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85091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如图,给凸透镜“戴”上近视眼镜,此时光屏上能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的像清晰,在保持烛焰和透镜位置不变的条件下应将光屏( ) A . 靠近透镜B . 远离透镜C . 靠近透镜或远离透镜都可以D . 保持在原来位置2. (2分)如图所示: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果在光屏上得到的缩小、倒立的实像,那么要在光屏上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A . 蜡烛左移,光屏右移B . 蜡烛右移,光屏右移C . 蜡烛左移,光屏左移D . 蜡烛右

2、移,光屏左移3. (2分)移动支付已经逐渐成为人们常用的支付手段。2018年8月18日,支付宝向外界宣布,其刷脸支付功能已经成熟,付款时顾客只需面对付款设备,该设备就会利用摄像头自动进行人脸识别,识别成功即表示付款完成。以下关于该设备摄像头的说法错误的( ) A . 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B . 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只要大于一倍焦距就能成清晰的像C . 这种镜头能使光发生偏折,对光线有会聚作用D . 这种镜头成像原理与照相机成像的原理相同4. (2分)小明拿着放大镜,伸直手臂,通过放大镜观察远处的景物,看到的是景物的( )A . 正立放大的像B . 倒立放大的像C . 倒立缩小的像

3、D . 正立缩小的像5. (2分)物体放在焦距为16厘米的凸透镜主光轴上,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缩小的像,则该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 . 10厘米B . 20厘米C . 30厘米D . 40厘米6.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将蜡烛放置在某一位,调节透镜另一侧的光屏,成一倒立缩小清晰的像,此时光屏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移动蜡烛的位置,并再次调节光屏,当光屏距离透镜16cm时,成一倒立放大的像,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A . 6cmB . 8cmC . 10cmD . 12cm7. (2分)眼睛中的眼球在观察某一事物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

4、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觉到最高的物体是( ) A . 20m远的1.7m高的人B . 40m远的1.7m高的竹竿C . 20m远的1.7m高的栏杆D . 18m远的1.7m高的小树8.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从距离凸透镜50cm处移到20cm处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等大的像再将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7 cm处,所成的像是( )A . 放大的虚像B . 放大的实像C . 等大的实像D . 缩小的实像9. (2分)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

5、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cmB . 当u=3.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 . 当u=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cm处移动到8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0. (2分)夜晚,发着光的小萤火虫从放大镜的2倍焦距处沿着主光轴匀速飞行过程中,萤火虫发出的通过放大镜部分的光逐渐减少,则萤火虫的像( ) A . 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B . 远离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C . 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小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D . 靠近放大镜,平均速度大于萤火虫的飞行速度11. (2分)图中a、

6、b是同一人的两幅照片,b图中他拿的眼镜( )A .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B . 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C .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D . 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12. (2分)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像是正立的B . 像是放大的C . 像是虚像D . 像比灯丝亮二、 填空题 (共7题;共18分)13. (3分)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_(正立/

7、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 14. (1分)含章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图所示把光具座放在水平桌面上,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固定在光具座上,接下来的实验操作是把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整到_。(“同一水平高度上”、“.同一直线上”或“不用调节直接实验” )15. (4分)2013年6月20日,我国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 完成了太空授课,图甲是她做水球实验时的情景,水球相当于_镜,通过水球可以看到她的_像(选填“实”或“虚”),这种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李佳同学将一只透镜放在眼前10cm处玩赏时,被别的同

8、学拍下了照片(如图乙),据此推断该透镜的焦距f满足的条件是f_10cm(选填“”“”或“=”) 16. (2分)小云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小云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该像是_的倒立的实像。该实验现象可以说明_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17. (3分)(2017泸州)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实验时,调节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

9、如图所示,该像是倒立_的实像,由于蜡烛的燃烧,光屏上的像会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保持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小明将另一个镜片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并适当调整镜片的位置,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则这个镜片是_(选填“凸透镜”、“凹透镜”或“平面镜”)18. (2分)取一个装满水的圆筒形透明玻璃杯,盖上杯盖后横放在书上,透过玻璃杯可以看到放大了的“字”,看到的“字”实质上是_(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19. (3分)“虚拟试衣镜”亮相黑龙江软件产品博览会,该款“虚拟试衣镜”解决了购物者很难观察到试穿衣

10、服时背面的情况,摄像头能够监视顾客的移动,并将衣服的背面展现给他们,如图所示,监视顾客移动的摄像头相当于一个_镜,顾客离摄像头的距离应在_的范围,若想看到整套西服的着装效果,顾客应_(选填“远离”或“靠近”)“虚拟试衣镜”三、 实验题 (共5题;共24分)20. (4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用_替代平面镜,是为了便于确认_的位置。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位于如图所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_厘米。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为了得到放大的像,可将发光物置于光具座上的_点(选填字母)。21. (3分)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提供的器材有:蜡

11、烛(附火柴)、凸透镜(焦距约为5cm)、光屏和光具座(标尺的刻度范围是“0100cm”).(1)如图所示将蜡烛和透镜固定在图所示的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 (2)当蜡烛靠近凸透镜时,烛焰的像将落在光屏的_(选填“前”或“后”)方若用此实验模拟人眼的调节功能,重新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换焦距_(选填“更大”或“更小”)凸透镜. 22. (4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小明将发光的小灯泡、凸透镜、光屏依次放置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写出一种可能的原因_

12、(2)解决上述问题后,他把凸透镜位置固定,发光的小灯泡放在40cm刻度线位置时,移动光屏发现光屏上始终能呈现一个面积大小不变的光斑,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cm (3)小明用蜡烛代替小灯泡继续做实验,烛焰在图乙所示位置能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若想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得再大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23. (7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A、B两个玻璃凸透镜进行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

13、度,使_,目的是_。 (2)当蜡烛、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_(选填“A”或“B”)。 (3)随着蜡烛越烧越短,会发现光屏上烛焰的像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 (4)当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时,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取一只与原实验中焦距相同但镜面直径较小的凸透镜,替代原来的凸透镜再次实验,所成的像与原来相比,你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 (5)在整理器材时,小明在凸透镜内惊奇的看到了自己正立、缩小的像,该成像原理是光的_(选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6)通过实验小明明白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一次他在给兄弟班级拍毕业照时,发

14、现两旁还有同学没有进入观景框内,他应将照相机_(填“靠近”或“远离”)被拍照的同学,这样才能在观景框内看到全班同学清晰的画面。 24. (6分)(2011南通)某兴趣小组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水平桌面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使它们的中心位于_,其目的是使像成在_ (2)小明将蜡烛由距透镜90cm处移至距透镜120cm处的过程中,在光屏上所成的像与透镜间的距离均约为5cm透镜的焦距约为_cm,判断的依据是_ (3)小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调到如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把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一定是_(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 (4)小红同学将蜡烛和透镜固定,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