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14723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三周周考生物试题 含答案一、选择题1、牛的初级卵母细胞形成次级卵母细胞的过程中 A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B同源染色体不分开,着丝点也不分裂 C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分裂为二 D同源染色体分开,着丝点不分裂2、下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的同一种生物体内的有关细胞分裂图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时期细胞内有两种共4个DNAB图是该生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最多的时期 C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主要发生在图时期 D图所示分裂时期与图所示分裂时期不可能出现在同一组织器官 3、某病人的性染色体为XXY,其发病原因不可能是该病人的亲代在形成配子时A其父亲的初级精母细胞

2、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B其父亲的次级精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C其母亲的初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D其母亲的次级卵母细胞分裂的后期,两条性染色体移向同一侧4、下图表示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其正确的排列顺序应为A B C D5、下列关于DNA分子和染色体数目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DNA复制而加倍B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DNA分子数目因染色体着丝点分裂而加倍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因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减半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与DNA分子数目始终不变6、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的共同点是A它们中

3、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B它们的形状、大小、结构一般都是相同的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7、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 B受精时,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合子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一致 D合子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8、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己知Il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4是携带者CII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l2 DIII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l29、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等位基因为A和a,若10与患该病的男

4、性结婚生出患病孩子的概率是A12 B13 C 23 D14 10、果蝇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控制这一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现将纯种灰身果蝇与黑身果蝇杂交,产生的F1代再相互交配产生F2代,将F2代中所有黑身果蝇除去,让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F3代。则F3代中灰身与黑身果蝇的比例是A31B51C81D9111、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A男女发病机会均等B有连续遗传现象C近亲婚配与随机婚配发病率均等D患者的同胞患病的概率为1412、丈夫的哥哥患有半乳糖血症(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妻子的外祖母也有此病,家族的其他成员均无此病。经调查,妻子的父亲可以视为基因型纯合。可以预

5、测,这对夫妻的儿子患半乳糖血症的概率是A112B14 C38D1213、下列各项中,能证明基因与染色体具有平行关系的实验是A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B细胞的全能性实验C孟德尔的关于豌豆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D孟德尔的关于豌豆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4、下面是两个有关红绿色盲遗传的家系,其中两个家系的7号个体色盲基因分别来自代中A甲的2号,乙的2号和4号B甲的4号,乙的2号和4号C甲的2号,乙的1号和4号D甲的4号,乙的1号和4号15、血友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一个家庭中母亲患血友病,父亲正常,生了一个凝血正常的男孩,关于其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子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而减数

6、第二次分裂正常B卵细胞形成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C精子、卵细胞、受精卵形成均正常D精子形成时可能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而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16、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D让F2中的雌雄芦花鸡交配,产生的F3中芦花鸡占17、已知果蝇红眼对白眼完全显性,其

7、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的区段;刚毛对截毛完全显性,其控制基因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区段上(如右图)。两种突变型都是隐性性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 则F1中会出现截毛B若纯种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杂交,则F1中会出现白眼C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截毛D若纯种野生型雄果蝇与突变型雌果蝇杂交,则F1中不会出现白眼18、如图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B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C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D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19、

8、下图为患甲病(显性基因A,隐性基因a)和乙病(显性基因B,隐性基因b)两种遗传病的系谱,且3和8两者的家庭均无病史。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甲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B5的基因型是aaXBXbC12的基因型是AAXBY或AaXBYD若9与12近亲结婚,子女中患病的可能是51220、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为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双亲中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中雌果蝇与亲代中雄果蝇的眼色相同,雄果蝇与亲代雌果蝇的眼色相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亲代雌果蝇和雄果蝇的体细胞中都存在等位基因BF1雌雄个体交配,F2中出现红眼果蝇的概率为CF1雌雄个体交配,

9、F2中各种表现型出现的概率相等DF2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不是与亲代的相同,就是与F1的相同21、下列甲、乙、丙图分别是一些二倍体生物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和分裂过程中物质或结构变化的相关模式图。请分析回答: (1)图甲的中,细胞结构显著不同于其他细胞的是_;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是图_;图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_。(2)如果图丙中完成了图乙中AB段的变化,则图丙a、b、c中表示染色体的是_。图甲中细胞产生的子细胞内,a、b、c的数量分别为_。(3)图甲中存在的等位基因是_。(4)某种抗癌药物能专一性地与DNA聚合酶发生不可逆结合。动物实验中,动物服用该种抗癌药物后其癌细胞将在图乙中的_段受阻。1. 回答

10、下列有关遗传的问题。(1)图1是人类性染色体的差别部分和同源部分的模式图。有一种遗传病,仅由父亲传给儿子,不传给女儿,该致病基因位于图中的_部分。(2)图2是某家庭系谱图。1)甲病属于_遗传病。2)从理论上讲,2和3的女儿都患乙病,儿子患乙病的几率是12。由此可见,乙病属于_遗传病。3)若2和3再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同时患两种病的几率是_。4)设该家系所在地区的人群中,每50个正常人当中有1个甲病基因携带者,4与该地区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他们生育一个患甲病男孩的几率是_。(3)研究表明,人的ABO血型不仅由位于第9号染色体上的IA、IB、i基因决定,还与位于第19号染色体上的H、h基因

11、有关。在人体内,前体物质在H基因的作用下形成H物质,而hh的人不能把前体物质转变成H物质。H物质在IA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A;H物质在IB基因的作用下形成凝集原B;而ii的人不能转变H物质。其原理如图3所示。1)根据上述原理,具有凝集原B的人应该具有_基因和_基因。2)某家系的系谱图如图4所示。2的基因型为hhIBi,那么2的基因型是_。3)一对基因型为HhIAi和HhIBi的夫妇,生血型表现为O型血孩子的几率是_。23、下图是某校学生根据调查结果绘制的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显、隐性基因用A、a表示)。请分析回答:(1)由图可知该遗传病是_(显隐)性遗传病。 (2)若5号个体不带有此致病基因

12、,可推知该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3)同学们在实际调查该病时却发现5号个体带有此致病基因,后来还发现10是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如果7和10婚配,生下同时患有这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_。(4)若5和6均不患红绿色盲且染色体数正常,但9既是红绿色盲又是Klinefelter综合症(XXY)患者,其病因是代中的6号个体产生配子时,在减数第_次分裂过程中发生异常。 高三生物第三周周考答题卡班级: 姓名: 成绩:一、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非选择题21、(1)_; _; _。(2)_。_。(3)_。(4)_(1)_(2)1)_ 2)_。3)_。 4)_(3)1)_和_。2)_。 3)_23、(1)_。 (2)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