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5026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doc(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解析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 1(3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D铁钉生锈 2(3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液体的倾倒B检验氧气是否集满C给液体加热D点燃酒精灯 3(3分)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 4(3分)(2011广州)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将KClO3和MnO2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

2、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O2C待集气瓶充满O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D收集完成后,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 5(3分)(xx杭州)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 6(3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操作有:加热;检查装置气密性;向试管中装入药品;当有连续气泡时用排水法收集;实验完毕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熄灭酒精灯;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正确顺序是()ABCD 7(3分)下列变化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酒精

3、+氧气水+二氧化碳B水 氢气+氧气C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D碳+氧气二氧化碳 8(3分)某气体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B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9(3分)下列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不正确的是()A制取气体时,先装药品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停止加热时,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先把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外壁D加热试管先预热再对准有药品的部位集中加热二、填空题(本题共23分) 10(4分)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

4、、稀有气体等,是一种_(填物质类别)人类时刻都离不开空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_(2)稀有气体用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_,用氦气填充探究气球是利用了氦气_的性质 11(6分)如图表示了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关系,按示例填空:示例:A部分:是化合反应但不是氧化反应例:氧化钙+水氢氧化钙(1)B部分:_例:_(2)C部分:_例:_ 12(4分)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1)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原因是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2)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原因

5、是_,相应的改进措施是_ 13(9分)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b是_(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代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该反应的表达式为_(4)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文字表达式为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_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0分) 14(10分)小丽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查阅资料】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

6、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也叫触媒)【实验探究】她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或总结结论总结实验一取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_反应的表达式为_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二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没有明显现象_实验三_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反思与评价】(1)在小丽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_(2)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

7、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_;第二方面的实验是探究_具体操作为_xx学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肖港中学九年级(上)段考化学试卷(1-2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7分)1(3分)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食物腐烂B工业上制取氧气C酒精燃烧D铁钉生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食物腐烂生成有害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B、工业上制取氧气是分离液

8、态空气法,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C、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D、铁钉生锈,铁锈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3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液体的倾倒B检验氧气是否集满C给液体加热D点燃酒精灯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从取用液体药品的方法去分析;B、从氧气的验满方法去分析;C、从给试管里的液体加

9、热的方法去分析;D、从酒精灯的使用方法去分析解答: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应注意:瓶塞倒放,标签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倒完液体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试剂瓶放回原处,图中没有错误;故正确;B、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进入集气瓶后,沉积在集气瓶的底部,氧气自下而上,充满集气瓶,当瓶口有氧气时,说明氧气已收集满,所以检验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利用氧气的助燃性,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复燃,证明集气瓶内已充满氧气;故正确;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1/3;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与桌面呈45角;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大拇指不能放在短柄上图中没有错误;故正确;D、

10、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酒精灯,容易引起火灾;故错误;由于题目要求选出错误的,故答案为:D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好实验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3(3分)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酸钾受热分解时现象进

11、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镁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D、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氧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4(3分)(2011广州)实验室用右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O2,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A将KClO3和MnO2混合用纸槽装入试管中B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然后加热,立即收集O2C待集气瓶充满O

12、2,盖好玻璃片后,再移出水面D收集完成后,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取粉末状药品装入试管内用到药匙或纸槽;B、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应注意先后顺序,不能盲目操作;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注意收集满应盖好玻璃片后移出水面;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试验完成后应注意先后操作顺序,避免产生不良后果解答:解:A、将KClO3和MnO2的混合物装入试管内用到药匙或纸槽;故A正确B、给试管内药品加热并用排水法收集时,先给试管均匀预热,再将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水槽里,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氧气故B不正确;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收集满盖好玻璃片后移出水面;故C正确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试验完成后应注意先把导管移出水面(或先松开橡皮塞),再熄灭酒精灯,避免产生不良后果故D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培养学生规范的实验操作意识5(3分)(xx杭州)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正确的是()A氧气能和大多数金属、有机物反应,所以氧气是一种很不稳定的气体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C给氯酸钾加热,若不加二氧化锰就不产生氧气D课本上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若将红磷换成木炭实验会失败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根据氧气是一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