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123459037 上传时间:2020-03-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 .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或俗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网贷敲诈案中涉嫌犯罪的王琳等人,被法院判处10年徒刑,这几人已于昨日伏法。B . 困难时期,如果没有他对我的鼎力相助 , 就没有我今天这样的成就。C . 阳春三月的油菜花田,一层层,一坡坡,黄灿灿,金银银,花团锦簇,美境如仙,引得游人趋之若鹜。D . 七月的红原大草原草长莺飞 , 到处是花的世界、草的海洋,风情独特,气象万千。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网络消费的飞速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

2、,更重塑了人们的消费心理。B . 人们希望庙会能成为传统文化传承和回归,重现昔日节日的热闹场景与文化盛况。C . 广州之所以被称为“千年商都”的原因,是在不同时期的经济浪潮中都能走在全国先列。D . 新华网承办的“粤建粤美”广东绿色发展主题网络采风活动在广州于11月22日启动。3.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武松是水浒传中着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他景阳冈打虎、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是一位快意恩仇的好汉。B . 我的叔叔于勒作者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其代表作有羊脂球悲惨世界等,他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C . “范进中举”是吴敬梓长

3、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中的精彩片断,胡屠户、张乡绅等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趋炎附势的众生相。D .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4. (2分)填入下列语段空缺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语文的学习,就是一段精彩的旅行。在这些美味大餐中,我们感受生活的酸甜苦辣,体味人生的千姿百态。你将与安东尼奥交流,领悟戏剧中的人生,人生中的戏剧。你将与孔乙己对话,体味生命的本质,引发对人生的思考。所以,爱语文,就是爱生活,爱人生!一篇篇文质优美的课文,是一道道视觉美味,也是一道道精神大餐。在旅行中,你将走进小说天地,登上戏剧舞

4、台。A . B . C . D . 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5. (8分)古诗文默写填空。 (1)自非亭午夜分,_。(郦道元三峡) (2)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3)长期在非洲担任维和工作的战士在万家团圆的中秋佳节之夜,只能遥祝亲人“_,_。”(苏轼水调歌头) (4)自古以来,我国就有着无数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人,其中就有教师“_,_”(李商隐无)的无怨无悔,也有离退休老同志“_,_。”(龚自珍己亥杂诗)的爱国情怀。 三、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6分)6.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豪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

5、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定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_溃退签定(2)上面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_改为_ _改为_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4分)7. (4分)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其实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在动物界,虽然并不如古人所幻想的那样舒适自由,可是噜苏做作的事总比人间少。它们适性任情,对就对,错就错,不说一句分辩话。虫蛆也许是不干净的,但它们并没有自命清高;鸷禽猛兽以较弱的动物为饵,不妨说是凶残

6、的罢,但它们从来就没有竖过“公理”“正义”的旗子,使牺牲者直到被吃的时候为止,还是一味佩服赞叹它们。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因为那时也开始了说空话。说空话尚无不可,甚至于连自己也不知道说着违心之论,则对于只能嗥叫的动物,实在免不得“颜厚有忸怩”。假使真有一位一视同仁的造物主,高高在上,那么,对于人类的这些小聪明,也许倒以为多事,正如我们在万生园里,看见猴子翻筋斗,母象请安,虽然往往破颜一笑,但同时也觉得不舒服,甚至于感到悲哀,以为这些多余的聪明,倒不如没有的好罢。然而,既经为人,便也只好“党同伐异”,学着人们的说

7、话,随俗来谈一谈,辩一辩了。(1)结合狗猫鼠全文,说说鲁迅儿童时期为什么仇猫? (2)作者在文段中写“虫蛆、鸷禽猛兽”的目的是什么? (3)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1分)8. (11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马上就要开学了,初三各班积极布置教室,汪老师在欣赏各班教室张贴物时,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拍下了这四张照片,带回班里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一定要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学习的每一步。取材自初三“浩鹏班”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

8、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缺乏创造力的人却像养在牢笼里的动物,懒惰安逸的思想根深缔固。取材自初三“凌云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告诉我们天道运行刚建有力,年轻人处事应心无旁骛、持之以恒,倘若自暴自弃、虚度年华,只能换来无尽的愧赧。取材自初三“鸿鹄班”读书有三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斓珊处。”此第三境也。取材自初三“雄鹰班”(1)汪老师将这几则张贴物拿到班里,小陈同学发现自己有几个字读不出来。作为他的好朋友,你会告诉他,“豢养”的“豢”的读音是_,“愧赧

9、”的“赧”的读音是_,“蓦然回首”的“蓦”的读音是_。 (2)聪明的你一眼就发现,在这四则张贴物中,有三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修改给大家看。 _改成_;_改成_;_改成_(3)细心的小明指出,_的张贴物里存在着标点使用错误的现象。( ) A . 浩鹏班B . 凌云班C . 鸿鹄班D . 雄鹰班(4)学校要评选最佳“布置奖”,作为评审员,你认为哪一则张贴在初三的教室里最合适?请结合张贴物的文字内容说说你的理由。120字左右。 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9. (10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

10、思浙。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乙】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注】靖康二年(1127年),腐败的宋王朝在金兵的沉重打击下瓦解,徽、钦二帝及赵氏亲属和大批臣民被掳北去。宋高宗赵构不顾有识之士极力反对,带领群僚仓皇南逃,建都临安,本诗即作与南渡之际。(1)【甲】词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作品内容和写作背景,说说词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下列关于【乙】诗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诗从内容看,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

11、借项羽的宁死不屈辛辣地讽刺了赵构君臣的丧权辱国、怯懦畏惧、只顾逃命苟安的丑恶行径。B . 李清照是婉约派著名词人之一,其词或轻柔婉丽,或缠绵悱恻,本诗诗意明白爽朗,与其婉约词风一脉相承。C . 这首诗起调高亢,鲜明地提出了人生的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功立业;死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在当时确有振聋发聩的作用。D .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不肯”一词,将那种“可杀不可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8分)10. (18分)阅读文言文,回

12、答问题。 王生好学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者所言,吾悉能志之 , 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 , 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注】志(zh):同“识”,记。说(shu):劝说。还(xun):同“旋”,转身。蹉跎(cu tu):光阴消逝。(1)选出与所给例句中的“之

13、”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吾悉能志之A . 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求剑B .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C . 吾欲之南海(为学)D . 学而时习之(十二章)(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 或谓君不善学_余不敏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4)文中李生认为怎样才算是“善学者”呢? 八、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6分)11. (1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世上最好的地方冯雪梅母亲总说,这世上最好的地方就是家。我不这么想。最早的时候,我的家在大院中,里外两间的平房里。那个城市对于我的父母而言曾经很陌生。他们一无所有,就那么靠着自己的一双手开

14、始营建一个家。我记得小院里的槐花香,记得在大树下跳皮筋时唱的儿歌,记得母亲在公用的自来水龙头下洗一大盆的衣服,父亲在家门前的空地上刨木板做家具。那时候我对家的理解就是小院里那间挂着竹帘的小屋院子里的房子都是相同的结构,唯一不同的是各家挂在门口的竹帘。父亲把买来的竹帘细细打磨光滑,以免扎着人,母亲用旧的格子布将竹帘的边细细缝了,既好看又耐用。父亲是那种闲不住的人,就那两间小平房,也被他动着脑筋规划过家具都是比着屋的尺寸做的。我实在不知道父亲如何有这样的手艺,只是觉得天底下没有他做不了的事儿。原先屋里的地上铺着砖,父亲弄了水泥来,将地重铺了一遍。那在全院是独一无二的。那个夏天里,我最得意的事就是在地上铺了席子,摆上跳棋,然后请同伴来玩,并让他们参观我带着书架的小床。我一直认为我的家是最好的家,直到有一天,我去了同学住在高楼里的家。当我站在阳台上看着都市的车水马龙,看着远处暗红的云彩和一点点落下去的夕阳,突然觉得我的家和这里相比实在算不了什么,我的愿望不再是躺在水泥地板上看小说,而是在高楼的阳台上支一张椅子,看风景。这样怀想了许久,我的家就真的到了高楼上。楼房建造的那段日子,只要一有时间,我就跑去看,然后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