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9648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湘教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质检化学试卷D卷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成语中描述化学变化的是( ) A . 滴水成冰B . 木已成舟C . 百炼成钢D . 花香四溢2. (2分)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稳定的是( ) A . 氮气B . 氧气C . 二氧化碳D . 水蒸气3. (2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B . 稀释浓硫酸C . 蒸发D . 测溶液pH4. (2分)烧水的壶用久了其内壁往往结有很厚的一层白色固体物质,称为水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水垢导热性差,不及时除去会浪费燃料B . 形成水垢会延长加热时间,使水的内能增加C . 可用

2、盐酸或醋酸除去水垢D . 水垢的形成表明地表水不是纯净物5. (2分)下列关于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分析中(图中药品为红磷和水),错误的是( ) 图 图 A . 氮气不与红磷反应且难溶于水,是设计该实验的依据之一B . 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C . 图I中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烧杯中水的五分之一D . 图II所示装置也可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6. (2分)某矿泉水标签上印有的主要矿物质成分及含量如下(单位为mg/L):Ca20、K3.4、Zn0.06、F0.02等这里的Ca、K、Zn、F是指( ) A . 原子B . 分子C . 单质D . 元素7. (2分)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 高温下木

3、炭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B . 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C . 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D .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8.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B . 水通直流电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C . 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未改变D . 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9. (2分)下列事实用微粒的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事实解释A酒精挥发是物理变化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B金刚石、石墨、C60的性质存在明显的差异构成物质的原子的结构不同C品红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的快温度升高,分子的

4、运动速率加快D酸和碱的溶液能导电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电子A . AB . BC . CD . D10. (2分)儿童缺锌影响生长发育,如图是锌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锌属于非金属元素B . 锌的原子序数为30C . 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D . 锌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负电荷的锌离子11. (2分)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 分子一定比原子大B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C . 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D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12. (2分)有关蜡烛的燃烧和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的说法正确的

5、是( ) 火焰的温度最高的是外焰 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燃烧时发光、放热 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A . 仅B . 仅C . 仅D . 13. (2分)以下两幅微观示意图揭示了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两幅图表示的化学反应类型相同B .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是可以再分的C . 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D .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发生变化14. (2分)煮沸过的水不宜养鱼,是因为煮沸过的水中几乎不含有( )A . 氧元素B . 氧原子C . 氧分子D . 氢元素二、 填空题 (共9题;共53分)15. (2分)冰水混合物液氧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加热高锰酸钾完全分

6、解后剩余的固体,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属于纯净物的是_(填序号)。 16. (5分)请用恰当的化学用语表示 (1)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_(2)五个五氧化二磷分子_(3)两个碳酸根离子_(4)三个镁原子_(5)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17. (9分)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装有50mL水,250mL量筒内装有200mL水。 实验步骤如下(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I. 用强光手电照射,引燃足量红磷;II. 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读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III. 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1)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_。 (2)红磷的作用是_。 (

7、3)集气瓶内水的主要作用是_。 (4)实验中观察到集气瓶内的液面先下降后上升,原因是_。 (5)此实验得出“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结论,得出此结论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 (6)步骤II中,未冷却至室温就读取,会使读取的量筒中水的体积数值_ (填“偏高”、“偏低”、“相等”)。 (7)步骤中,读取量筒中的水的体积时,仰视,会使氧气含量的测量值_(填“偏高”、“偏低”、“相等”)。 (8)步骤结束后,集气瓶中气体为_(填“纯净物”、“混合物”)。 (9)此实验原理利用了氮气的物理性质是_。 18. (4分)如图中,A,B,C,D,分别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E是银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1

8、)A、B、C、D四种粒子共表示_种元素(2)A、B、C、D中阳离子与阴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3)D中x=_(4)E中银元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19. (3分)氯化钠是由_和_构成的(填写符号);金是由_构成 20. (8分)科学方法对化学学习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1)分类归纳是研究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如图1是某同学整理的铁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图铁丝燃烧生成Fe3O4的过程中_(选填“放出”或“吸收”)热量铁制品的锈蚀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_等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与FeSO4中铁元素化合价相同的铁氧化物的化学式是_(2)微观粒子模型化是研究化学变化的重要方法图甲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

9、钠的示意图该图说明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_(填字母)a原子核 b原子核最外层电子数 c原子的电子层数图乙是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示意图从粒子角度分析该化学反应能发生的原因是_(3)控制变量、设计对比实验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实验1中同时向烧杯中加入一粒相同大小的品红,发现整杯水变红的时间热水比冷水短这是因为_实验2中使用铜片是为了对比_不同实验3是大小形状相同的Mg、Zn、Fe、Cu四种金属同时投入到盐酸中发生的现象,金属周围的黑点表示生成的气体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_(填字母)a铜不能发生置换反应b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Mgc等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发生生成气体质量:Zn

10、比Fe多21. (9分)构建知识网络图是化学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请完善网络图,并根据图示关系回答下列问题:(1)完善上述知识网络图图I中_;图中_,_(2)根据图I中所示关系填写下列空白:物质是由_组成的;构成物质的微粒有_;分子是由_构成的; 原子是由_构成的;原子得失电子转化为_(3)依据图完成下列问题: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_关系(填“并列”或“包含”)22. (5分)回答下列问题: (1)古代丝绸之路中的“丝”指的是蚕丝,蚕丝的化学成分与动物毛发相似,则蚕丝富含_(填序号)。 A . 无机盐B . 蛋白质C . 糖类D . 维生素(2)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它由硝酸钾、硫黄和木炭等

11、组成,黑火药爆炸时发生的反应为:S+2KNO3+3CX+3CO2+N2,则X的化学式为_。 (3)如图中打开可乐的瓶塞,可观察到大量气泡冒出,原因是_。 (4)做饭时,若燃气灶火焰呈黄色,锅底出现黑色物质,则需要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 23. (8分)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下面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2)从表中可查出硅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3)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填元素符号)(4)611号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有_(填元素符号)(5)表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6)表

12、中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_(7)通过分析,同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_(任写一条)(8)通过分析,同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_(任写一条)三、 推断题 (共1题;共5分)24. (5分)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D与E的组成元素相同,B、D、E在通常状况下是气体,F可用来改良酸性土壤,G是石灰石的主要成分,M是一种黑色固体粉末。请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A的化学式_。 (2)物质M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_。 (3)反应中伴随着_(填“放热”或“吸热”)现象。 (4)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5)写出实验室制取气体E的化学方程式_。 四、 探究题 (共1题;共9分)25. (9分)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氧气: (1)写出图中有标号的仪器的名称:a_;b_; (2)若用 B 装置来制取氧气,长颈漏斗添加药品的名称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