹雪”,那雨点伴随天然六角的晶体敲打着屋背的黑瓦,就如音乐家灵巧的手轻轻地划过琴键,丁丁东东。多少年过去了,这碎玉之声还萦回在我的耳际。夜里总是睡不稳,会几次三番爬出被窝拉开窗帘看一眼,外面是不是真的下雪了。雪,说不上是什么时候,在人不知不觉中斜刺里飘落了。屋外,清冷的月光下,没有人踏雪而行,用不着着急,像林冲那样,一步高,一步低,踉踉跄跄,捉脚不住,雪夜上梁山。路上无人,田野无人。只有被风追逐着的雪,上下旋转着,左右飞舞着,飘飘洒洒,疏疏密密,忽而转身腾空,忽而前展双臂,然后,一头扑向期待拥抱她的大地

10、。我想象这是在灯光雪亮的舞台上,大自然正在上演一场优美的舞蹈,而雪的舞蹈是一种诗意的语言,关于天的辽远,关于风的吟唱,关于云的彩衣,关于雨的精魂满心欢喜地躺回被窝,睡梦中又好像听见了,那纷至沓来的雪的脚步走进我家的院子了,铺在你家的门槛外了,镶上他家的窗台了,漫过田间高高低低的小路了,平齐河边弯月似的石桥了 4清晨推门,眼前一亮:昨夜隔壁瓦屋纸窗外的世界,一片洁白。昨日地上堆满落叶还显得一片狼藉的院子,现在被大雪所掩盖,像在上面盖了一块洁白的手巾;两株挺拔的枣树,威风凛凛地披挂着银色的甲胄,从四面八方伸出雪白的手臂,指向天空;小河结了厚冰,听不见流淌的声音,没有桥,也无须桥,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吸

11、引着人一直走到对岸。河那边是田野,眺望与地平线相接的远处,也是覆盖了皑皑大雪的白线。那白雪是披在原野身上冬天的被子。在那里,“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睡。”(梭罗冬日漫步)5当我不再是孩子,而是孩子的父亲的时候,关于雪的记忆也就逐渐淡漠了。孩子们却没有忘记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向往冬天,向往寒冷,向往雪花飘飘的日子可是冬天已经变得暖和了,没有寒冷,也没有雪。有几个冬日,天阴沉着脸,云被风追赶着跑得飞快,气温又骤然下降了,看样子是下雪的天气。还在上小学的儿子,迫不及待地问我:“爸爸,什么时候下雪?”我说:“快了,这天准下雪!”可是,雪,向往中的雪,孩子眼里的雪,被人千

12、呼万唤着的雪,总是没有落下来。是啊,“你的睫毛上和舌头上没有落过甜雪花怎能说懂得温柔你没有审视过六角的雪花你没有见过积雪成冰没有听过夜半的冰裂怎能说懂得创造、破坏和一尘不染的纯洁”(邵燕祥雪)6江南的冬天怎么不下雪了?四季不再分明了?我回答不上。也许,孩子长大了,长了知识,一切都会自己解答。但是,我盼望雪,依然想念过去有雪的日子。“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7现在,我家里有酒,有“火炉”,独酌以外,也喜欢雪夜有人敲门,举杯共饮,作通宵长谈。明朝酒醒,不妨雇一条小舟,一起往东湖看雪 16第三段中,作者写了哪些“飘雪的记忆”?请分条写出。(4分)答: 17请简析第四段的表达特色并概括雪景的特征。(

13、6分)答: 18第五段画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6分)答: 19本文题为“江南无雪”,文中却用大量篇幅写雪,请结合全文探究这样安排有哪些意图。(6分)答: 五作文(70分)20.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世界上有很多种植物,而大部分植物都会开花。当花朵绽放时,不管花朵是大还是小,不管色彩是艳丽还是素淡,我们都能发现它的美丽。每一朵花在绽放时,都有属于自己的美丽。请以“绽放自己”为题,写一篇作文,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 文体: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xx学年第一学期学分认定阶段性测试试卷高一语文答卷纸【本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21分) 6.根据你对“青春”的理解,仿照下面的句子写一段话。(6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