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4303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12题为单选题;13-14 (共14题;共38分)1. (3分)一天早晨,小曾在家中发现暖水瓶盖打开不冒“白气”,小曾问自己为什么?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温.他就倒了一碗尝尝,发现“烫”.又想到可能是因为房间的温度较高,将暖水瓶拿到屋外,看到很多“白气”.就小曾倒了一碗尝尝属于科学探究哪个环节( ) A . 提出问题B . 猜想与假设C .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D . 交流与合作2. (2分)下列几种镜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凸透镜;凹透镜其中能使光线会聚的有(

2、) A . 、B . 、C . 、D . 、3. (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物体不振动可能也会发出声音B . 声音在空气和水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 . 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 . “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在公共场所说话音调放低些4. (3分)关于速度,以下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运动路程越长,速度越大B . 运动时间越短,速度越大C . 相同时间内,路程越长,速度越大D . 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长,速度越大5. (3分)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 图甲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 . 图乙中,木工师

3、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是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C . 图丙中,钢笔“错位”了是因为光的反射D . 图丁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6. (2分)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 )A . 音调不同B . 音色不同C . 响度不同D . 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 7. (2分)小丽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当她远离平面镜时,她的像( )A . 不变B . 变大C . 变小D . 无法确定8. (2分)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你在岸边看到水中鱼的位置,其实就是鱼在水里的实际位置B . 雨过天晴天空会出现彩虹,它是由光的反射形

4、成的C . 若不注意用眼卫生很容易使眼“近视”,这时就需佩戴用凸透镜制成的眼镜矫正D . 2009年7月我国长江流域出现的日食奇观,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理论解释9. (3分)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摩托车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 蝙蝠利用次声波回声定位确定目标位置 C . 倒车雷达利用了声可传递信息 D . 发声扬声器旁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10. (3分)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微米B . 毫米C . 厘米D .

5、米11. (3分)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B . 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 . 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 . 红色的牡丹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12. (3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声音是一种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B . 地震产生次声波的频率高于20HzC . 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具有能量D . 在街道上安装的噪声监测仪是用来减弱噪声的13. (3分)要控制和减弱噪声的危害,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6、( ) A . 在公路边种植花草树木B . 在耳朵里塞棉花团C . 把机器固定在大底座上D . 给发动机安装消音器14. (3分)测量是物理实验的基本环节,物理实验的结果要通过测量才能达到但测量时会产生误差且不可避免,下面哪些方法能减小误差( ) A .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B . 换一把分度值小的刻度尺C . 使用零刻度线没有磨损的刻度尺D . 先测量出一本书的厚度,然后除以纸张数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共6题;共24分)15. (4分)测量液体体积时,如图所示甲、乙、丙三个量筒读数正确的是_。 16. (4分)写出这学期你学过的一个物理量及其所对应的单位:物理量_、单位_ 17.

7、 (4分)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是以光速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转播速度是_m/s,地球的周长约4107m , 电子邮件在光缆中绕地球一周大约需要_s(保留两位小数).18. (4分)甲图中秒表的读数为_s;小明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按如乙图示方法测量一枚“5角”硬币的直径,测得的直径是_cm19. (4分)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折射角为_20. (4分)某同学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2m处,镜中的像到平面镜的距离_m当该同学走近平面镜时,镜中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三、 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24、25、26题每题2分

8、,共24分) (共6题;共24分)21. (2分)图中一束光照射到平面镜上,请画出其反射光线.22. (2分) (1)如图所示为足球运动员顶出去的足球,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2)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与b为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经凸透镜完整的光路图。 23. (2分)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里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24. (5.0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小球被多次弹起,这说明了_。 (2)如图乙所示,为了验证(

9、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_。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可以传声。 (4)如图丁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会发现_,并由此推理可知:_。 25. (7.0分)小明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1)将入射光线AO向法线靠近时,看到反射光线OB_(填:“靠近”或“远离”)法线(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O点,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此时在纸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这样做的目的

10、是探究_(3)将纸板EF置于同一平面后,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反射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说明反射现象中,_26. (6.0分)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某同学利用一块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如图是这位同学做完实验后白纸上留下的记录,其中MN是他实验时画出的玻璃板的位置,A、曰是两次实验中点燃的蜡烛所在的位置,A、B分别是他找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 (2)根据该同学在白纸上留下的实验记录,能否得出“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的结论?为什么? (3)在玻璃板的同一侧,该同学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个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四、 综合计算题(1

11、0分,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纯数学计算出结 (共1题;共10分)27. (10.0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人对着高山喊一声吼,若3s听到回声,则人离山的距离是多少m?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12题为单选题;13-14 (共14题;共3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二、 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共6题;共24分)15-1、16-1、17-1、18-1、19-1、20-1、三、 作图题和实验探究题(24、25、26题每题2分,共24分) (共6题;共24分)21-1、22-1、22-2、23-1、24-1、24-2、24-3、24-4、25-1、25-2、25-3、26-1、26-2、26-3、四、 综合计算题(10分,要有公式、必要的文字说明,纯数学计算出结 (共1题;共10分)27-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