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50246 上传时间:2020-03-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诗文专项特训(二十)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4分)1. (2分)(2011莱芜)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春到莱芜,牟汶河碧波荡漾,雅鹿山清幽静美,红石公园绿树葱茏_。莱城变美了,变靓了,恰似一位 nu_多姿的少女正款款地向我们走来。2.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东皋薄暮望,_。(王绩野望) (2)_,行止依林阻。(曹植梁甫行) (3)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郦道元三峡) (5)与朱元思书中,面对奇山异水,作者不由地生发出对人生

2、的感慨,请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 (6)思乡之情历来是诗人歌咏的主题,请写出连续两句你喜欢的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_,_。” 3. (4分)给划线字注音。 _一食或尽粟一石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才美不外见4. (8分)名著阅读。(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 )A . 鲁达为金老父女凑盘缠时把自己身上带的五两银子都给了金老,而史进却只“去身边摸出二两来银子”,鲁达嫌他“不爽利”,干脆不要他的银子,丢还与他,给他一个难堪。B . 武松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和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孙二娘;后又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缉捕夜走

3、蜈蚣岭,痛杀王道人。C . 水浒传中的林冲开始是一再妥协退让,在火烧草料场后才奋起反抗,上了梁山。当晁盖等投奔梁山遭拒后,他火并王伦,扶晁盖坐了第一把交椅,奠定了梁山英雄事业的基础。D . 水浒传作者一般认为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生动地描写了被压迫者先后走上造反之路的过程,歌颂他们的反抗精神和正义行动,揭示出“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E . 丝绸之路是法国作家彼得弗兰科潘的作品。它为学者们的探索和批评打开新的视野,为读者提供一个通过丝绸之路观察2000多年来人类文明进程的新视角。(2)后世如此评价花和尚鲁智深:“禅杖打开生死路,戒刀杀尽不平人,山门醉打金身坏,俺是人间真菩提。”后世评价鲁智深是

4、“人间真菩提”,为什么?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5. (7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野池唐王建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1)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_ , 植物_的景象。(2)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6. (22分)阅读下列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文】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节选【乙文】劫盗张海将过高邮,知军晁

5、仲约度不能御,谕军中富民出金帛牛酒迎劳之。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仲淹曰:“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今高邮无兵与械,且小民之情,醵出财物而免于杀掠,必喜。戮之,非法意也。”仁宗乃释之。弼愠曰:“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仲淹密告之曰:“祖宗以来,未尝轻杀臣下。此盛德事,奈何欲轻坏之?他日手滑,恐吾辈亦未可保。”弼不谓然。及二人出按边,弼自河北还,及国门,不得入,未测朝廷意,比夜彷徨绕床,叹曰:“范六丈圣人也。”【注释】醵(j):凑钱,集资手滑:做惯了某种事。这里指皇帝轻易杀臣子。范仲淹圣心解法意(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字。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或异二者之为 比夜

6、彷徨绕床 弼愠曰:“方欲举法 吾谁与归 知军晁仲约度不能御 (2)下列句中的“以”的用法与“郡县兵械足以战守”中的“以”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B . 何不试之以足?C . 方欲举法,而多方阻挠,何以整众D . 卷石底以出(3)用斜线()为文中划线句断句,只限两处。事闻朝廷大怒富弼议欲诛仲约。(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郡县兵械足以战守,遇贼不御,而反赂之,法在必诛。(5)结合甲乙两文,你认为范仲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7. (14分)比较阅读下面篇文言文,完成题目。【甲】狼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屠惧,投以

7、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

8、。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选自聊斋志异牧竖)【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每组句子中,划线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 两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B . 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C . 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D . 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竖下视之,气已绝矣!(3)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9、A . 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 . 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 . 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 . 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4)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4分)1-1、2-1、2-2、2-3、2-4、2-5、2-6、3-1、4-1、4-2、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43分)5-1、5-2、6-1、6-2、6-3、6-4、6-5、7-1、7-2、7-3、7-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