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52301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一、 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中液态汞表面出现红色粉末B . 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变成了淡蓝色液体C .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 (2分)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气体的常用方法是( )A . 煅烧石灰石B . 点燃木炭C .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D . 碳酸分解3. (2分)日常生活中很多问题需要化学知识,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A . 研制生产可降解塑料的主要目的是解决“白色污染”问题B . 我国规

2、定食盐中必须加碘,这里的“碘”是指碘元素C .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物质D . 在铁桶中用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会失效4. (2分)有关碳元素形成的几种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 C60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 . 金刚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C . 石墨具有优良的导电性D . 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5. (2分)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对应的分子的特性不一致的是( ) 选项搡作或现象 分子的特征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

3、气 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 . AB . BC . CD . D6. (2分)下列关于“决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决定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的是核电荷数B .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C . 决定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是质子数和中子数D . 决定元素和原子种类的是相对原子质量7. (2分)亚硒酸钠(Na2SeO3)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亚硒酸钠中硒元素(Se)的化合价为( ) A . +2B . +3C . +4D . +58. (2分)2012年2月16日,央视焦点访谈报道了苏泊尔四大类产品锰含量超出国标近4倍,81个规格炊具被检测为不合格。这里的“锰”是指( )A . 单质B

4、 . 元素C . 离子D . 分子9. (2分)现将5.6g的铁粉加入到100g的硫酸铜溶液中,恰好完全反应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 . 15.3%B . 32.4%C . 49.3%D . 52.6%10. (2分)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A . 水沸腾时会顶开壶盖,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C . 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D . 44 mL的水与56 mL乙醇混合后溶液的体积为96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隙11. (2分)某物质R完全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2R+3O22CO2+4H2O。由此

5、得出的下列结论,完全正确的一组是1个R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构成 R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R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32g R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7.5%( )A . B . C . D . 12. (2分)下列现象不会造成水源污染的是( )A . 造纸厂的废水直接排入附近河流中B . 农药化肥的流失C . 植物的蒸腾作用D .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13. (2分)现有X、铜、镉(Cd)三种金属,把X和镉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镉表面有一层红色物质析出,而X表面没有变化,则X、铜、镉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 A . X铜镉B . 铜镉XC . 镉铜XD . 镉X铜14. (2分)

6、近期微博热传的“苯宝宝表情包”是一系列苯的衍生物配以相应的文字形成的,如图所示的六氯苯,其化学式为 C6Cl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六氯苯是由碳和氯气组成的B . 六氯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85C . 六氯苯是由 6 个碳原子和 6 个氯原子构成的D . 六氯苯中碳元素与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6:1715. (2分)如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序号XY水酒精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稀硫酸镁粉硫酸铜溶液锌粉A . B . C . D . 16. (2分)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

7、信息不正确的是( )A .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 .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变C . 一个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D . 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17. (2分)4.6g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9.6g氧气,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对于该化合物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只有C元素B . 只有C,H元素C . 含有C,H,O元素D . 无法确定18. (2分)甲、乙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H2SO4溶液现向甲杯中加入m克Mg,向乙杯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有一只烧杯中仍有金属未溶解,则甲、乙烧杯中原有H2SO4的溶质质量x应为( )

8、A . gxgB . gxgC . x=gD . xg19. (2分)小明在纸叠的小船中加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纸船安然无恙。纸船没有燃烧,原因是A . 纸船不是可燃物B . 纸船没有与氧气接触C . 温度没有达到纸船的着火点D . 水能灭火20. (2分)某反应A+2BC+D,若有30gA和1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10gC,那么要得到7gD,参加反应A的质量应为( )A . 20gB . 15gC . 12gD . 6g二、 填空与简答 (共5题;共22分)21. (6分)有下列粒子:aFe3+b3H c3N2 d eNe (1)按要求填空:表示3个氮分子的是_(填序号),表示铁离子

9、的是_(填序号),a与d两粒子结合形成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2)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填名称)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a工业上常用赤铁矿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b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清洗后需要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_对铁锈蚀的影响22. (3分)汽车的生产和使用与化学紧密相关。 (1)汽车车身中有钢材材料,请写出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_。 (2)汽车防冻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C2H6O2)。乙二醇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_。 (3)车载安全气囊使用了叠氮化钠(NaN3)

10、。在一定条件下NaN3迅速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单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23. (4分)镁、铝、铁等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金属镁铝铝镁合金熔点/649660463硬度2.02.7534(1)用打磨好的镁条将五号干电池、小灯泡连接起来,灯泡发亮,这是利用镁的_性 (2)镁在空气中表面易被氧化,生成氧化镁(MgO),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3)表中是镁、铝、铝镁合金的某些物理性质可见,在铝中加入镁后,形成的铝镁合金在性能上发生了变化,其中之一是_ (4)钢铁制作的自行车车架表面喷漆可以防锈,其原理是_ 24. (5分)如下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1)该实验主要探究的是燃烧

11、需要_; (2)该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 (3)该实验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4)若用该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为五分之一,实验中应注意事项有_;_(写出两点) 25. (4分)如图中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在常温下,A、D是气体,B、C是液体,E、F是固体;组成B、C的元素种类相同,组成E、F的元素种类也相同。图中“”表示两端的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1)用化学式表示:B的三个分子_ E中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_(2)写出A的一种用途是:_。 (3)CD反应的 文字表达式为:_三、 实验与探究 (共2题;共18分)26.

12、 (12分)实验室制备气体并验证其性质是初中化学重要的学习活动 (1)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如图1)请写出 I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用 II收集氧气是利用了氧气_的性质制备完毕用铁丝在氧气中燃烧,该实验的现象是_(2)二氧化碳的制取及性质选择药品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且操作正确的是图2中的_(选填编号)制取装置如图3所示i仪器a的名称是_ii加入盐酸的量应在_(选填“x”“y”或“z”)处iii请写出证明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_将二氧化碳通入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中,石蕊试液变红,说明溶液呈_性为使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3)比较装置 I和 IV,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编号) A . 都能随时控制滴加液体的量B . 都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C . 都适用于常温下的反应D . 都只能制备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E . 都是反应过程中装置内气体压强大于外界大气压27. (6分)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测定某品牌碳酸饮料中CO2的含量,设计如下实验步骤: 将250mL瓶装碳酸饮料放在冰箱中冷冻一段时间(未结冰);将饮料从冰箱内取出,迅速加入质量分数为50%NaOH溶液5mL;倒转饮料瓶,轻轻震荡,然后放置恢复至室温,作待测液;按如图连接实验装置取50mL待测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