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别董大》同步练习.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8834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别董大》同步练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别董大》同步练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别董大》同步练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别董大》同步练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别董大》同步练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别董大》同步练习.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别董大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16分)1. (2分)白杨礼赞是一篇优秀的_(体裁),作者成功地运用了_手法,通过白杨树这个艺术形象,歌颂了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2. (4分)朝花夕拾是鲁迅1926年所作的一本_(体裁)集,共_篇。最初在_杂记发表时,总题目中为_,1927年编集成书,改为现名。 3. (1分)读别董大,诗中写景,最能表现边塞景象特点的词是“_”。4. (2分)读别董大,“黄云、白日、北风、雁、雪”这几种景物串起来勾画出了一幅 _画面,其作用是衬托_。5. (2分)读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2、北风吹雁雪纷纷”中“曛”的意思是_,不仅写出了天色昏黄,也暗示了_。6. (2分)读别董大,“天下谁人不识君”的“君”指的是_,“识”字是诗人对朋友_的赞美。7. (2分)读别董大,诗的末句,诗人自己的_情抹去了朋友的_情。(各填表达情感的一字)8. (1分)李白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来表达对汪伦的一片深情,王维用“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元二的浓浓厚意。高适用_表达对董大的深情二、 问题理解 (共5题;共25分)9. (5分)请解释别董大四句诗的意思。10. (5分)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别董大一诗中所写的景象。11. (5分)“千里”,有人写作“十里”,你认为用那

3、个字更好?为什么?12. (5分)读别董大,诗的后两句表达了对友人怎样的情谊?这两句与王维送别诗“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格调有什么不同?13. (5分)高适在写别董大一诗时,自己也在逆境不得志时,失意流落,在那样凄苦难耐的黄昏,却能勃发出如此昂扬雄壮的豪情来,从诗人的身上你看到了什么?三、 拓展阅读 (共2题;共13分)14. (7分)阅读下面诗歌寿阳曲远浦帆归夕阳下,酒旆闲,两三航未曾着岸。落花水香茅舍晚,断桥头卖鱼人散。【注释】酒旆(pi):酒店的旗帘,酒家悬于门前以招徕顾客。(1)全诗境界清淡闲远,前三句中_是近景。_是远景,近景远景相得益彰。(2)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

4、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5. (6分)阅读诗歌,完成题目东坡(宋)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释】东坡:苏轼在贬官黄州时居住与躬耕的地方。 荦(lu)确:山多大石的样子。(1)前两句诗写出了月光下的东坡_的环境特点。(2)后两句诗景中寓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第 4 页 共 4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8题;共16分)1-1、2-1、3-1、4-1、5-1、6-1、7-1、8-1、二、 问题理解 (共5题;共25分)9-1、10-1、11-1、12-1、13-1、三、 拓展阅读 (共2题;共13分)14-1、14-2、15-1、15-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