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整合

上传人:mg****2 文档编号:123488345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8.8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整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 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 水 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 油状液体 ,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 上升 ,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中食盐的析出】解释: 生成卤代烃 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 两种或多种 沸点 相差较大且 互溶 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

2、方法。(2) 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 蒸馏烧瓶 、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 冷凝管 、牛角管、 锥形瓶 。(3) 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 防止爆沸 (4) 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 支管口 (以测量蒸汽温度)(5) 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 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 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 反应原理:CH3CH2OH

3、 CH2CH2 + H2O 副反应:2CH3CH2OHCH3CH2OCH2CH3 + H2O 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 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 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5) 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不能用水浴)(6) 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7) 实验结束时,要先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再熄

4、灭酒精灯,反之,会导致水被倒吸。【记】倒着想,要想不被倒吸就要把水中的导管先拿出来(8) 乙烯的收集方法能不能用排空气法 不能,会爆炸 (9) 点燃乙烯前要_验纯_。(10) 在制取乙烯的反应中,浓硫酸不但是催化剂、吸水剂,也是氧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易将乙醇氧化,最后生成CO2、CO、C等(因此试管中液体变黑),而硫酸本身被还原成SO2。故乙烯中混有_SO2_、_ CO2_。(11) 必须注意乙醇和浓硫酸的比例为:,且需要的量不要太多,否则反应物升温太慢,副反应较多,从而影响了乙烯的产率。使用过量的浓硫酸可提高乙醇的利用率,增加乙烯的产量。4、乙炔的实验室制法:(1) 反应方程式:CaC2+2H

5、2OC2H2+Ca(OH)2(注意不需要加热)(2) 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不能用启普发生器)(3) 得到平稳的乙炔气流:常用饱和氯化钠溶液代替水(减小浓度) 分液漏斗控制流速 并加棉花,防止泡沫喷出。(4) 生成的乙炔有臭味的原因:夹杂着H2S、PH3、AsH3等特殊臭味的气体,可用CuSO4溶液或NaOH溶液除去杂质气体(5) 反应装置不能用启普发生器及其简易装置,而改用广口瓶和分液漏斗。为什么?反应放出的大量热,易损坏启普发生器(受热不均而炸裂)。反应后生成的石灰乳是糊状,可夹带少量CaC2进入启普发生器底部,堵住球形漏斗和底部容器之间的空隙,使启普发生器失去作用。(6) 乙炔使溴水或K

6、MnO4(H+)溶液褪色的速度比较乙烯,是快还是慢,为何? 乙炔慢,因为乙炔分子中叁键的键能比乙烯分子中双键键能大,断键难.5、苯的溴代(选修5,P50)(性质)(1) 方程式:原料:溴应是用液溴,(不能用溴水;不用加热)加入铁粉起催化作用,但实际上起催化作用的是 FeBr3 。现象:剧烈反应,三颈瓶中液体沸腾,红棕色气体充满三颈烧瓶。导管口有棕色油状液体滴下。锥形瓶中产生白雾。(2) 顺序:苯,溴,铁的顺序加药品(3) 伸出烧瓶外的导管要有足够长度,其作用是 导气 、冷凝(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和产品的收率)。(4) 导管未端不可插入锥形瓶内水面以下,因为_HBr气体易溶于水,防止倒吸_(进行尾

7、气吸收,以保护环境免受污染)。(5) 反应后的产物是什么?如何分离?纯净的溴苯是无色的液体,而烧瓶中液体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烧杯底部是油状的褐色液体,这是因为溴苯溶有_溴_的缘故。除去溴苯中的溴可加入_NaOH溶液_,振荡,再用分液漏斗分离。分液后再蒸馏便可得到纯净溴苯(分离苯)(6) 导管口附近出现的白雾,是_是溴化氢遇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氢溴酸小液滴_。探究:如何验证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验证卤代烃中的卤素 取少量卤代烃置于试管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试管内混合物至沸腾;冷却,加入稀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溶液,观察沉淀的颜色。实验说明:加热煮沸是为了加快卤代烃的水解反应速率,因为不同的卤代烃

8、水解难易程度不同。加入硝酸酸化,一是为了中和过量的NaOH,防止NaOH与硝酸银反应从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产生影响;二是检验生成的沉淀是否溶于稀硝酸。6、苯的硝化反应(性质)反应装置:大试管、长玻璃导管、温度计、烧杯、酒精灯等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主要步骤如下:配制一定比例的浓硫酸与浓硝酸的混和酸,加入反应器中。向室温下的混和酸中逐滴加入一定量的苯,充分振荡,混和均匀。【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C,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在50-60下发生反应,直至反应结束。除去混和酸后,粗产品依次用蒸馏水和5NaOH溶液洗涤,最后再用蒸馏水洗涤。将用无水CaCl2干燥后的粗硝基苯进行蒸馏,得到纯硝基苯。【

9、注意事项】(1) 配制一定比例浓硫酸与浓硝酸混和酸时,操作注意事项是:_先浓硝酸再浓硫酸冷却到50-60,再加入苯(苯的挥发性) (2) 步骤中,为了使反应在50-60下进行,常用的方法是_水浴_。(3) 步骤中洗涤、分离粗硝基苯应使用的仪器是_分液漏斗_。(4) 步骤中粗产品用5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除去混合酸_。(5) 纯硝基苯是无色,密度比水_大_(填“小”或“大”),具有_苦杏仁味_气味的油状液体。(6) 需要空气冷却(7) 使浓HNO3和浓H2SO4的混合酸冷却到50-60以下,这是为何:防止浓NHO3分解 防止混合放出的热使苯和浓HNO3挥发温度过高有副反应发生(生成苯磺酸和间

10、二硝基苯)(8) 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水中 浓H2SO4在此反应中作用:催化剂,吸水剂二、烃的衍生物1、溴乙烷的水解(1)反应原料:溴乙烷、NaOH溶液(2)反应原理:CH3CH2Br + H2O CH3CH2OH + HBr化学方程式:CH3CH2Br + HOH CH3CH2OH + HBr注意:(1)溴乙烷的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了使正反应进行的比较完全,水解一定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3)几点说明:溴乙烷在水中不能电离出Br-,是非电解质,加AgNO3溶液不会有浅黄色沉淀生成。溴乙烷与NaOH溶液混合振荡后,溴乙烷水解产生Br-,但直接去上层清液加AgNO3溶液主要产生的是Ag2O黑色沉淀,

11、无法验证Br-的产生。水解后的上层清液,先加稀硝酸酸化,中和掉过量的NaOH,再加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说明有Br-产生。2、乙醇与钠的反应(必修2、P65,选修5、P6768)(探究、重点)无水乙醇水钠沉于试管底部,有气泡钠熔成小球,浮游于水面,剧烈反应,发出“嘶嘶”声,有气体产生,钠很快消失工业上常用NaOH和乙醇反应,生产时除去水以利于CH3CH2ONa生成实验现象:乙醇与钠发生反应,有气体放出,用酒精灯火焰点燃气体,有“噗”的响声,证明气体为氢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溶液变红。但乙醇与钠反应没有水与钠反应剧烈。3、 乙醇的催化氧化(必修2、65)(性质)把一端弯成螺

12、旋状的铜丝在酒精灯火焰加热,看到铜丝表面变 黑 ,生成 CuO迅速插入盛乙醇的试管中,看到铜丝表面 变红 ;反复多次后,试管中生成有 刺激性 气味的物质(乙醛),反应中乙醇被 氧化 ,铜丝的作用是 催化剂 。 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取反应后的液体与银氨溶液反应,几乎得不到银镜;取反应后的液体与新制的Cu(OH)2碱性悬浊液共热,看不到红色沉淀,因此无法证明生成物就是乙醛。通过讨论分析,我们认为导致实验结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有2个:乙醇与铜丝接触面积太小,反应太慢;反应转化率低,反应后液体中乙醛含量太少,乙醇的大量存在对实验造成干扰。乙醛的银镜反应(1)反应原料:2%AgNO3溶液、2%稀氨水、乙醛

13、稀溶液(2)反应原理: CH3CHO +2Ag(NH3)2OH CH3COONH4 + 2Ag + 3NH3 +H2O(3)反应装置:试管、烧杯、酒精灯、滴管银氨溶液的配置:取一支洁净的试管,加入1mL2%的硝酸银,然后一变振荡,一边滴入2%的稀氨水,直到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注意:顺序不能反)(4)注意事项: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的氨水要适量,不能过量,并且必须现配现用,不可久置,否则会生成容易爆炸的物质。实验用的试管一定要洁净,特别是不能有油污。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在火焰上直接加热(否则会生成易爆物质),水浴温度不宜过高。如果试管不洁净,或加热时振荡,或加入的乙醛过量时,就无法生成明亮的银

14、镜,而只生成黑色疏松的沉淀或虽银虽能附着在试管内壁但颜色发乌。实验完毕,试管内的混合液体要及时处理,试管壁上的银镜要及时用少量的硝溶解,再用水冲洗。(废液不能乱倒,应倒入废液缸内)成败关键:1试管要洁净 2温水浴加热3不能搅拌4溶液呈碱性。 5银氨溶液只能临时配制,不能久置,氨水的浓度以2为宜。 能发生银镜的物质:1.甲醛、乙醛、乙二醛等等各种醛类 即含有醛基(比如各种醛,以及甲酸某酯等) 2.甲酸及其盐,如HCOOH、HCOONa等等 3.甲酸酯,如甲酸乙酯HCOOC2H5、甲酸丙酯HCOOC3H7等等 4.葡萄糖、麦芽糖等分子中含醛基的糖 清洗方法实验前使用热的氢氧化钠溶液清洗试管,再用蒸

15、馏水清洗 实验后可以用硝酸来清洗试管内的银镜,硝酸可以氧化银,生成硝酸银,一氧化氮和水银镜反应的用途:常用来定量与定性检验 醛基 ;也可用来制瓶胆和镜子。与新制Cu(OH)2反应:乙醛被新制的Cu(OH)2氧化(1)反应原料:10%NaOH溶液、2%CuSO4溶液、乙醛稀溶液(2)反应原理:CH3CHO + 2Cu(OH)2CH3COOH + Cu2O+ 2H2O(3)反应装置:试管、酒精灯、滴管(4)注意事项:本实验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成功。Cu(OH)2悬浊液必须现配现用,配制时CuSO4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宜过大,且NaOH溶液应过量。若CuSO4溶液过量或配制的Cu(OH)2的质量分数过大,将在实验时得不到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是得到黑色的CuO沉淀)。新制Cu(OH)2的配制中试剂滴加顺序 NaOH CuSO4 醛 。试剂相对用量 NaOH过量 反应条件:溶液应为_碱_性,应在_水浴_中加热用途: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_醛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