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50251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年三年级语文下册美丽的南沙群岛教学设计8 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规范书写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认读“浩、垦、搏”等9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华”。理解并积累生字组成的重点词语“星罗棋布”、“生息繁衍”、“用之不竭”、“碧波浩渺”、“流连忘返”等。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第二、三自然段。3.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学习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进行描写,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联系上下文抓住“难以计

2、数、用之不竭、水天相连、碧波浩渺”等关键词语体会南沙的美丽富饶。学习抓住课文每一段的总起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难点:学习总分的写作方法,并运用这种写法学习描写自己熟悉的一处景物。三、教与学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见后附件1)教师:1.搜集南沙群岛美景和物产图片。2.教学课件。3.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四、教学课时 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风景导入,了解课题的魅力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祖国的两大奇迹万里长城和京杭大运河。这节课,我继续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欣赏课件画面)这就是祖国的南大门,美丽富饶的南沙群岛。2.板书课题:

3、美丽的南沙群岛。齐读课题。3.针对课题从写法上进行评价。(学生行为预设:课题中一个“美丽”写得好,直接告诉读者南沙群岛的特点。)4.老师总结:课题直接点出景物的特点,同时也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写“美丽”。写法直接,意思明确,值得我们学习。5.结合课前预习,简介对南沙群岛的了解,并出示中国地图,指出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并理解课文语段: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二)检查初读,落实学习基础1.认写字词,体会汉字的美丽(1)出示词语(生字带拼音),自由读,然后同位互相提醒容易读错的生字。辽阔 岛屿 合璧 资源 水天相连矿产 宝库 海龟 不仅 星罗棋

4、布(2)检查认读,重点指导认读“资”是平舌音;“屿”是整体认读音节。重点观察“龟”字,根据字形猜测古人造“龟”字的由来。甲骨文 小篆 楷体(3)教师范写“龟”字,强调竖弯钩的形象写法(乌龟的尾巴)。学生书写,教师关注学生的书写双姿要规范,书写评价依据六不写字规则进行。(不碰边线、不出格、不乱画、不用改正纸或修正液、不折角、不撕页)(4)说说课前从本课中积累的四字词语。(5)课件展示老师摘抄的好的四字词语,学生认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去掉拼音认读)搏击风浪 生息繁衍 难以计数 用之不竭 蔚为壮观清澈明亮 五彩缤纷 心旷神怡 碧波浩渺 充满魅力(6)检查课文正确、流利朗读情况。

5、教师注意提醒学生读书、听书的学习姿势,告诉学生:仔细听,优点跟着学,读错的随时帮助纠正。教师针对难点适时加以指导、强化。2.标画中心句,把握课文主要内容1.默读课文,请同学们用“ ”画出直接概括描写南沙群岛的语句。交流: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2.朗读出示的三个中心句,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南沙群岛的哪些内容?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略读地理位置,品悟“群”岛1.出示南沙群岛诸岛屿与礁盘的放大图,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密密麻麻的标记,它让我们想到了一个四字词语(星罗棋布)2.板书:岛屿多3.还有哪些词语也写出岛

6、屿多?(学生行为预设:二百多座、一串串、名字中的“群”字。)根据学生回答,此句中这些关键词语变成红色。传说仙女下凡时,在辽阔的南中国海上撒下了一串串晶莹的珍珠,这就是美丽的南沙群岛。南沙群岛位于祖国的最南端,二百多座岛屿、礁盘星罗棋布。4.指名读出岛屿的多与美丽。5.美丽的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可是一些居心不良的国家却非说是他们的,如果,你是我国的外交官,你一定会义正言辞地说-(指生读)面对他们一次次的挑衅,每一个中国人都会反击他们(齐读)早在两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在这片浩瀚的大海上航行、捕鱼,在小岛上开垦、种植。茫茫南沙,汇入了祖先搏击风浪的汗水;片片岛屿,留下了祖先生息繁衍的烟

7、火。(四)指导重点字,再悟汉字的魅力1.打开学生预习单,检查自己汉字书写情况,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互相提醒容易写错的地方。2.老师补充讲述杨修和曹操的故事,增强汉字的趣味性。 有一次,曹操造了一所后花园。落成时,曹操去观看,在园中转了一圈,临走时什么话也没有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了解其意,就去请教杨修。杨修对工匠们说:“门内添活字,乃阔字也,丞相嫌你们把园门造得太宽大了。”工匠们恍然大悟,于是重新建造园门。完工后再请曹操验收。操大喜,问道:“谁领会了我的意思?”左右回答:“多亏杨主簿赐教!”曹操虽表面上称好,而心底却很忌讳。 3.指导写“阔”等生字,学生书写,教师关注学生的书

8、写双姿要规范,书写评价依据六不写字规则进行。4布置作业:书写课后第三题生词。第二课时(五)复习旧知,导入新课默写课后第三题生词:辽阔 岛屿 矿产 水天相连壮观 宝库 海龟 星罗棋布(六)学法引领,品读南沙群岛物产的丰富1.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描写南沙群岛的。(总分)请标画出这两段的中心句。南沙是祖国巨大的蓝色宝库。南沙也是个迷人的地方。运用总分的写作方法我们在上学期已经学过,背诵你记忆深刻的段落。(学生行为预设:卧薪尝胆一课的第四段;北大荒的秋天中的第四段;东方之珠的第二、三、四、五段。)2.自由读课文第二段,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描写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的?请画出关键词

9、句。2.学生自读,标画关键词,教师个别指导,掌握学情。3.反馈交流。(学生学习行为预设:作者分别从三个方面写了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板书: 海洋生物 矿产资源 海洋动力(1)老师随机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知道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和海洋动力。引导用以下句式说话:南沙群岛拥有难以计数的珍贵的海洋生物,我知道的有( )、( )和( )南沙群岛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我知道的有( )、( )和( )南沙群岛贮存了用之不竭的海洋动力,我知道的有( )、( )和( )简单补充介绍海洋动力,随着科技的发展,

10、人们意识到了矿产资源是有限的,但阳光、海水都是可以运用的清洁的新能源,现在人们就开始利用海水温差、潮汐来发电。(2)这里的“难以计数、极为丰富、用之不竭”都表示了多的意思,那能不能交换代替使用呢?(交流体会文章用词准确恰当)(3)感情朗读,读出南沙群岛的物产丰富。4.为了说明南沙群岛的确蕴藏着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作者还具体写到“仅曾母暗沙,就以丰富的石油储量而享有第二波斯湾的美誉”,这种方法叫举例子。5.师总结:作者抓住南沙群岛的海洋生物、矿产资源和海洋动力三个方面的特点,并举出具体事例,就把“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写得具体生动了。回忆一下,我们的阅读方法。(A自由读,找出关键词语体会作

11、者从哪些方面写南沙群岛是个巨大的蓝色宝库的;B抓住关键词语联系生活实际谈体会感受;C读出自己的体会。)(七)合作学习,品赏南沙群岛的景色迷人1.同位两位同学使用刚总结的阅读方法合作学习,品赏南沙群岛迷人的景色。2.学生合作学习,教师个别指导,一方面了解学情,另一方面指导学生合作学习的深入、细致、有效,以便学后交流的指导。3.同位两位同学把学习的结果合作与全班同学交流。景美之一:远望海天一色(1)学生交流水天相连,景色很壮观。(2)师引导从“一片蓝玉”“一块翡翠”体会天湛蓝如玉,海碧绿澄澈,从“合璧”体会水天一色、蔚为壮观的景象。(3)播放图片,感受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色。(4)指导朗读,读出景色的

12、壮观。景美之二:俯看鱼虾色彩斑斓(1)学生说自己想象到的五彩缤纷的景象。(2)引导想象海中还有那些海洋生物,色彩是什么样的。把“五彩缤纷”“心旷神怡”换词理解。(3)播放图片,感受海底世界的美丽景色。(4)指导朗读,读出海底世界的美丽有趣。景美之三:近观浪花跳跃(1)学生谈浪花的美。(2)引导从“洁白”体会浪花的色彩美,从“一团团”“一簇簇”体会浪花的多,从比喻句想象浪花的形态美。(3)引导去过海边的孩子讲自己和浪花戏水的经历,分享浪花带给大家的快乐。(4)指导朗读,读出浪花的美丽。4.总结写法:作者先远望,再俯看,选取了天、海、海洋动物、浪花等典型景色,生动地描写了南沙群岛的景色迷人,最好一

13、句,既总结了第三自然段,也流露出作者对南沙群岛的喜爱与赞美之情,这种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值得我们学习。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八)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学完全文,你对南沙印象最深的是什么?2.用一句话概括南沙,你会怎么说?指导把2句中心句合为一句,用上“不但而且”3.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当导游为游客介绍南沙群岛,尽量用上书上的语句。4.课文的第2、3自然段都是围绕中心句,从不同角度写出了南沙群岛的富饶和美丽。回忆你观身边熟悉的景色,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5.生写,师巡视指导。6.展示学生片段习作,生从“是否运用总分的构段方式”“语句是否通顺”两方面进行评价。7.布置

14、作业。(1)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积累优美语句。(2)课后再读读关于南沙的更多故事,了解祖国的美丽南沙。六、板书设计美丽的南沙群岛地理位置物产丰富景色优美(总分写法)七、教后反思学语文,用语文“语文教学要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既要得言,又要得意。”这是市教研室冯老师在语文味渐浓渐浓中对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提出的要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把“写”的教学作为语文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即通过写字、写法、写作以带动课文的学习。学,然后知不足;写,然后知困矣。成功之一:学写字,感受祖国文字的美。中国汉字凝聚着祖先的智慧,那方块字就是一个个精灵,一幅幅画。课堂上,我引导学生探究“龟”字的起源,追溯“阔”字

15、的趣事,遵循“不碰边线、不出格、不乱画、不用改正纸或修正液、不折角、不撕页”的“六不”原则去评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记得牢固,写得漂亮。成功之二:悟写法,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这篇课文主题突出,层次清晰,语言优美,感情抒发真挚自然,为学生语言积累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而总分的构段方式,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例。课堂上,我始终不忘在品读语言的同时,教学生感悟本课的写法。1.紧扣课题,抓“美丽”,既抓住了文章的主题思想,又学习了课题的确立方法:选取能表达中心意思的关键词语做修饰语,为文章的课题增色。2.从文章的二、三自然段中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背诵上学期学过的总分构段方式的经典段落,如卧薪尝胆一课的第四段;北大荒的秋天中的第四段;东方之珠的第二、三、四、五段等;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