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保障制度范文

上传人:亦明 文档编号:12353226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0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急保障制度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应急保障制度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应急保障制度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应急保障制度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应急保障制度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应急保障制度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急保障制度范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应急保障制度范文 应急保障制度 一、学习培训制度 1、本预案发布实施后,公司相关单位和个人必须认真组织学习预案。 2、各相关单位内部每年组织两次预案学习,使每位员工掌握一旦发生事故时,如何进行最佳时期的处置和报告程序。 3、组织本单位的抢险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专业性的事故演练,并对演练全过程进行评价、总结,并提出建议。 4、各单位应组织本单位抢险人员由专人讲解预案,使其充分来了解和领会预案要领,在一旦发生突发环境事件时能够及时的投入抢险中去。 二、值班制度 1、公司实现24小时值班制度,各级人员和单位每天必须保证有人值班。 2、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随时待命,不得乱串乱跑,严禁无人值班,发现

2、无人值班,将严肃处理。 3、各单位必须严格安排晚上值班人员,保证一旦发生突发事故的抢险工作需要。 4、所用预案中的各级抢险人员必须保证24小时联系正常,做到随叫随到。 三、应急设备、物资管理制度 1、保安部、电工队、物资管理部做好应急设备、物资的储存报告工作。 2、物资存放应易取,并由专人负责报管。 3、做好应急物资的登记建档制度,严禁物资随意挪用,保持整齐洁净、好用。 4、定期对设备、物资进行检查、保养、维护、更新和补充,不得随意拆除随机附件,做到备用。 5、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应急使用,必须及时将缺少材料补齐。 四、例会制度 1、各单位应组织本单位的应急抢险人员每年召开一至两次专题会议,研究和

3、制定预案学习和专项演练计划。 2、及时参加公司组织的综合、部分、专项演练等,布置安排专题会议,按照要求组织人员参加活动。 附件10.6专项应急处置方案 一、事故类型及现场处置方案1烧碱泄漏事故1.1事故类型生产过程中,烧碱主要存在于烧碱储罐区、次氯酸钠配制槽。 烧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设备管道或阀门可能会因腐蚀破损而导致泄漏。 1.2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发现液碱储槽泄漏,操作工立即打开储槽的出液阀打开正常储槽的进液阀,启动碱泵把故障储槽的液碱打入正常储槽内,流入废水处理池的液碱进行中和处理,送宇阳上清液处理回收。 (2)被碱灼伤人员,要立即用大量轻水冲洗,然后送医院救治。 (3)大量碱液泄漏

4、,中和处理不完全时,及时通知污水站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环保检测。 2盐酸泄漏事故2.1事故类型生产过程中,盐酸主要缩合釜、盐酸计量槽、盐酸储罐区等装置中。 盐酸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帮助燃烧或发生爆炸。 盐酸泄漏后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能刺激鼻、喉和上呼吸道,导致中毒。 盐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设备管道或阀门可能会因腐蚀破损而导致泄漏。 2.2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1)发现盐酸储槽泄漏,操作工应立即打开酸泵的入口阀,开启分配台上到高位槽的入口阀,启动盐酸泵把故障储槽内的盐酸打到高位槽内,剩下的盐酸流入废水处理池进行中和处理,用泵送到宇阳上清液系统中和利用。 (2)被盐酸灼伤人员

5、,要用大量清水清洗患处,并及时送医院救治。 (3)若氯化氢气体泄漏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影响时,需通知环保监测对周围大气进行检测。 2氯化钡泄漏事故2.1事故类型生产过程中,氯化钡主要存在于反应釜、沉降槽等装置中。 由于反应釜位于地下布置,且反应平稳,发生泄漏的几率不大。 氯化钡储罐区储存量大,管道、阀门破损时容易发生泄漏事故。 2.2现场应急处置方案一旦发现发现氯化钡突然泄漏泄漏且数量较大,立即向公司调度或环保科进行报警。 公司调度或环保科立即电话向应急指挥中心汇报,应急指挥中心按4.2.2及5.2.1报警及接警程序迅速命令各应急组织到达各自岗位,由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立即通知应急抢险队到现场抢险

6、。 应急抢险队迅速穿戴好防化衣、空气呼吸器等防护工具进入现场检查清楚泄漏的具体位置。 关闭液态氯化钡阀门,将泄漏的液态氯化钡及时进行收集,用沙袋将泄漏区域地沟封死使其汇入或用移动泵回收于原料工段,泄漏无法回收的少量氯化钡在地沟加入过量的稀硫酸,静置24小时,然后排入公司污水处理池,进一步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同时派救援队员穿上防化服,带上呼吸器,查找泄漏点,进行堵漏、处理。 二、人员疏散、撤离发生酸碱或氯化钡泄漏事故,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必须迅速组织人员进行紧急疏散、撤离,紧急疏散、撤离命令由公司调度请示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后下达,由公司民警队组织实施。 三、应急监测发生事故后应急监测组负

7、责对事故现场、厂内、厂外污染物、有毒有害物质浓度以及土壤和水源的污染情况进行检测,确定污染物危害程度以及污染物可能波及的范围,检测均采用现场取样方式,取样点必须具有代表性。 现场取样人员接到应急处置指挥部命令后,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用品、佩戴防毒面具或空气呼吸器,做好个体防护,两人一组到现场取样。 必要时,应急指挥部可安排专人对取样人员取样作业进行监护。 分析结果必须及时汇报应急指挥部,应急指挥部视情况确定人员疏散范围。 四、救援方式、方法以及人员安全防护应急抢险组接到报警和命令后,由组长、副组长利用一切通讯设施通知所有抢险人员在规定地点集结,同时与发生事故的岗位取得联系,了解事故现场情况,

8、并将现场情况及应急救援组的准备情况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进一步接受事故应急处置指挥部的命令。 抢险人员根据危险化学品性质,佩戴齐全安全防护用品和携带安全保护装备方可进入现场抢险,要严格控制抢险人员数量,禁止救援人员单独进入事故现场。 在事故的抢险、救援过程中,应本着职工和应急救援队员的安全优先、防止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的原则,指挥人员要时刻牢记人员安全第一,其次是保护环境、防止污染。 五、受伤人员现场救护、救治与医院救治由后勤保卫组请求公司支援,职工医院对事故现场受伤、中毒人员进行检伤和救治。 后勤保卫组要在事故现场周围选择合适地点,建立现场急救医疗点,选点要在事故现场的上风向,靠近事故应急

9、指挥部,交通便利,现场急救医疗点要悬挂设置醒目的标志,同时便于救援人员随时掌握风向变化。 在救治中要遵循“先救命、后治病;先重后轻、先急后缓”的原则。 对职工医院不能救治的受伤人员,必须尽快转送到综合性医院接受治疗。 六、现场保护与现场污染物洗消 1、事故现场的保护措施事故发生后,为方便事故的调查与处理,使事故调查人员看到事故发生后的原始状态,根据科学的计算,及时查清事故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同时,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受到意外伤害。 因此,必须对事故现场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事故发生后,治安队在赶到事故现场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对事故现场进行封锁,除现场应急救援人员

10、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进入事故现场。 事故现场除为避免进一步扩大事故,由操作人员和应急抢险人员开启、关闭阀门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改变设备阀门、仪表、安全阀等设施的状态。 事故现场在未处理、勘查结束前,必须安排人员24小时保护现场。 在事故现场勘查结束后,由生产技术部安全主管部门通知治安队撤离现场保护。 2、事故现场的洗消事故发生后,由于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染,对事故现场设备、环境和其他人员造成污染,因此在事故应急处理结束后,必须对事故现场进行洗消。 利用消防水带对现场设备、环境进行冲洗,洗消人员应站在上风向处,避免洗消时洗消水喷溅到身上。 对于不能用消防水带冲洗的设备设施,可利用简易喷雾器、盆、毛刷

11、、清洗海绵等进行清洗。 现场洗消时,应充分考虑到洗消后污水的收集处置,不得因洗消造成二次污染。 现场洗消时,应对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等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人员进行清洁净化,对防化衣应进行清洁净化处理。 事故现场的洗消工作由公司办公司经济民警队与事故岗位人员负责,洗消过程中,需应急监测组对处置后的事故现场进行分析化验和监测,对周边空气及公司下水进行监测,确定合格后为洗消结束。 附应急监测信息表应急监测布点及污染物执行标准项目应急监测布点(供参考)污染物执行标准废水或地表水(COD、pH、SS) 1、于事件发生点排水下游50米处布点; 2、在公司污水处理站出水处布设监测点。 3、公司总排口下方500米处

12、布设监测点。 4、在地表水新河布设监控断面。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COD150mg/L,pH69,SS150mg/L;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类。 pH69,COD30mg/L; 3、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类。 pH6.58.5。 主要污染物监测分析方法序号项目采样仪器分析仪器分析方法检出限分析方法1COD取样瓶滴定管微波炉重铬酸钾法微波消解法10mg/L GB11914-892pH取样瓶pH试纸pH计玻璃电极法014GB6290-863悬浮物取样瓶AG-204分析天平重量法/GB11901-897主要污染物快速监测方法序号项目快速方法仪器监测范围1COD检测仪法DLxxA/D1001A型COD分析仪0300mg/L2pH精密试纸法精密试纸0 4、1014pH计HANNA,HI9024microputer pHmeter便携式测试仪014。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