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68462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中学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癖性(p) 嬷嬷(m) 倒坍(t) 沉湎(min)B . 隐匿(n) 愤懑(mn ) 瞻望(zhn) 涟漪(y)C . 臆测(y) 攫取(ju) 荫庇(yn) 瘠薄(j)D . 腻歪(n) 告禀(bng) 炽痛(zh) 告罄(qn)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听了郎朗精彩的钢琴独奏曲黄河后,大家都叹为观止。B . 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C . 市民秩

2、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D . 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1963年3月5日,毛主席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天气慢慢炎热起来了,同学们切忌不要下河游泳。B . 从学雷锋活动中,让我们更进一步理解了雷锋精神的实质。C . 长沙市正在修建地铁,地铁开通之后,将给市民的出行带来极大的方便。D .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废弃手机数量将比2007年增长大约7倍左右。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 (6分)【甲】秦王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弗敢易!秦王不悦。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秦王曰:“

3、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子墨子闻之,起于鲁,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见公输盘。王曰:“善哉。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公输盘诎。子墨子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楚王问其故

4、。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楚王曰:“吾请无攻宋矣。”(节选自墨子公输,有删改。(1)下列各项中划线的实词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故称布衣。B .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 九:九种(攻城的方法)。C . 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 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D . 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寇:入侵。(2)下面各项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挺剑而起 行十日十夜而至于郢B . 虽杀臣,不能绝也 虽然

5、,公输盘为我为云梯C .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 子墨子九距之D . 仓鹰击于殿上 子墨之闻,起于鲁(3)下列各项是对两则文言文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甲】【乙】两文表现的都是面对强敌,要避免战争除了理直气壮、义正辞严、不畏强暴外,更重要的是艰苦的实践精神,只有把道义与实力结合,才能迫使侵略者收敛其野心。B . 【甲】文“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的根本原因是“伏尸二人,流血五步”。C . 【乙】文楚王“吾请无攻宋矣”是因为“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虽杀臣,不能绝也”。D . 【甲】【乙】两文从写作方法看都用了对比手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读后让人如见其

6、人,如闻其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5. (5分)诗歌赏析。南溪弄水回望山园梅花【宋】杨万里梅从山下过溪来,近爱清溪远爱梅。溪水声声留我住,梅花朵朵唤人回。(选自给孩子的古诗词) (1)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题回答。A杨万里的小诗妙用动词。结合全诗,分析第一句中“过”字的妙处。B杨万里的小诗巧用叠词。分析诗歌三、四句中叠词的表达效果。四、 句子默写 (共1题;共12分)6. (12分)(2014沈阳)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最是一年春好处,_。_ , 尽日不能忘。马蹄声碎,_。_ , 去年天气旧亭台。水河潺潺,_。_ , 在乎山水之间也。单车欲问边,_。_ , 二

7、十三年弃置身。吾视其辙乱,_ , 故逐之。子在齐闻韶,_ ,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春望中的诗句“_ , _”描绘了一个忧国念家者的具体形象。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8分)7. (23分)(2016安顺)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做一颗彩色的露珠杜旌晶莹透明的露珠,落在枫叶上就会闪烁出红色;落到荷花上便会表现出生命的苍白。这是它在适应不同的环境时所表现出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因环境而改变的特点,才让我们看到了露珠多样的美。人,也和露珠一样,要学会适应。仙人掌为了适应沙漠,将叶片变成刺,减少了水分的蒸发;蝴蝶为了适应环境,改变了体色,躲避了天敌,学会适应是一种策略和智谋,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盈

8、。适应一种环境,可以在心灵深处打上鲜明的烙印。年幼的叶嘉莹生活在书香世家。在四合院里,她每天都能看到父亲和伯父在院子里大声吟唱诗词,听到母亲和伯母在房间里小声吟唱诗词。聪明伶俐的她,从小受到良好家庭氛围熏陶。这种环境,给了她创作的源泉,她也在适应的过程中,让心不断地飞翔,成为最漂亮的露珠一一蜚声中外的学者。适应一种环境,便会在接受环境的同时改变自己的心情,从而升华思想的境界。到过巴黎的人,一定会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人头攒动的场所,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都听不到大声的喧哗。人们静静地欣赏生活的美,品味艺术的神圣。平时习惯了大声说话的我们,在这种环境里更要学会适应。适应安静的环境,我们的心也会变

9、得安静,我们的思维也会得到延伸,我们的境界也会得到提升,变成一颗高贵而有素养的露珠。适应,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热情地面对每一种环境,不胆怯,不多疑,如果每走一步都要前思后想,拿不定主意,最终只会在灰色的阴霾中伤害自己。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她进入贾府,“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其实整个贾府的人都很关照她,可就因她无法适应,爱她的人也只能敬而远之。不想适应,不代表可以不适应,如在适应的过程中表现得被动消极,最终将无法真正融入新的环境。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既然不能改变环境,我们就改变自己。做一颗彩色的露珠,不断适应环境,学会生存之道,从而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精

10、彩。(选自作文素材有删改)(1)该短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将第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完整。先提出分论点:_ , 然后_加以论证,最后得出_的结论。(3)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文中“林黛玉是无法适应环境的典型”,而“叶嘉莹”是适应环境的典型,请你从中外名人或名著中再举1个能适应环境的典型事例。(5)结合本文内容,谈谈初中毕业后,你应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新的环境。8. (2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一碗馄饨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

11、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饭?”“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我请你吃。”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下来了,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眼泪,对面摊主人说,“我们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给我煮馄饨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不要我回去!”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到:“孩子,你怎么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给你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几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女孩愣住

12、了。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菜都要凉了!”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小恩小惠“感激不尽”,却对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记叙的内容。(2)分析第段和第段中流泪的原因?(3)“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中的“平静”一词可以看出老婆婆是个什么样的人?(4)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第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请结合你自身的经历,谈谈你对选文第段的理解。六、 中国名著 (共1题;共7分)9. (7分)阅读下

13、文,回答问题。 何清道:“当日是六月初三日,有七个贩枣子的客人推着七辆江州车儿来歇。我却认得一个为头的客人是郓城县东溪村晁保正。因何认得他?我比先曾跟一个赌汉去投奔他,因此我认得。我写着文簿,问他道客人高姓?只见一个三须髭白净面皮的抢将过来答应道我等姓李,从濠州来贩枣子去东京卖我虽写了,有此疑心。第二日,他自去了。”(1)这段文字出自于_,文段中的“三须髭白净面皮”是_(人名) (2)因为何清兄弟的告状,白胜被抓并招出了晁盖等人,请联系原作,简述晁盖等人是如何脱险的。 七、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0分)10. (20分)(2016鸡西)2015年中国成人烟草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现有吸烟人数比

14、五年前增加1500万,已高达3.16亿。2016年5月31日是第二十九个世界无烟日,学校准备开展以“无烟中国,无烟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1)请你为学校的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不超过20个字)(2)生活中哪些公共场所常有吸烟现象?请列举出三个。(3)为了让烟民更好地戒烟,请想出两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并写在下面。(4)课间,在校园的某个角落,假如你发现有同学正在吸烟,你将如何劝阻?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题目:那有温度的目光 别样美要求:如选择题目,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如果写诗歌,不少于20行);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要求,评分时可奖励2分);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6分)4-1、4-2、4-3、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5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