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

上传人:zejun11****63.com 文档编号:123488422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90 大小:5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好】(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 案 首 页 班级0504、0506讲课时间2007、2章节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一节计划课时数二课时 课题 第一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第一节植物的生殖课的类型资料分析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探究、启发教学仪器投影片教学目的(目标)及要求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被子植物的有性生殖,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能够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因素;通过观察和比较分析,了解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意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植物生殖方式多样性的意义;通过了解无性生殖在生产上的应用,认识生物学知识不但是生产实践的基础,而且随着生产实践不断丰富和

2、完善。教学重点1 通过观察、思考和讨论,列举植物常见的无性生殖。2 了解多样化的生殖方式对植物生存的意义。教学难点尝试植物的扦插演示、实验内容图片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无性繁殖的典型的图片,嫁接、扦插过程的示意图,组织培养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无性繁殖方式繁殖的实例教学策略创设情景-温故知新-观察思考-分析讨论-解决疑难-得出结论教学参考教参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言:生物的生殖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殖方式的形成,既体现了生物对不同环境的适应,又展示了不同生物类群在连续性方面所表现的发展和进化。植物的有性生殖和发育已在前面讲过,所以,本章第一节从植物有性生殖的复

3、习引入,重点介绍无性生殖及其应用。1、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例如桃树是由果实中的种子来繁殖后代,种子中的胚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而发育的。这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就属于有性生殖。2、无性生殖(asexual reproduction) 椒草用叶繁殖、马铃薯用块茎繁殖,像这种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为无性生殖。3、无性生殖的应用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经常利用植物的无性生殖来栽培农作物和园林植物。常见的方式有:扦插和嫁接等。创设情景:在生活中你见到过植物通过哪些方式产生新个体?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说出:大蒜发芽,土豆长芽,

4、扦插富贵竹的茎段,嫁接蟹爪莲,绿豆发芽等。分析以上不同的例子中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发生在植物的那个部位,它们有无本质区别?针对桃树等通过种子产生新一代的方式,结合种子结构的基本知识,知道种子中的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则是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结果。组织学生观察植物无性生殖的图片,鼓励学生归纳出无性生殖的概念。组织学生看书-观察思考帮助指导展示植物嫁接的录像或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描述嫁接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项,体会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激情、质疑激发兴趣看书、填表温故知新表述交流得出结论看书、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思考、讨论和分析植物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不同,探讨植物生殖多样性的意义。表

5、述交流补充完善描述嫁接的一般过程和技术要点,能够运用模型或实物演示嫁接的过程。嫁接时应当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以确保接穗成活。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嫁接:苹果、黎、桃等果树是利用嫁接的方法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如甘薯、葡萄、菊、月季的栽培常用扦插的方法; 4、植物无性生殖的条件环境条件:光照、水分、温度、湿度等。组织学生如何开展植物的扦插繁殖,选择什么样的扦插材料能够提高扦插的成活率,扦插材料提前应做哪些处理?质疑:植物的无性繁殖在生产实践中有什么作用?演示或板图扦插时材料应如何选择和处理?知识回顾感悟与收获达标检测:瞭望角进一步探究布置作业学生分组讨论和

6、设计探究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包括实验材料的选择,对材料的处理,做出假设,试验设计以及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组织学生对探究结果进行汇报交流,同时总结影响扦插成活率的关键因素有哪些。讨论影响植物无性繁殖的环境因素有哪些。教 案 尾 页板书设计第一节植物的生殖一、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二、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活动与探究活动内容:调查身边的一些植物,了解其生殖方式。活动要求:写出调查报告。课后效果分析教 案 首 页 班级0504、0506讲课时间2007、2章节第七单元 第一章 第二节计划课时数二课时 课题 第二节

7、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课的类型资料分析教学方法观察、讨论、探究、启发教学仪器投影片教学目的(目标)及要求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特点;通过观察和饲养家蚕等实践活动,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和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思考的能力,知识归纳、概括的能力;训练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评价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分析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过程的异同;通过饲养家蚕等的实践活动,培养观察能力的同时,了解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举例说出昆虫在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作用。通过 “家蚕与人类的关系”,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注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金蝉蜕壳”背后的生物学事实,

8、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结构与环境的适应;通过诗词,渗透人文教育;关注昆虫生殖与环境适应的特征,理解生物多样性性的意义。教学重点昆虫生殖发育的过程和特点教学难点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演示、实验内容图片课前准备教师:组织部分学生饲养并观察某种昆虫的生殖发育过程,准备昆虫生殖发育过程的图片或音像资料学生:饲养并观察记录其生殖发育过程教学策略创设情景-观察思考-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教学参考教参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言:组织引导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昆虫生殖和发育的自然现象。例如,冬季几乎看不到苍蝇、蚊子,为什么到春暖花开的季节蚊蝇就多了起来?食用的面

9、粉中如何长出“肉虫子”?“肉虫子”又如何变成蛾的?通过交流使学生丰富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发现问题的意识。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观看有关昆虫生殖和发育的录像片或图片,启发学生将已有的经验与录像片或图片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家蚕的生殖: 有性生殖家蚕的发育: 完全变态卵、幼虫、蛹、成虫 引导各小组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家蚕的资料。 放映“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的录象片。 出示家蚕生活史贴图,请同学把家蚕的一生发育的顺序用图和箭头的方式展示在黑板上。 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家蚕的生殖发育过程。小组交流:1 已有的养蚕经验。2 我国的“丝绸之路”

10、。3 我国古老的“养蚕缫丝”技术。4 观看、体验蚕丝的韧性。5 柔软的丝巾,像“皮肤”一样。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完全变态的概念,举例说出其他与家蚕发育过程相同的昆虫,如:蝇、蚊、蝶、蛾、蜜蜂等。 完全变态: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引导学生填表:比较形态特点生活习性幼虫身体柔软,具有环节,在胸腹部有8对足主要以桑叶为食,有蜕皮现象。化蛹前吐丝结茧成虫有三对足,两对翅,体被白色鳞毛不取食,几乎不能飞行,雌雄交尾后,雄蛾死亡,雌蛾产卵后也死亡蛹体表光滑,体形呈椭圆柱状不食不动,羽化成蛾,破茧而出为了加深学生对家蚕生殖和发育过程的理解,结合李商隐无题中的诗篇,让学生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是否科学,为什么诗人会误以为蚕吐丝作茧后就死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这句诗来自李商隐无题中的名篇。使学生在讨论中理解家蚕在发育的各个时期的特点,理解变态发育的概念。全诗的内容是“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其它昆虫的发育蝗虫的生殖: 有性生殖蝗虫的发育: 不完全变态 卵、若虫、成虫比较家蚕和蝗虫生殖发育的异同技能训练这首诗是一首爱情诗,诗中的“丝”寓意思念的“思”,诗人通过这首诗把恋绪离情写得感人肺腑。播放蝗灾资料片。

12、引导学生谈论蝗虫,并提出有关问题。举例说出有哪些昆虫的发育和蝗虫的一样。引导学生比较家蚕和蝗虫生殖发育的异同。从问题的具体、明确、可探究性的评价准则来分析,“昆虫的发育过程有蜕皮现象,这与他们的身体结构有关吗?”提得较好。因为生长发育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既有遗传因素,又受环境影响,并且是进化的结果,所以问题“为什么家蚕和蝗虫的发育过程都有几次蜕皮现象”提出的不具体、不明确。但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分析,其中“春蚕到死丝方尽”不正确。因为春蚕作茧后并没有死,而是变成不食不动的蛹,蛹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将羽化成为蚕蛾。此句诗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这样既符合家蚕的发育过程,又不失艺术性。相互交流课前

13、收集的有关蝗虫的资料。引导学生思考:1 蝗虫的一生要经过哪几个时期?2 什么是不完全变态发育?3 什么时期是灭蝗的最佳时期?4 你采用什么方法灭蝗?5 蝗虫危害性很大,能将它消灭光吗?6 为什么大旱之年易闹蝗灾?小组讨论,列表比较。学生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蚕吐丝的量与蚕的大小有关吗?只有雌性或雄性的成虫,蝗虫能进行有性生殖吗?为什么说雌雄昆虫的相互识别与昆虫的触角有关?昆虫在蜕皮后,新皮变硬之前,抗干旱和抗虫害的能力如何?等等。练习: 1 比较相同点不同点家蚕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有显著不同,为完全变态发育蝗虫有性生殖,发育为变态发育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相似,为不完全变态发育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234蝉的外壳(外骨骼)是坚硬的,不能随着蝉的生长而扩大。当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蝉的外骨骼限制了蝉的生长,蝉将原有的外骨骼脱去,这就是蝉蜕。赤眼蜂将卵产在玉米螟、棉铃虫、松毛虫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卵将以这些虫卵中的营养物质为营养,进行生长发育,使害虫的卵不能发育,达到杀灭害虫的目的,同时用赤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