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52254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料与燃烧单元测试卷课时练习(新版)B卷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事故处理正确的是具有腐蚀性、易潮解的药品不能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试管夹从试管口往下套 将鼻孔凑到集气瓶口闻收集的气体气味 可以用药匙或镊子取用固体药品 为了节约药品,将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 )A . B . C . D . 2. (2分)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养,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加油站内,禁止接打手机B . 电器着火,马上用水浇灭C . 室内失火,立即打开门窗排除浓烟D . 被火势困在高层建筑内,乘坐楼内电梯

2、撤离3. (2分)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做法,正确的是( )A . 用100mL的量筒量取10mL水B . 为加快过滤速度,用玻璃棒搅动过滤器里的液体C . 实验室制取气体前,先检査装置的气密性,再装入药品D . 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一有气泡冒出马上收集,以免造成浪费4. (2分)下列关于能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人类需要的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B . 煤和石油都是可再生能源C . 大量使用煤、石油造成大气污染,因此使用天燃气可以避免污染D . 目前没有大量使用氢能源,是由于氢气的制取成本高,储存困难5. (2分)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氧气约占空气总

3、体积的 B .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 . 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D . 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6. (2分)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 A . 纯净物与混合物属于包含关系B . 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并列关系C .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属于交叉关系D . 化合物与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7.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保鲜B . 用水灭火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 给硬水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 . 发现煤气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开关8. (2分)如图所示实验,不能达到实验

4、目的是( ) A . 探究燃烧的条件B . 收集二氧化碳验满C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 . 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质9. (2分)木炭与氧化铜、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A的作用是尾气处理B . 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中,都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C . 两个实验中都可以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D . 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10. (2分)生锈的铁钉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密闭容器中,用压强传感器测得容器内气体压强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说法错误的是( ) A . AB段的化学反应是:Fe2O3+6HCl2F

5、eCl3+3H2OB . CD段压强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 . C点反应结束D . E点温度大于A点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2分)11. (5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相应的序号填空: 二氧化碳氧气氮气稀有气体酒精(1)实验室常用的燃料是_; (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_; (3)可以供呼吸的是_; (4)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_; (5)可用于制作霓虹灯的是_ 12. (6分)如表列出了部分酸、碱、盐在20时的溶解性利用此表完成下列问题: 离子OHClH+溶、挥溶Na+溶溶溶Ca2+微溶微Ba2+溶溶不(1)写出表中空格处物质的化学式_; (2)查:CaSO4的溶解性_

6、; (3)工业上常用表格中的两种酸(HCl或H2SO4)除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2O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只要求写出其中一个,如果两个都写,且正确可另加2分,但全卷总分不超过100分):_、_; (4)BaCl2、Na2SO4这两种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如果能,请写出化学方程式;如果不能,请简要地说明理由答:_; (5)从上表中选择并写出一个能生成不溶物,且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13. (3分)自然界中有大气循环、水循环等现象,元素也一样会在自然界中循环如图是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1)图一中,转化1表示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图二中,转化2是自然界中碳循

7、环的重要反应一人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此过程将消耗体内有机物Y,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当Y为C6H12O6时,图二中转化2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图一和图二中的转化1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但产物却完全不同,原因是:_;14. (4分)下图表示水消毒时所发生反应的微观过程。(1)已知盐酸、次氯酸的化学式分别为HCl、HClO,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反应物的质量比为_;其化学方程式为_。(2)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物质abcd反应前的质量/g6.414.03.21.0反应一段时间后的质量/g10.07.2x1.0该反应属于_

8、反应,x的值为_。15. (4分)A,B,C,D,E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A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无色液体,E是一种黑色固体,具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其他反应物及多余产物均略去):(1)D可能是_(填化学式);(2)写出C的一种用途_;(3)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22分)16. (8分)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1相同装置,通过测定产生相同体积气体所用时间长短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下列方法能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是 A . 将注射器活塞固定,向分液漏斗中注入适量蒸馏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如果分液漏斗颈部能形成

9、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B .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加热锥形瓶,如果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加热后注射器活塞回到原来位置,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C . 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力将注射器活塞外移(右移),停止用力后,注射器活塞不移动,则气密性良好,反之气密性差(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是_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完成下表 实验编号实验目的温度催化剂浓度甲组实验探究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5二氧化锰10mL2%H2O2甲组实验25二氧化锰10mL5%H2O2(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2数据 甲组实验得出的数据可知: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_;

10、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H2O2在_(填“酸”或“碱”)性环境下放出气体速率较快;乙组提出可以用BaO2固体与硫酸溶液反应制H2O2(已知还生成另一种物质硫酸钡)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_17. (14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和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回答:(1)指出仪器名称:_。 (2)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你认为该装置中还缺少_。该反应属于_。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 (3)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还需要用到_药品(填名称),其起_作用,能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后的剩余物代替该物质_(填“能”或“否”)。(4)用排

11、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_,若用F装置收集该气体,则气体从_端进入(填“c”或“b”)。 (5)实验结束后,有人问:“我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为什么不会复燃?”请你推测导致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_(写一条即可)。 (6)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收集装置是_。 四、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8. (5分)某工厂利用废硫酸和废铁屑起反应来制取硫酸亚铁现有废硫酸9.8t(H2SO4的质量分数为10%)与足量的铁屑起反应,理论上可生产FeSO4的质量是多少?第 13 页 共 13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2分)11-1、11-2、11-3、11-4、11-5、12-1、12-2、12-3、12-4、12-5、13-1、13-2、13-3、14-1、14-2、15-1、15-2、15-3、三、 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22分)16-1、16-2、16-3、16-4、17-1、17-2、17-3、17-4、17-5、17-6、四、 计算题 (共1题;共5分)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