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78797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历史试卷第卷(选择题 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分)1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汉武帝这么做的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2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 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C“龙生龙,凤生凤” 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元朝在秦朝以来郡县制的基础上,实行行省制。关于这一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是中国省制的

2、开端 是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加强了中央集权 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A B. C. D. 4北宋三司使掌管的权力是 A拥有统兵权 B拥有调兵权 C掌管国家财政 D掌管国家行政5所有合法公民均可参加的大会是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制的具体表现,公民大会每年要召开40次,它能运行的最重要的前提是A雅典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 B雅典公民高涨的参政热情C雅典国家发放的参政补贴 D雅典城邦的法律强制参政6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A社会制度的价值观不同 B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来源:C复杂的宗教信仰和民族关系 D各种政治力量的平衡和相互制约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

3、在制”。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8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A疆域最辽阔 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所有人都享有公民权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9史书记载:唐朝后期长安城中的崇仁坊“一街辐辏(集聚),遂倾(超过)两市,昼夜喧哗,灯火不绝,京中诸坊,莫之与比。”材料中没有反映出A长安城商业发展突破了两市的范围 B长安城商业的发展突破了时间的限制C崇仁坊成为长

4、安城中最繁华的住宅区D崇仁坊成为唐朝政府新设立的商业区10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机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由于资本微薄,又始终没有自己的船坞,在价格上也难以与外商匹敌,故无力竞争,步履艰难。甲午战争后,在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竞争下,发昌机器厂迅速衰落。这一史实说明A近代民族工业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 B近代民族工业经营不善,致使亏本C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D近代民族工业先天不足,产生后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排挤、压迫1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一次伟大尝试。巴黎公社A是在推翻法兰西第二帝国基础上直接建立的B推动了第一国际的建立C人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有了正确的认识D在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方面提供了有益的经

5、验12位于长江之南、太湖之北的华西村,改革开放后成为“天下第一村”,现在华西集团拥有全资企业40家,控股企业7家,参股企业10家,华西集团已形成铝型材、铜型材、钢材、带管、化工、毛纺六大生产系列,华西村成功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C实现了国有企业改革,建立了现代化企业制度D抓紧对外开放,鼓励出口13下列事物和现象表明当时中国尚未进入改革开放时期的是A身份证、个体户、移动电话、豪华住宅区 B银行卡、私人轿车、互联网、出国旅游C肉票、粮票、上山下乡、样板戏 D菜蓝子工程、安居工程、装修热、流行服饰14有位美

6、国总统在就职时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或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这场战争指的是A美国独立战争 B美国南北战争 C美国罗斯福新政 D美国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5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 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 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16二战后,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是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A B C D17.孟子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7、”,黄宗羲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以下的解释正确的是A.孟子和黄宗羲都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B.三种主张都与当时社会状况密切相关C.三种主张都遭到当时统治集团的轻视 D.三种主张都反映社会转型时期的剧变1819世纪四十年代的清朝出现“新思想的萌发”,“新”的主要含义是A.揭露腐败现象,呼吁革除弊端 B.批判程朱理学,提倡“经世致用”C.抛弃“天朝上国”梦幻,放眼看世界 D.“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19对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解释较为全面的是A把传统的封建制度作为立国根本,发扬光大B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来抵抗外来侵略C在不触动封建制度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D西方先进技术和政治

8、制度兼收并蓄2019世纪末的中国面临瓜分豆剖的危机,应当如何自救?当时中国人对这一艰深的时代课题做出的最符合时代潮流的回答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1梭伦改革后,陪审法庭的陪审员产生的方式是A由各等级公民选举产生 B.从各等级公民抽签产生C. 由各等级公民轮流担任 D.由首席执政官随意指任22.促使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A.民族融合的需要 B.汉族地主的建议 C.巩固统治的需要 D.先进经济形态的吸引23.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要解决的共同问题是A抑制土地兼并 B.限制高利贷盘剥 C.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减轻

9、农民负担24.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苏、美、中、英等世界大国的积极的影响 B.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C.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D.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正义性25.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的战争是:A.海湾战争 B.印巴战争 C.两伊战争 D.越南战争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材料解析题、问答题(26题12分;27题13分;28题 10分;29题15分)26(12分)中外交流和交往对古代和近代中国社会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物质文化的交流总是双向的。打开这两条通道之后,汉唐一千多年间(中国)运往西方的技术和物产包括铸铁、凿井、丝织和造纸技

10、术,以及丝织品、茶叶等物产。西方经此输入中国的物产包括玻璃器皿以及良马、香料、葡萄等。此后,中国物产和技术的西传却是难以统计的,包括印刷、漆器、瓷器、火药、指南针等。材料二 进入近代以来,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西方交流出现了新的状况。中国的茶叶、生丝、棉花大量输往西方,以“英国制造”为代表的西方纺织品、金属制品、机械设备等也漂洋过海。洋人反客为主,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在某些地区,洋布排挤了土纱土布,使中国城乡出现生产凋敝、经济萧条的状况。(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西物质文化交流的状况。(4分)(2)根据材料二,简要概括中西方交流出现的新状

11、况,(2分)并分析出现这些新状况的原因。(2分)(3)中西交流在古代和近代有何本质区别?(2分)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27(13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195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讲话说:“我们是先生教出来的学生,应当高明些,后来者居上么!”我看我们的共产主义,可能比苏联提前到来。”转引自沈志华等战后中苏关系若干问题研究问题:(1)在向“先生”学习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探索了一条怎样的中国式革命道路?1958年前,新中国取得了哪些建设成就?(5分)(2)为了“后来者居上”,毛泽东发动了哪些运动?这些运动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3)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12、提出,对我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有何历史意义?(4分)28. (10分)维新派的目标正是我们的目标,他们的计划好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然而,距今大约三十年以前,绝大多数局外人不也是这样评论日本的明治维新,而明治维新不是扫除了日本的旧秩序吗?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泰晤士报主编姬乐尔致该报驻北京记者莫理循的信(1898年11月25日)(1)材料中“不打破鸡蛋就不可能做成煎鸡蛋卷”的含义是什么?(2分)戊戌变法未能“打破鸡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2)为了“打破鸡蛋”,明治政府在政治方面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4分)29(15分)儒学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新儒学”、“儒学复兴”、“孔子学院”等当代文化现象的出现,又反映了儒学的因时之变与应世之用。请简述先秦、西汉、南宋儒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主张,并说明中国古代历史上儒学地位的变化。 来源:.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