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顺序 1教学点评 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509111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顺序 1教学点评 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顺序 1教学点评 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顺序 1教学点评 苏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数学下册 数的顺序 1教学点评 苏教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数的顺序教学反思:数的顺序也就是百数表,是学生认数的第二个层次,第一个层次的认数是数数、读数,初步感知,会读,会写。这部分内容是学生进一步认识数的大小,培养数感,形成数感的重要基础。因此这部分内容要抓住两个重点一个是让学生去经历、感悟,培养数感,另外就是渗透数的大小比较。教学时,教师注重了孩子情感的体验,作为男老师,语言充满童趣和亲和力,很能吸引孩子,比如导入动态的数字娃娃,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练习题的设计也是比较新颖,形式多样,比如练习三的抽奖活动,极大的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不但是在做练习,更是关注了孩子的情感体验,层次分明,先是抽奖,然后帮老师设计获奖词、最后学生自己设计,在这种自主

2、学习中拓展了新知,对于帮老师设计获奖词自己设计获奖词的设计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关注了孩子的人文素养、数学素养,这不仅是教学更是教育。又如,框数的设计,不满足于书本,还有效的进行了拓展延伸,出示了各种已知数在不同位置的魔力框,还让孩子自己设计魔力框,这种练习的层次性效果较好。考虑教学时间,课前完成填表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教师必须集中引导孩子静静的去完成,在安静的填数中,孩子才有思考的空间,在填写中才会有新的发现,不过这种发现,这种感受如果能马上去表达,引导就更好,所以,建议能在课堂填表最好,在课堂教师可以集中引导学生专注填表,在填表中感受、体验、思考,及时生成出各种发现。教师可以让孩子一边填一遍提示

3、几句(不要多),引导孩子在填写中感受数的大小,这样才能成为发现的基础。教师在出示完整的百数表后让学生整体感受,不宜再出示想想做做2,重新回到20几的顺序和颠倒的顺序,影响孩子的整体感。教材让孩子横着或者竖着选几排数读一读,不如让孩子默默的看一看,观察观察,培养孩子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尽管读也能发现规律,但数学思维是需要独立的观察、思考的空间才能不段发展的。横着竖着是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在学生的观察中及时小结和引导。在集中讨论规律时还是适宜细一点,先引导观察横的然后竖的最后再揭示其他的规律。我们不可否认,孩子对于各种其他的规律的探索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可以利用表扬一带而过,而把孩子的思维拉回重点的横竖观察上,教师不要不敢主导,在教师的小结上,教师要擅于利用孩子不完整或者趋于表象的规律往数的大小上引导,揭示规律的本质,培养孩子的数感。比如十位相同,个位不同,越来越大也就是后面的数比前面的数大。框数的试一试,其实是规律的一个重置和运用,教师要擅于把学生的表格规律唤醒,重拾规律,在运用中掌握数的大小,横着、竖着看,前面,后面,上面下面,这些词把孩子引回原有的规律,从而建立数的表象,数学教学为孩子提供了直观,最终还需摆脱直观在对待孩子个别错误时,教师不要着急,不要急于让其他孩子纠正,要擅于等待,擅于利用意义朗读让孩子自己去发现错误,如40比41大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