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49108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一辆普通家用轿车的长约为5m。如图,某家用轿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过程中,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得到的照片.拍照过程中,轿车的平均速度最接近于( )A . 30km/hB . 70km/hC . 100km/hD . 120km/h2. (2分)一个物体沿直线运动,它在第1 min内.第2 min内.第3 min内的路程都是300 m,在这3 min内做的是( )A . 匀速直线运动B . 变速直线运动C . 变速运动D . 无法确定3. (2分)张琳家附近有一

2、公共自行车站点,他经常骑公共自行车去上学,某一次从家到学校运动的st图象如图所示,则张琳从家到学校的平均速度是A . 3.21m/sB . 2.25m/sC . 1.92m/sD . 1.35m/s4. (2分)某人上山的平均速度为3km/h,沿原路下山的平均速度为5km/h,则此人上下山的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 4km/hB . 3.75km/hC . 3.5km/hD . 4.5km/h5. (2分)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量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约为20 m/sB . 通常情况下,水的密度大于1.0 Kg/mC . 正在考试的考

3、场内的大气压约为1.05105PaD . 将八年级物理课本从地面捡回到课桌上,所做的功大约需要30J6. (2分)一小汽车在一段10km的平直公路上,以3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小汽车( ) A . 在前5k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5km的平均速度B . 在前5km的平均速度大于后10km的平均速度C . 在任意10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是100mD . 在第1s内通过的路程与第2s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7. (2分)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同时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 .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C

4、 . 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D . 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8. (2分)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秒;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B . 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C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D . 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9. (2分)质量相同的A、B两件货物在两台吊车钢索的牵引力作用下竖直向上运动,它们运动的s-t图象分别如图的甲、乙所示,则

5、( )A . 两件货物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 前6秒A货物的平均速度小于B货物的平均速度C . 吊车钢索对A货物的拉力大于A货物的重力D . B货物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一对平衡力作用10. (2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关于汽车的受力情况,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 汽车受平衡力作用B . 汽车受到的牵引力与阻力大小相等C . 汽车受到的合力为零D . 汽车受到的各个力大小都相等11. (2分)“十一”假期,小敏随爸妈由合肥到武汉外出旅行,两地相距360km,早上09:00出发,途中在服务区休息了30min,13:00到达武汉,她发现很多现象都与我们学过的物理有关,并写下一些相应

6、的旅行日记,你认为她的日记中描述不妥当的是( )A . 全程的平均速度为90 km/hB . 汽车经过桥梁时发现如图甲所示的标示牌是对汽车的限重C . 汽车行驶中,路边的树木向后飞驰而去,这是因为我选择了汽车为参照物D . 有十分钟时间,汽车速度仪表指示如图乙,因此这段时间汽车一定在做匀速直线运动12. (2分)马斯克于2013年首次提出了超级高铁的计划他设想乘客坐在类似胶囊的“车厢”里,“车厢”在低压管道中被发射出去沿着空气轨道行驶,其速度最高可以达到约1200km/h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车厢”的速度可以达到1000m/sB . 材料中描述的1200km/h是指“车

7、厢”的平均速度C . 坐在“车厢”里面的乘客相对于自己的座位是静止的D . 在“车厢”加速启动阶段,面向前方的乘客由于惯性将向前倾13. (2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B .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C . 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D . 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14. (2分)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下列讨论正确的说法是( )A . 物体运动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 . 物体运

8、动速度v越大,所用时间t越少C . v的大小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D . 上述说法都正确15. (2分)一个运动物体在前4秒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后6秒内的平均速度是4m/s,则它在10秒内的的平均速度是( ) A . 等于3.5m/sB . 小于4m/s而大于3m/sC . 等于4m/sD . 大于4m/s二、 填空题 (共5题;共9分)16. (2分)中英两国为了共同纪念汤显祖和莎士比亚逝世400周年,2016年9月28日,汤显祖的故里抚州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仪式,如图是仪式上花车巡演过程的图片,若以_为参照物,花车是运动的;花车巡演经过的总路程为6km,总耗时90min,则花车

9、的平均速度为_km/h 17. (2分)小明家住在高层建筑的21层,他放学回家坐电梯上楼,以电梯为参照物,小明是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电梯从1楼运行到5楼用4s,因上下乘客在5楼停了10s,接着又用16s运行到21楼,则电梯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设每层楼高为3m)18. (1分)一名奥运会百米赛跑冠军,他起跑后第3秒末的速度是8m/s;第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是13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m/s19. (2分)“信息高速公路”上,信息是以光速传播的,光速为3108m/s,合_km/s;若“北京到杭州”的距离为1980km,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杭州接受到到北京发出的信息需要

10、_s 20. (2分)有一圆形跑道,跑道长120m,甲,乙同学沿跑道同时同地反向匀速跑步时,每隔20s相遇一次,已知甲、乙速度之比为2:3,如果甲、乙同学以原速度沿跑道同时同地同向跑步,每隔_s相遇一次;若甲同学体重小于乙同学体重,则他们匀速跑步时_同学的动能大。三、 解答题 (共5题;共31分)21. (4分)一滑雪运动员沿240m的斜坡下滑后,又在水平面滑行250m才停止运动员在斜坡和水平面滑行的时间分别是16s和25s,则他在斜坡上下滑的平均速度是_m/s在水平面上滑行的平均速度是_m/s整个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m/s斜坡上与水平面上的速度之比是_ 22. (5分)一列火车长80m,2

11、min内通过了一个1120m的隧道,求这列火车通过隧道的平均速度是多少m/s?按这个速度通过一座长600m的大桥需多少时间?23. (2分)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小车沿斜面下滑时速度的变化.小明在斜面中点处放一金属片,用停表记下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至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 并用刻度尺量出小车通过的距离s1;小明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终点,在斜面中点位置释放小车,测出小车下滑到底端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和这段时间内小车通过的距离s2;用测得的数据求出各段的平均速度.小明发现v1v2 , 于是得出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至底端做匀速直线运动.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过程妥当吗?_ 。为什么?_24. (14分)根

12、据所学知识完成实验: (1)如图是某实验小组“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情形,如图所示,小车从位置A开始沿直线运动到位置B,所用的时间为2s,则小车从A到B通过的总路程为_cm,这段时间内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m/s (2)小明同学捡到一块金属块,他想通过测量金属块的密度判断这个金属块的材料是什么,小明可用的实验仪器有托盘天平和弹簧测力计 小明将天平放在水平实验台上后,接下来将游码的左侧跟标尺的_对齐,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金属块质量,正确操作后天平再次达到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读出该金属块的质量为_g,重力为_N(g=10N/kg)在实验过程中,小明将金属块儿挂与弹簧测力计上

13、,然后放在水中直至完全浸没,此时弹簧测力计读数如图乙所示为_N小明通过查阅密度表得知如下几种金属的密度(见下表),通过科学的计算,可以求出金属的密度,则该金属块的材料是_金属铅铜钢铁铝密度(kg/m3)11.31038.91037.91032.7103(3)小明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已知电源电压为3V,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5完成下列题目: 在记录数据时,小明由于粗心,忘记将第三组电压表示数填入表格,同学们可以帮忙算出这里的电压值应该为_VI/A0.10.20.30.4U/V0.51.0 2.0接下来,小明利用上述电路原理图来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闭合开关后移动滑动变阻器式的电压表的读数为2V,然后断开开关,将CD间的电阻R1从5换成10再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的示数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V,接下来小明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_端(填“A”或“B”)移动最后小明在桌子上发现一个阻值未知的定值电阻,为了测量电阻阻值的大小,小明用这个定值电阻换掉原电路中的R1 , 调节滑动变阻器,电路中电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测电压表的示数为_V,电流表示数为_A,通过计算可得此定值电阻的阻值为_小明认为这样通过一组数据直接计算的定值电阻阻值不准确,为了使得结果更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