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6182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沪教版十校联考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 落难(nn) 确凿(zo) 触(c)目伤怀 长吁(x)短叹B . 称(chn)职 勾(gu)当 百鸟啾(ji)啾 大彻(ch)大悟C . 嗤(ch)笑 倒坍(t) 一抔(pu)黄土 苦心孤诣(y)D . 绮(q)丽 执拗(ni) 影影绰(chu)绰 味同嚼(jio)蜡2. (2分)下列字形和加线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 巅狂 逞能(chng) 眼花缭乱 迥乎不同(jng)B . 怂勇 校补(jio)

2、萎缩不前 锲而不舍(qi)C . 惩诫 机杼(zh) 义愤填赝 秩序井然(zh)D . 恍惚 旋舞(xun) 低回婉转 九曲连环(q)3. (2分)下列句中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给农村带来许多新技术、新信息,让农民们获益匪浅。B . 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的。C .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D . 为本刊撰稿,一定要针对具体而微的问题,能有亲身体会更好,切忌空泛冗长。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未来南宁地铁正式运营通车,谁也不会否认将来不会为市

3、民出行带来更大的便利。B . 随着神州十一号飞船的发射,再次引起了全球各国对中国航天技术的极大关注。C . 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D . 同学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的好成绩。5.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小说城南旧事,作者林海音,台湾女作家。B .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唐宋八大家之一。C . 木兰诗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 . 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的作者是司马迁,北宋政治家、史学家。6.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

4、的一项是( )“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接了当,就是直言。批判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对于有些事情,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接了当的交流思想,交换意见。A . B . C . D . 二、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5分)7. (15分)

5、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6题。戴胄犯颜执法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 , 敕令自首,不肯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节选自资治通鉴)【注】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上:指唐太宗。擢:提升。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的封赏。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布:昭示。(1

6、)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A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B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C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D . 上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2)写出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陛下忿选人之多诈 _天下无冤狱 _(3)翻译下面的句子。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译文:_(4)对弄虚作假者的处理,戴胄的意见与唐太宗的意见有何不同?戴胄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括。(5)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三、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雨夜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短榻孤灯里,清笳

7、万井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注】笳:一种乐器。 万井:古制八家为井,此处指许多村庄。(1)“短榻孤灯里”中的“孤”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两句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四、 默写 (共1题;共12分)9. (12分)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后值倾覆,_ , _。尔来二十有一年矣。(诸葛亮出师表)_ , 人不寐,_。(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_ , 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_。(温庭筠商山早行)分离在即,面对伤感不已的好朋友,我想对他说:“_ , _。”小亮遇到困难,心情十分沮丧,老师鼓励他要坚强自信,要执着地追求理想,并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 , _”勉

8、励他。论诗中表达诗人赵翼期盼文坛盛世的诗句是_ , 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从历史中学什么历史是一株古树,斑驳中隐含着清晰地年轮;历史是一部旧书,久远中弥漫着醉人的馨香;历史是一位长者,沧桑中印记着丰富的过往。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历史,把握其精要,从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教益。学会一种思维历史思维。人类历史长河漫漫,气象万千,如果不懂历史思维,不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极有可能迷失在资料与细节的汪洋之中。因此,学习历史,首先学会运用历史思维,掌握历史的辩证法。历史思维主要包括三点:一是长时段的视域。观察问题,不能局限于一时一事,不能基于个别时段的历

9、史现象,轻率作出长时段的历史结论。要坚持将研究对象置于较长的历史时期冷静观察、深入分析。二是整体的视域。不能见孤木以为森林,不能用局部的考察代替整体的把握,更不能用个别案例的结论代替对全局的认识。三是发展的眼光。不能把研究对象静止化,要善于从纷繁变幻的社会现象中探索变化原因、发现变化规律、把握变化本质。掌握了历史思维,做事就会着眼长远,不斤斤计较于一时得失;就会善谋全局、总揽八方,不因枝节失大体;就会因时应变,善于引领潮流,“不畏浮云遮望眼”。掌握一种本领鉴古知今。人们记录历史,研究历史,绝非仅为发思古之幽情。司马迁说写史是“述往事,思来者”。他的史记令古今迷惘者悬崖勒马,迷途知返。“前事不忘

10、后事之师”,学习历史,可了解治乱盛衰之源,通晓兴衰成败之道。以史为鉴,服务当前,以史经世。德国总统勃朗特在二战之后向犹太死难者的惊世一跪,不仅没有辱没他以及德意志民族的形象,反而使他的形象更加高大;相反,日本国家首脑参拜“靖国神社”,祭拜二战要犯,即便他们翻扣了历史这面镜子,但勃朗特这面镜子却折射出一部分日本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事实上,无论个人还是国家,我们都要从演变的历史中,从前人处理、应对的成败得失中,学到有益的东西。我们必须回望历史,审慎判定所处的时代方位。养成一种品格砥砺气节。人类历史之河波澜壮阔、奔腾浩瀚,个人在其中不过是沧海一粟。一个真正懂得历史的人,不会过分在意一己荣辱得失,而更关

11、心这条长河的未来走向。如古人所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抚今追昔,会感受到一股贯通古今、回荡于天地之间的浩然正气。学习历史可以使我们开阔胸怀,善于从历史因革损益中、从前人成败利钝中砥砺气节。中国历史具有教化功能,主张通过真实的记载弘扬道德、培育正气、警醒后人。我们应从前人立身行事、所言所行、身世沉浮中,定是非、辨善恶、明得失。历史是一把严苛的标尺,度量分毫误差;历史又是一眼灵动的清泉,滋养贫瘠的心田。(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3)选文段中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11.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秋

12、天的怀念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

13、覆去地睡不了觉。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拉刷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

14、,就再也没回来。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1)文中母亲说的“好好儿活”和“我”说的“要好好儿活”各有什么含义? (2)划线句怎样理解母亲挡在窗前的行为? (3)将第三段中划线的“央求”换成“期待”好吗?为什么? (4)结合全文,说说母亲是一位怎样的母亲? 六、 名著导读 (共1题;共4分)12. (4分)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 (1)古典文学名著西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